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一喷油机构和第二喷油机构,以及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三喷油机构和第四喷油机构,所述第三喷油机构位于第一喷油机构的下方,第四喷油机构位于第二喷油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机构、第二喷油机构、第三喷油机构和第四喷油机构均包括支架、基板、垫板和喷液管;垫板设置在基板的上方且所述垫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一端相平齐,基板的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与辊轧机机架固定连接,喷液管布设在基板上且与基板相垂直,所述喷液管上开设有沿喷液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出油槽,出油槽与垫板和基板之间的间隙相连通。该辊轧机喷油装置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喷油,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辊轧机
,具体涉及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
技术介绍
辊轧机喷油装置,尤其是350mm森吉米尔型20辊轧机的喷油装置,由于牌坊内部空间小,喷嘴式的喷油装置无法在狭小的空间内发挥冷却润滑作用,最终导致轧制无法顺利进行。板式的喷油装置能在狭小的空间起到冷却、润滑、清洁轧辊及轧制变形区的带钢的作用,准确的将轧制油喷射到轧辊和带钢的变形区域。从而保证了轧制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该辊轧机喷油装置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喷油,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一喷油机构和第二喷油机构,以及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三喷油机构和第四喷油机构,所述第三喷油机构位于第一喷油机构的下方,所述第四喷油机构位于第二喷油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机构、第二喷油机构、第三喷油机构和第四喷油机构均包括支架、基板、垫板和喷液管;所述垫板设置在基板的上方且所述垫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一端相平齐,所述基板的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与辊轧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布设在基板上且与基板相垂直,所述喷液管上开设有沿喷液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与垫板和基板之间的间隙相连通。上述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油机构和第二喷油机构均通过悬挂杆与辊轧机机架相连接。上述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上设置有拉簧。上述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管上设置有斜板,所述垫板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斜板伸入且与所述斜板相挂接的沟槽。上述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一端通过挂钩与支架相挂接。上述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喷液管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接所述挂钩的第二卡槽。上述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钢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2、本专利技术辊轧机喷油装置的布设方式巧妙,通过垫板和基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喷油,进而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喷油,减少了轧制变形区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了轧制力和轧制功率的消耗,减少了带钢表面的温差,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喷油机构;1-1—支架;1-2—基板;1-2-1—第一卡槽;1-2-2—第二卡槽;1-3—垫板;1-4—喷液管;1-5—出油槽;1-6—斜板;1-7—沟槽;1-8—挂钩;2—第二喷油机构;3—第三喷油机构;4—第四喷油机构;5—辊轧机机架;6—悬挂杆;7—拉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一喷油机构1和第二喷油机构2,以及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三喷油机构3和第四喷油机构4,所述第三喷油机构3位于第一喷油机构1的下方,所述第四喷油机构4位于第二喷油机构2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机构1、第二喷油机构2、第三喷油机构3和第四喷油机构4均包括支架1-1、基板1-2、垫板1-3和喷液管1-4;所述垫板1-3设置在基板1-2的上方且所述垫板1-3的一端与所述基板1-2的一端相平齐,所述基板1-2的一端与支架1-1连接,所述支架1-1与辊轧机机架5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1-4布设在基板1-2上且与基板1-2相垂直,所述喷液管1-4上开设有沿喷液管1-4长度方向延伸的出油槽1-5,所述出油槽1-5与垫板1-3和基板1-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该辊轧机喷油装置在工作时,从喷液管1-4的一端或两端进入的油液,经出油槽1-5进入到垫板1-3和基板1-2之间的间隙内,进而喷射到轧辊和钢带的变形区域,减少了轧制变形区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了轧制力和轧制功率的消耗,减少了带钢表面的温差。该辊轧机喷油装置的结构简单,布设方式巧妙,通过垫板1-3和基板1-2之间的间隙进行喷油,进而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喷油,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尤其是用在350森吉米尔型20辊轧机上,效果非常好。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油机构1和第二喷油机构2均通过悬挂杆6与辊轧机机架5相连接。通过设置悬挂杆6,能够有效的对第一喷油机构1和第二喷油机构2进行定位。如图1所示,所述悬挂杆6上设置有拉簧7。这样能够使得第一喷油机构1和第二喷油机构2能够随着辊轧机上的辊子进行随动配合,并且能够及时复位。如图2所示,所述喷液管1-4上设置有斜板1-6,所述垫板1-3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斜板1-6伸入且与所述斜板1-6相挂接的沟槽1-7。通过斜板1-6与沟槽1-7的挂接配合,从而对垫板1-3进行有效的定位。同时也方便了垫板1-3的安装和拆卸。如图3所示,所述基板1-2的一端通过挂钩1-8与支架1-1相挂接。通过挂钩1-8能够有效的实现基板1-2的定位,同时也方便了基板1-2的安装和拆卸。结合图2、图3和图4,所述基板1-2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喷液管1-4的第一卡槽1-2-1和用于卡接所述挂钩1-8的第二卡槽1-2-2。通过卡接配合,方便了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为钢板。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一喷油机构(1)和第二喷油机构(2),以及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三喷油机构(3)和第四喷油机构(4),所述第三喷油机构(3)位于第一喷油机构(1)的下方,所述第四喷油机构(4)位于第二喷油机构(2)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机构(1)、第二喷油机构(2)、第三喷油机构(3)和第四喷油机构(4)均包括支架(1‑1)、基板(1‑2)、垫板(1‑3)和喷液管(1‑4);所述垫板(1‑3)设置在基板(1‑2)的上方且所述垫板(1‑3)的一端与所述基板(1‑2)的一端相平齐,所述基板(1‑2)的一端与支架(1‑1)连接,所述支架(1‑1)与辊轧机机架(5)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1‑4)布设在基板(1‑2)上且与基板(1‑2)相垂直,所述喷液管(1‑4)上开设有沿喷液管(1‑4)长度方向延伸的出油槽(1‑5),所述出油槽(1‑5)与垫板(1‑3)和基板(1‑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轧机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一喷
油机构(1)和第二喷油机构(2),以及左右对称布设的第三喷油机构(3)
和第四喷油机构(4),所述第三喷油机构(3)位于第一喷油机构(1)
的下方,所述第四喷油机构(4)位于第二喷油机构(2)的下方;所述第
一喷油机构(1)、第二喷油机构(2)、第三喷油机构(3)和第四喷油
机构(4)均包括支架(1-1)、基板(1-2)、垫板(1-3)和喷液管(1-4);
所述垫板(1-3)设置在基板(1-2)的上方且所述垫板(1-3)的一端与
所述基板(1-2)的一端相平齐,所述基板(1-2)的一端与支架(1-1)
连接,所述支架(1-1)与辊轧机机架(5)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1-4)
布设在基板(1-2)上且与基板(1-2)相垂直,所述喷液管(1-4)上开
设有沿喷液管(1-4)长度方向延伸的出油槽(1-5),所述出油槽(1-5)
与垫板(1-3)和基板(1-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峰,苏小玉,张晓辉,韩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