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903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包括上层综合管廊、下层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第一端头井和第二端头井,十字交叉井采用正八边形的竖向两层相交形式,上层综合管廊、下层综合管廊、第一端头井、第二端头井通过十字交叉井连接贯通,上层综合管廊、下层综合管廊通过竖墙分隔为双舱,上层综合管廊与下方设置的下层综合管廊相通,上层综合管廊与第一端头井相通,下层综合管廊与第二端头井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十字交叉井和端头井等两个附属节点结合布置,有效缩小节点结构尺寸,节约地下空间,降低工程投资,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新型节点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作为都市的骨架,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地面交通负荷,同时还是城市各种市政公用事业管线的地下通道,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道路下部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重视。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首次提出计划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更是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为了发挥综合管廊的规模化效应,一个地区内综合管廊一般不仅仅在一条道路下建设,而应形成管廊网络,如上海世博园综合管廊即建设了约6km的环状综合管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条相交道路下均建设综合管廊的情况。当两条相交道路下均建设综合管廊时,为满足两条道路下综合管廊的管线连通和人员互通的要求,需将综合管廊断面扩大,设置一种特殊的十字交叉井附属节点结构。由于综合管廊投资较大,并且道路建设进度快慢不一,不可能在城市所有道路下均建成地下综合管廊,故又会出现同一条道路同时含建设地下管廊段和不建设地下管廊段的情况。当同一条道路中地下综合管廊与直埋段管线相连时,需将综合管廊横断面扩大,设置一种特殊的端头井附属节点结构。目前国内针对十字交叉井和端头井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当同时出现管廊相交、管廊与直埋段管线相交的情况时,通常仍分别采用十字交叉井和端头井的布置方式,然而当位于十字交叉井下侧的综合管廊需设端头井时,需待其爬升并缩小至标准断面后,再设置端头井,不仅会占用较大的地下空间,并且给道路下其他未纳入管廊的地下管线(雨、污水管)等的布置带来困难,而这一问题在地下综合管廊布置时均未得到重视。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将十字交叉井和端头井等两个附属节点结合布置,有效缩小节点结构尺寸,节约地下空间,降低工程投资,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包括上层综合管廊、下层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第一端头井和第二端头井,十字交叉井采用正八边形的竖向两层相交形式,上层综合管廊、下层综合管廊、第一端头井、第二端头井通过十字交叉井连接贯通,上层综合管廊、下层综合管廊通过竖墙分隔为双舱,上层综合管廊与下方设置的下层综合管廊相通,上层综合管廊与第一端头井相通,下层综合管廊与第二端头井相通。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层综合管廊与下层综合管廊之间设置有相通的楼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十字交叉井和端头井等两个附属节点结合布置,有效缩小节点结构尺寸,节约地下空间,降低工程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顶层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包括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十字交叉井3、第一端头井4和第二端头井5,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第一端头井4、第二端头井5通过十字交叉井3连接贯通,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通过竖墙分隔为双舱,上层综合管廊1与下方设置的下层综合管廊2相通,上层综合管廊1与第一端头井4相通,下层综合管廊2与第二端头井5相通。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上层综合管廊1与下层综合管廊2之间设置有相通的楼梯,上层综合管廊1方便管线敷设,安装各种通信管、水管、燃气管,下层综合管廊2方便人员通行。本具体实施方式十字交叉井3采用正八边形的竖向两层相交形式,在两条道路的综合管廊十字交叉后,将需要设置端头井的综合管廊单侧按正八边形缩小,另一侧保持扩大后的断面,待上、下两层综合管廊交叉完成后,再将需设置端头井的综合管廊顶板抬高,并保持一段距离,满足管线爬升的要求。本具体实施方式将十字交叉井和端头井等两个附属节点结合布置,不仅能满足相交的两个综合管廊内管线和人员相互沟通的要求,而且能满足管廊内部管线与管廊外部埋地管线相连通的要求,且由于两个节点为结合布置,可有效缩小节点结构尺寸,节约地下空间,大大降低工程投资。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十字交叉井(3)、第一端头井(4)和第二端头井(5),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第一端头井(4)、第二端头井(5)通过十字交叉井(3)连接贯通,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通过竖墙分隔为双舱,上层综合管廊(1)与下方设置的下层综合管廊(2)相通,上层综合管廊(1)与第一端头井(4)相通,下层综合管廊(2)与第二端头井(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综合管廊十字交叉井与端头井结合布置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
于:包括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十字交叉井(3)、第一端头井
(4)和第二端头井(5),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廊(2)、第一端头井(4)、
第二端头井(5)通过十字交叉井(3)连接贯通,上层综合管廊(1)、下层综合管
廊(2)通过竖墙分隔为双舱,上层综合管廊(1)与下方设置的下层综合管廊(2)
相通,上层综合管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飞王家华方晨念兴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