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式复混肥造粒机,由主电机、减速器组成动力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主电机、直立式造粒装置均装在减速器上,自备电机的过筛喂料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混合搅拌提升装置,它分别与减速器、过筛喂料装置配接、混合搅拌提升筒为变截面筒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集混料搅拌提升过筛造粒等功能为一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是中小型化肥厂生产复混肥料的较理想设备。(*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肥生产机械,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复混肥造粒机。现有的化肥造粒机械的种类较多,有简单的,功能单一;有复杂的,类似流水线的化肥生产联合机械,但这类机械不是技术性能比较落后,不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就是结构比较庞大,对厂地环境要求高,使得投资过大,一般中小型的化肥生产厂家难以购买或安装,因而,现在对复混肥生产机械的研究着重想解决一些关键工序的机械的性能和与这些机械配套的辅助设备、力求多功能、一体化,整机结构简单实用。目前国外已有较先进的化肥生产机械——直立式碾压型造粒机械应用于化肥生产之中,如日本生产的F-60型平模造粒机,主要用于加工复混肥料和配合饲料加工,但该机不带与之配套的辅助设备,因此功能受到限制而且成本较高,现有的国内研制的复混肥造粒机,与其性能差不多,如FZL-1型、FZL-3型直立碾压式复混肥造粒机,特点是,成本较低,结构较简单,但是由于这类机械的性能单一,用户买回去后还需要配置混料、提升,过筛、喂料等工序的辅助设备,组成基本的生产线,才能正常地进行复混肥的加工生产,这对于用户来讲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该机所需辅助设备多为其它行业的专用配套设备,规格多,型号杂,而且选用后须加以改造,才能适用,这往往会给用户在安装中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并且投入的改造资金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增加。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组合式复混肥造粒机,由生产复混肥造粒机械的厂家解决好单机与所需主要的辅助设备配套的问题,并使辅助设备与单机溶为一体,做到一机多用,功能齐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由主电机、减速器组成的动力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主电机、直立式造粒装置均装在减速器上,自备电机的过筛喂料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混合搅拌提升装置,混合搅拌提升装置安装在减速器上,并分别与减速器、过筛喂料装置配接,混合搅拌提升装置由齿轮传动箱、传动轴、皮带传动轮、传动皮带、支承架、摩擦轮和混合搅拌提升筒组成,混合搅拌提升筒由安装在支承架上摩擦轮支承,支承架固定在减速器上,摩擦轮与混合搅拌筒动配合,摩擦轮通过皮带传动轮、传动皮带、与齿轮传动箱配接,齿轮传动箱与减速器配接,混合搅拌提升筒由几部分组合为一体,圆筒状,混合搅拌提升筒的前部是进料口、混料段,其中部是搅拌段,其后部是与过筛喂料装置配接的提升段,在搅拌段、提升段均装有若干块提料板,装在混合搅拌提升筒中的搅拌轴,由固定在减速器上的搅拌轴座支承,在搅拌轴上装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搅拌轴通过固定在其上的皮带传动轮、传动皮带、传动轴与装在齿轮传动箱上的传动轴上的皮带传动轮配接,过筛喂料装置的一端伸入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提升段中与混合搅拌提升筒配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主电动机启动后,驱动减速器工作,减速器带动直立式造粒装置和齿轮传动箱工作,齿轮传动箱通过传动轴分别驱动与其配接的传动轮工作,由皮带传动轮再驱动安装在支承架上的摩擦轮运转,从而驱动由摩擦轮支承的混合搅拌提升筒转动,于此同时,工作的齿轮传动箱还通过传动轴、传动皮带驱动与之配接的皮带传动轮使固定在减速器上的搅拌轴座支承的安装在混合搅拌筒中的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安装的若干搅拌叶片将随着转动,这时,将按比例重量配给的原料送入混合搅拌提升筒内,原料在转动中的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混料段混合,并被送入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搅拌段,由于搅拌叶片和混合搅拌提升筒互相运动的作用,这些原料将被进一步地均匀的混合,并被送入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提升段,由于提料板的作用,被均匀混合搅拌好的原料,依靠提料板,随着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旋转,-->将从混合搅拌提升筒内的底部运动到混合搅拌提升筒的顶部,随后由于自身的重力,将从混合搅拌筒内顶部的提料板中落下,落到处在混合搅拌提升筒内顶部下方的与混合搅拌提升筒配接的过筛喂料装置之中,经过过筛喂料装置的振动筛选,清除原料中的杂质,如铁件、石头、螺栓、钢球等,防止它们有可能破坏造粒装置中进行碾压用的模盘和压滚轮等关键性的部件,过筛后的均匀混合的原料由过筛喂料装置的喂料口进入造粒装置的进料口,进入造粒装置的经过筛选后的纯净的原料经加工碾压成型,形成颗粒状物质,紧接着从造粒装置的下部的出料口被送出造粒装置外装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集混料、搅拌、提升、过筛和造粒等功能为一体,能长时间(8-12小时/天)连续地进行复合化肥颗粒产品的生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是中小型化肥厂生产复混肥料较理想的生产设备。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本技术的部件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提升段的剖视图。现在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由主电机26、减速器组成动力装置,主电机26通过电机座27安装在减速器上,动力装置与造粒装置配接,自备电机19的过筛喂粒装置2通过软输料管20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直立式造粒装置直接安装在减速器上,直立式造粒装置的造粒室内装有受主传动轴28驱动的碾压滚轮装置21和带有均匀分布的造粒模孔的模盘22,直立式造粒装置的下部是出料口24,出料口24为斜形,其与直立式造粒装置的外壳23连为一体。过筛喂料装置2通过弹簧吊1由吊架25支承,弹簧吊1共有2只,装在吊架25上,吊架25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安装在主电机26的护罩上,主电机26的护罩固定安装在减速器上。本技术采用了混合搅拌提升装置,混合搅拌提升装置安装在-->减速器上,并与减速器配接。混合搅拌提升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箱13、传动轴、皮带传动轮11、16、传动皮带12、17、支承架15、摩擦轮10、摩擦轮轴、混合搅拌提升筒、搅拌轴5、搅拌叶片7、搅拌轴座18等零部件。齿轮传动箱13中装有锥齿轮付14,其中横向锥齿轮与减速器中的传动轴37配接,纵向锥齿轮与传动轴配接,固定在传动轴两端的传动轮分别通过传动皮带12、17与皮带传动轮11、16配接。摩擦轮10共有二组,二组摩擦轮10分别安装在由两组支承架15支承的摩擦轮轴上,一组摩擦轮10为主动摩擦轮组,皮带传动轮11固定安装在主动摩擦轮组中的摩擦轮轴上,一组摩擦轮10为从动摩擦轮组,两组摩擦轮组共同支承混合搅拌提升筒,摩擦轮10与混合搅拌筒配合,摩擦轮10系胶质摩擦轮。皮带轮16安装在搅拌轴5上,安装在混合搅拌提升筒中的搅拌轴5的一端由搅拌轴座18支承,搅拌轴5上安装若干搅拌叶片7,呈十字形的交叉地均匀分布,搅拌叶片7安装的角度不相同。皮带传动轮16安装在搅拌轴5上由搅拌轴座18支承的一端。混合搅拌提升筒中搅拌段6有若干条提料槽或者装有若干块提料板3。在混合搅拌提升筒的进料口处的混料段9中装有斜形推料板8。在混合搅拌提升筒的后部与过筛喂料装置2配接的是提升段4,在提升段4沿混合搅拌提升筒的内壁上均匀装在若干块提料板3,在搅拌轴5上装有与提升段4中的提料板3配合动作的导料板44。减速器由泵套29,轴承30、32、34、38、齿轮31、33、36、39、主传动轴28、齿轮轴35、37以及上壳41、下壳40等组成,泵套29套装在主传动轴28上,在齿轮31下方、轴承30上方,主传动轴28通过轴承30固定在减速器的下壳40上。装在与主电机26配接的主传动轴28上的齿轮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复混肥造粒机,采用由主电机、减速器组成动力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主电机、直立式造粒装置均装在减速器上,自备电机的过筛喂料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混合搅拌提升装置,混合搅拌提升装置安装在减速器上,并分别与减速器、过筛喂料装置配接,混合搅拌提升装置由齿轮传动箱13、传动轴、皮带传动轮11、16、传动皮带12、17,支承架15、摩擦轮10和混合搅拌提升筒组成,混合搅拌提升筒由安装在支承架15上的摩擦轮10支承,支承架15固定在减速器上,摩擦轮10与混合搅拌提升筒动配合,摩擦轮10通过皮带传动轮11、传动皮带12、传动轴与齿轮传动箱13配接,齿轮传动箱13与减速器配接,混合搅拌提升筒由几部分组合为一体,圆筒状,混合搅拌提升装置的前部是进料口,混料段9,其中部是搅拌段6,其后部是与过筛喂料装置2配接的提升段4,在搅拌段6、提升段4均有若干块提料板3,装在混合搅拌提升筒中的搅拌轴5由固定在减速器上的搅拌轴座18支承,在搅拌轴5上装有若干个搅拌叶片7,搅拌轴5通过固定在其上的皮带传动轮16和传动皮带17与装在齿轮传动箱13上的传动轴上的皮带传动轮配接,过筛喂料装置2一端伸入混合搅拌提升筒的提升段4中与混合搅拌提升筒配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复混肥造粒机,采用由主电机、减速器组成动力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主电机、直立式造粒装置均装在减速器上,自备电机的过筛喂料装置与直立式造粒装置配接,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混合搅拌提升装置,混合搅拌提升装置安装在减速器上,并分别与减速器、过筛喂料装置配接,混合搅拌提升装置由齿轮传动箱13、传动轴、皮带传动轮11、16、传动皮带12、17,支承架15、摩擦轮10和混合搅拌提升筒组成,混合搅拌提升筒由安装在支承架15上的摩擦轮10支承,支承架15固定在减速器上,摩擦轮10与混合搅拌提升筒动配合,摩擦轮10通过皮带传动轮11、传动皮带12、传动轴与齿轮传动箱13配接,齿轮传动箱13与减速器配接,混合搅拌提升筒由几部分组合为一体,圆筒状,混合搅拌提升装置的前部是进料口,混料段9,其中部是搅拌段6,其后部是与过筛喂料装置2配接的提升段4,在搅拌段6、提升段4均有若干块提料板3,装在混合搅拌提升筒中的搅拌轴5由固定在减速器上的搅拌轴座18支承,在搅拌轴5上装有若干个搅拌叶片7,搅拌轴5通过固定在其上的皮带传动轮16和传动皮带17与装在齿轮传动箱13上的传动轴上的皮带传动轮配接,过筛喂料装置2一端伸入混合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兆,
申请(专利权)人:赵金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