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7466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特点是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更好以及经济上更可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产品数量及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尤其是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养殖规模增大,饵料投放量增加,废水排放量也显著增加,残留的饵料、药物以及水产品新陈代谢物使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废水未经任何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近海,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氮磷等污染物加重近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引起水质恶化,甚至引发赤潮等危机,破坏生态环境,使水产养殖业无法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养殖废水处理,改善养殖水域水体质量,对整个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言,刻不容缓。虽然目前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废水处理技术,但是操作繁琐、投入成本高,推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废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与实践,无法显著改善水产养殖环境,而利用单一的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操作复杂性,但是处理效果又不尽人意。因此,绿色高效、操作简便、经济上可行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的研究是促进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不断推广与应用以及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进行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湿地方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以及膜生物反应器(简称MBR〕。其中人工湿地方法将湿地区分为多个层次进行填料以滤除海水养殖尾水中部分杂物,操作繁琐,更换填料困难;SBR方法是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方法的一种变形,在同一池塘中即SBR池进行好氧和厌氧过程,操作时间长,耗能大,处理成本高;MBR方法是将膜技术与物理处理技术相结合,处理尾水量有限,膜易污染易磨损,更换滤膜成本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更好以及经济上更可行的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的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所述的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一倾斜向下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内壁且该端靠近所述的养殖废水进入管的下方,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底部交界处。使沉积物集中于池塘一角,更加有利于污泥的处理。所述的挡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沉积段和滑泥段,所述的沉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所述的滑泥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更加有利于沉积物集中于池塘一角。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且位于所述的沉积段的上方纵向设置有第一搅拌器。促进絮凝剂吸附固体颗粒物,提高絮凝沉降效果。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且位于所述的滑泥段的上方设置有压滤泵,所述的压滤泵通过管道连接外部的压滤机。将沉积物抽出,压滤成饼状,有利于沉积物的处理、放置与运输,压滤成饼的沉积物可用于养殖沙蚕。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池底铺设有瓷砖。瓷砖摩擦力较小,更加有利于沉积物的滑动与积累。所述的微藻增殖池内上部设置有用于微生物增殖的悬浮式生物膜片。有利于微生物附着,改善养殖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所述的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所述的曝气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多孔板。可以进行充分的鼓风曝气。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的砾石层中设有布气板,所述的布气板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所述的砾石层可以提供一个有氧环境,对通过的养殖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所述的布气板可以通过空压机的作用为砾石层提供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将养殖废水从絮凝沉降池提升到微藻增殖池,微藻增殖池通过水管与贝藻混养池连接,贝藻混养池通过水管连接到人工湿地区域下端,其采用絮凝沉降—曝气—贝藻混养—人工湿地工艺,废水一次进入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人工湿地区域,贝藻混养池采用滤食性贝类(例如缢蛏、牡蛎)和大型藻类(龙须菜、苔菜)进行混养,在处理养殖废水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投入成本。人工湿地区域设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在过滤养殖废水的同时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另外,纤维层中的微生物群对处理养殖废水也有一定的作用,使处理效果更佳。土壤层上种耐盐性植物(例如鸢尾、红树),吸收有机物等,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更好以及经济上更可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絮凝沉降池1、微藻增殖池2、贝藻混养池3和人工湿地区域4,絮凝沉降池1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5,絮凝沉降池1内设置有提升泵6,提升泵6通过管道与微藻增殖池2的上端进口连接,微藻增殖池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7,微藻增殖池2的上端出口与贝藻混养池3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贝藻混养池3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贝藻混养池3的上端出口与人工湿地区域4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人工湿地区域4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8、砾石层9和土壤层10,土壤层10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絮凝沉降池1内设置有一倾斜向下的挡板11,挡板11的一端固定在絮凝沉降池1的内壁且该端靠近养殖废水进入管5的下方,挡板11的另一端固定在絮凝沉降池1的底部交界处。挡板1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沉积段12和滑泥段13,沉积段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滑泥段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絮凝沉降池1内且位于沉积段12的上方纵向设置有第一搅拌器14。絮凝沉降池1内且位于滑泥段13的上方设置有压滤泵15,压滤泵15通过管道连接外部的压滤机16。絮凝沉降池1的池底铺设有瓷砖17。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微藻增殖池2内上部设置有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的用于微生物增殖的悬浮式生物膜片18。曝气装置7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19,曝气装置7的下方设置有多孔板20。贝藻混养池3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21。砾石层9中设有布气板22,布气装置22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23。上述贝藻混养池3采用滤食性贝类(例如缢蛏、牡蛎)和大型藻类(龙须菜、苔菜)进行混养。土壤层10上种耐盐性植物(例如鸢尾、红树),吸收有机物等。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的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所述的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降池、微藻增殖池、贝藻混养池和人工湿地区域,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上端设置有养殖废水进入管,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的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进口连接,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微藻增殖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贝藻混养池内的上层种植大型藻类且其下层养殖滤食性贝类,所述的贝藻混养池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的下端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人工湿地区域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农作物秸秆纤维层、砾石层和土壤层,所述的土壤层上种植有耐盐性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一倾斜向下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内壁且该端靠近所述的养殖废水进入管的下方,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絮凝沉降池的底部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沉积段和滑泥段,所述的沉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所述的滑泥段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文娟郑忠明陆开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