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学习的遥控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258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学习的遥控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控制模块、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电源模块和弯曲检测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大鱼际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掌心位置处;所述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中指指尖处;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手掌末端位置处;所述弯曲检测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掌心偏上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弯曲检测模块、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与家中已有电器兼容,起到替代普通遥控器的效果;另外硬件结构简单,检测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遥控手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编码自学习功能的遥控手套。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电器正大规模地普及。传统家电使用按键式遥控器,设计上略欠缺人性化;而已有的手势遥控类产品,多使用摄像识别,硬件结构复杂,携带不便,与已有家电的兼容存在瓶颈,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学习的遥控手套,该遥控手套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人性化、检测准确率高,并能兼容家中已有电器。本使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学习的遥控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控制模块、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电源模块和弯曲检测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大鱼际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掌心位置处;所述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中指指尖处;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手掌末端位置处;所述弯曲检测模块设置于手套本体的掌心偏上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弯曲检测模块、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稳压芯片U2、第二稳压芯片U3、电池VCC、发光二极管DS0、二极管D0、电阻R2、电容C4、电容C7、电容C8、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5、电解电容C6;其中,发光二极管DS0的正极与电池VCC相连,发光二极管DS0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0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3的正极均与电池VCC相连,电解电容C3的负极和二极管D0的正极均接地;第一稳压芯片U2的输入引脚与电池VCC相连;第一稳压芯片U2的接地引脚接地;第一稳压芯片U2的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5的正极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5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稳压芯片U2的输出引脚输出+3.3V电源;第二稳压芯片U3的输入引脚与电池电源VCC相连,第二稳压芯片U3的接地引脚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3的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6的正极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6的负极均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3的输出引脚输出+5V电源;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1、电容C0、电容C1、电容C2、、电阻R0、电阻R1、晶振XT0、按键S0;其中,主控芯片U1的电源引脚接+3.3V电源;主控芯片U1的接地引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高参考电压引脚接+3.3V电源,主控芯片U1的低参考电压引脚接地;电容C1的一端、电阻R0的一端和晶振XT0的一端均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一晶振引脚相连;电容C2的一端、电阻R0的另一端和晶振XT0的另一端均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晶振引脚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0的一端、按键S0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均与主控芯片U1的复位引脚相连;电容C0的另一端和按键S0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包括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其中,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X轴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第一模/数输入引脚相连,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Y轴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10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第二模/数输入引脚相连;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Z轴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第三模/数输入引脚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传感选择引脚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睡眠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接地引脚接地;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电源引脚接+3.3V电源;所述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包括电阻R16、三极管Q0、红外发射器DS1、红外接收芯片U5;其中,红外发射器DS1的正极与+5V电源相连;红外发射器DS1的负极与三极管Q0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0的基极与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相连;三极管Q0的发射极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红外接收芯片U5的电源引脚接+5V电源;红外接收芯片U5的接地引脚接地;红外接收芯片U5的输出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相连;所述弯曲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应变片、第二应变片、第三应变片、第四应变片、第五应变片、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模/数转换芯片U6;其中,所述第一应变片为可变电阻R15,第二应变片为可变电阻R14,第三应变片为可变电阻R13,第四应变片为可变电阻R12,第五应变片为可变电阻R11;可变电阻R11的一端、可变电阻R12的一端、可变电阻R13的一端、可变电阻R14的一端和可变电阻R15的一端均接+5V电源;可变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均与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一模/数输入引脚相连;可变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均与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二模/数输入引脚相连;可变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均与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三模/数输入引脚相连;可变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四模/数输入引脚相连;可变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五模/数输入引脚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均接地;模/数转换芯片U6的高参考电压引脚接+5V电源;模/数转换芯片U6的低参考电压引脚接地;模/数转换芯片U6的8个模/数输出引脚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相连;模/数转换芯片U6的结束转换标志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一通道选择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二通道选择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第三通道选择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锁存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时钟输入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启动转换引脚接主控芯片U1的I/O引脚;模/数转换芯片U6的使能引脚接+5V电源;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学习的遥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控制模块(2)、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9)、电源模块(10)和弯曲检测模块(11);其中,所述控制模块(2)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大鱼际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掌心位置处;所述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9)设置于手套本体(1)中指指尖处;所述电源模块(10)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手掌末端位置处;所述弯曲检测模块(11)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掌心偏上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弯曲检测模块(11)、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9)和电源模块(10)均与控制模块(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学习的遥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控制模块(2)、
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9)、电源模块(10)和弯
曲检测模块(11);其中,所述控制模块(2)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大鱼际位
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掌心位置处;
所述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9)设置于手套本体(1)中指指尖处;所述电源模
块(10)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手掌末端位置处;所述弯曲检测模块(11)设
置于手套本体(1)的掌心偏上位置处;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弯曲
检测模块(11)、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9)和电源模块(10)均与控制模块(2)
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学习的遥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
(10)包括第一稳压芯片U2、第二稳压芯片U3、电池VCC、发光二极管DS0、
二极管D0、电阻R2、电容C4、电容C7、电容C8、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5、
电解电容C6;其中,发光二极管DS0的正极与电池VCC相连,发光二极管DS0
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0的负极和电解
电容C3的正极均与电池VCC相连,电解电容C3的负极和二极管D0的正极均接
地;第一稳压芯片U2的输入引脚与电池VCC相连;第一稳压芯片U2的接地引
脚接地;第一稳压芯片U2的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5的正
极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5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稳压芯片U2的输
出引脚输出+3.3V电源;第二稳压芯片U3的输入引脚与电池电源VCC相连,第
二稳压芯片U3的接地引脚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3的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7的
一端、电容C8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6的正极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

\t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6的负极均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3的输出引脚输出+5V电
源;
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主控芯片U1、电容C0、电容C1、电容C2、电阻R0、
电阻R1、晶振XT0、按键S0;其中,主控芯片U1的电源引脚接+3.3V电源;主
控芯片U1的接地引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高参考电压引脚接+3.3V电源,主控
芯片U1的低参考电压引脚接地;电容C1的一端、电阻R0的一端和晶振XT0的
一端均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一晶振引脚相连;电容C2的一端、电阻R0的另一端
和晶振XT0的另一端均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晶振引脚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
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0的一端、按键S0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
均与主控芯片U1的复位引脚相连;电容C0的另一端和按键S0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阻R1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
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3)包括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电容C9、电
容C10、电容C1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其中,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芯
片U4的X轴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第一模/数输入引
脚相连,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Y轴输出引脚分别与电容C10的一端和主控
芯片U1的第二模/数输入引脚相连;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4的Z轴输出引脚分
别与电容C11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第三模/数输入引脚相连;电容C9的另一
端、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三维加速度传感芯片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