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6938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塔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通,循环水池出水口通过循环泵依次与臭氧发生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连通,循环泵与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旁路管道,第一旁路管道上连接旁滤过滤器后与循环水池的回水口连通,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器组件连通,过滤器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通过回水管道与冷却塔顶部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处理水量大,系统稳定性高,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水资源的紧张已经成为全球议题,如何节约用水已经成各个大中小企业或用户所关注的问题,循环用水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在化工、油田、炼油、钢铁、发电等及其它工矿企业均需要对循环水进行处理。目前循环水处理方法是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采用电磁场、紫外线和超声波对系统中的水质进行物理场等的综合处理以达到缓蚀、防垢、杀菌、灭藻的目的;化学法中较传统的是添加化学药剂,如阻垢剂、杀菌灭藻剂、分散剂、氯饼等,此外还有臭氧化学处理法,电吸附、电渗析、电解等电化学方法及化学物理联合法等处理方法。上述方法单独使用时处理效率低,维护费用较高,添加化学药剂等方法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附加问题。因此,物理与化学法联合使用成为了技术发展的趋势。中国专利CN204022529“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高级氧化处理装置”中选择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超声波及紫外线增强氧化、金属离子催化加速氧化等各种氧化方式的组合连用,氧化能力强,能够彻底地去除有机物、氨氮等,降低污水的BOD和COD,使污水易生化,适合用于鱼塘中适时地根据水体的实时情况选择合适的氧化方式,但是此处理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护难度较大。中国专利CN101318742“循环水系统的综合处理方法”中将物化法全程水处理器或浮动床过滤器辅助化学加药或化学氧化进行综合处理,有效解决了防垢问题,但是添加化学药剂会造成二次污染。<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处理水量大,系统稳定性高,维修方便的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池、循环泵、旁滤过滤器、换热器、臭氧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和过滤器组件,冷却塔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通,循环水池出水口通过循环泵依次与臭氧发生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连通,循环泵与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旁路管道,第一旁路管道上连接旁滤过滤器后与循环水池的回水口连通,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器组件连通,过滤器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通过回水管道与冷却塔顶部进水口连通。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一压力计、PP过滤器和第二压力计,所述第一管道依次与第一截止阀、第一压力计、PP过滤器和第二压力计连通,第二压力计与第二管道连通。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旁路管道,第二旁路管道与过滤器组件并联连接,第二旁路管道上串联有第二截止阀。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水箱,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三旁路管道,第三旁路管道上依次串联缓冲水箱和第二流量控制阀后与PP过滤器连通,PP过滤器排水口与排污管道连通。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进水口与工业水补水管连通。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道上连接有排水管道。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出水主管路上依次串联臭氧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和PP过滤器,臭氧本身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可有效去除循环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同时氧化水中存在的Cl-为Cl2、ClO-等,降低水中Cl-含量,减少系统补水;在管路和设备流经处快速氧化Fe2+离子,形成致密的α-Fe3O4膜,阻止了腐蚀的发生,起到了缓蚀的作用;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下,提高了臭氧在循环水中的溶解量,延长了其在循环水中的有效作用时间和距离,使得其去除有机物、微生物的效果提升了约80%,大大降低了水中的COD、BOD含量,同时能够破坏垢分子的电子结合力,改变其晶体结构,使坚硬垢变为疏松软垢,使循环系统内的垢逐渐脱落,起到除垢作用。系统内可以控制的腐蚀率小于0.09mm/年,过滤效率可达到97%,防垢除垢效率大于93%,微生物和藻类的去除率大于97%,除氯率可达7%,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高达70%。本技术系统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处理水量可以达到2000-3000方/h,系统稳定性高,维修方便。本技术在PP过滤器上设置了反洗系统,利用系统自身净化后的水冲洗PP过滤器,同时设置了与PP过滤器并联连接的备用管路,使得PP过滤器在停止工作进行冲洗时,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连续运转,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有效运行。本技术通过臭氧探头、电导率探头、pH探头和压力计监控循环水情况,实时传回PLC控制系统,调节臭氧投入量、超声波振能、各旁路的流量、补水及排水流量、冲洗系统的调节等参数,控制循环水的LSI饱和指数和RSI稳定指数,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和自动化控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泵21、旁滤过滤器22、臭氧发生器3、超声波发生器4、过滤器组件、缓冲水箱6、换热器7以及臭氧探头、电导率探头和pH探头。冷却塔1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11连通,循环水池11进水口与工业水补水管连通,循环水池11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循环泵21、臭氧发生器3和超声波发生器4连通,循环泵21与臭氧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旁路管道91,第一旁路管道91上依次串联第一流量控制阀85和旁滤过滤器22后与循环水池11连通,超声波发生器4通过第一管道9与过滤器组件连通,过滤器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61、第一压力计87、PP过滤器5和第二压力计88,第一管道9依次与第一截止阀61、第一压力计87、PP过滤器5和第二压力计88连通,第一管道9上连接有第二旁路管道92,第二旁路管道92与过滤器组件并联连接,第二旁路管道92上串联有第二截止阀62,第二压力计88通过第二管道93依次与第一臭氧探头81、换热器7、第二臭氧探头82、电导率探头83和pH探头84连通,第二管道93上连接有第三旁路管道94,第三旁路管道94上依次串联缓冲水箱6和第二流量控制阀86后与PP过滤器5连通,PP过滤器5排水口与排污管道连通,pH探头84通过回水管道95与冷却塔1顶部回水口连通,回水管道95上连接有排水管道96,第一臭氧探头81、第二臭氧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池、循环泵、旁滤过滤器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和过滤器组件,冷却塔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通,循环水池出水口通过循环泵依次与臭氧发生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连通,循环泵与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旁路管道,第一旁路管道上连接旁滤过滤器后与循环水池的回水口连通,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器组件连通,过滤器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通过回水管道与冷却塔顶部进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池、循环泵、旁滤过滤器和换
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和过滤器组件,冷却塔底部通过管道
与循环水池连通,循环水池出水口通过循环泵依次与臭氧发生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连通,循环
泵与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旁路管道,第一旁路管道上连接旁滤过滤器后与循
环水池的回水口连通,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器组件连通,过滤器组件通过第二
管道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通过回水管道与冷却塔顶部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
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一压力计、PP过滤器和第二压力计,所述第一管道依次与第一截止阀、
第一压力计、PP过滤器和第二压力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斐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信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