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及挤出-吹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859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及挤出-吹塑机,其中所述吹塑模具包括两个半模,每个半模都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半模能够相对于其底板在模制位置和最终打开位置之间平移地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吹塑模具能够进行二次开模,即在模具底板被吹塑机驱动到达最大开模位置之后,还能将至少一个半模向其底板移动,以增加两个半模之间的距离(即开模间距)。这样,就能够降低相应模具对吹塑机开模距离的要求,提高吹塑机适应不同尺寸模具的能力,并给这种空心体的设计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上述吹塑模具的挤出-吹塑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制造空心体、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车载储箱和燃料充装管的吹塑模具及挤出-吹塑机。
技术介绍
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储箱和燃料充装管被广泛地用于机动车中。已知利用挤出-吹塑机来制造它们。热塑性材料经加热融化被挤出,再经过挤出头形成通常为圆柱形的型坯,型坯下降到吹塑模具的高度,经吹针吹气而形成壳体并进一步吹气冷却定型。其中,在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吹塑机4驱动吹塑模具的两个底板6,再通过支撑柱来带动分别固定于底板6上的两个半模5相互移动来使模具开合。对这种吹塑机来说,其最大开模距离应当大于其带动的模具的合模厚度与合理开模间距之和。但是,吹塑机的最大开模距离一般在交付工厂的时候已经确定,后期无法再加大。当遇到体积或拐角较大的吹塑产品时,模具的合模厚度和所需的合理开模间距都会相应增大。这样就会出现吹塑机开模距离不够大的情况。如图1所示,即使吹塑机4开模到最大距离,从挤出头1挤出的型坯2在下降过程中仍会碰到模具的半模5之一(例如右边的凸模),从而完全破坏了型坯,而使得这种吹塑方法变得不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便于设计的挤出-吹塑机。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包括两个半模,每个半模都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装置,以驱动至少一个所述半模相对于其底板在模制位置和最终打开位置之间平移地移动。所述空心体可以例如是机动车的车载储箱或燃料充装管,其由塑料制成、亦即由包括至少一种合成树脂聚合物的材料制成的壁。术语“储箱”应理解为能够在各种各样且变化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下储存内容物的不渗透储箱,如机动车所装备的燃料储箱和用于减少废气中NOX气体的SCR系统中的氨前体箱(一般装有尿素溶液)。根据本技术,吹塑模具能够进行二次开模,即在模具底板被吹塑机驱动到达最大开模位置之后,还能将至少一个半模向其底板移动,以增加两个半模之间的距离(即开模间距)。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吹塑机最大开模距离的前提下顺利实现型坯在下降时不与模具接触。因此,在吹塑大体积或具有大拐角的空心体时,能够降低相应模具对吹塑机开模距离的要求,提高吹塑机适应不同尺寸模具的能力,并给这种空心体的设计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按照本技术的吹塑模具还可以另外包含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平移是沿模具打开闭合方向上的平移。为了达到所需增加的开模间距,通过沿模具打开闭合方向上的平移实现的移动距离最小,时间最短,最经济。所述吹塑模具包括驱动半模相对于底板移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合适的驱动装置,如电机或机械传动装置。所述吹塑模具包括在模制过程中将可移动的半模维持在位的锁紧机构。借助于锁紧机构,可移动的半模在模制过程中与底板保持静止,不会被吹入型坯内部的加压推向底板而造成模具无法封闭。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气缸和由气缸驱动的阻挡块,阻挡块能够插入可移动的半模与其底板之间,以阻止半模受压被吹塑压强推向底板。每个半模都借助于支撑柱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并且可移动的半模包括在最终打开位置能够容纳至少所述支撑柱的容腔。实际上,吹塑机直接驱动的部件是半模的底板,支撑柱将半模固定到底板,并用于支撑和带动半模。由于按照本技术,半模能够向底板移动,就需要在半模中设置能够容纳支撑柱的容腔,以在半模与底板的距离小于支撑柱长度时收纳部分支撑柱。所述容腔位于半模面对底板的表面、即与模制表面相对的表面中。所述空心体是机动车的燃料充装管。本技术的模具对燃料充装管特别有利。这是由于充装管形状具有特殊性,挤出-吹塑过程中型坯在模具里会发生大幅度弯曲拉伸变形,大部分充装管都会在开模方向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拐角。因此,模具的厚度和开模间距都会比较大,就会对现有技术中吹塑机的最大开模距离提出很高的要求。而采用本技术,则通过模具的二次开模,增加了开模间距,避免了增大吹塑机的最大开模距离。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挤出-吹塑机,包括挤出头和吹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吹塑模具。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图可能并非完全按比例绘制。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挤出-吹塑机的示意图,其处于最大开模状态;图2是按照本技术的挤出-吹塑机的示意图,其中模具位于最终打开位置;图3到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右半模在一个模塑周期中各阶段的构型,其中图3为初始构型,图4为型坯下降时构型,图5为模塑开始时构型,图6为模塑过程中构型,图7为模塑结束时构型,图8为返回初始构型。具体实施方式图1已在
技术介绍
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图2到图8以燃料充装管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本技术也适用于机动车装备的其它空心体,例如燃料储箱或者SCR系统中的氨前体箱。图2显示了按照本技术的挤出-吹塑机,包括挤出头1,吹针3和吹塑模具10。吹塑模具10包括凸模12和凹模14,凸模12通过支撑柱22连接到凸模底板16,凹模14通过支撑柱22连接到凹模底板18。吹塑机直接驱动底板16、18,通过支撑柱22带动凸模12和凹模14进行合模和开模。此外,模具10还包括驱动凸模12相对于底板16沿模具打开闭合的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图2中未示出),以及在模制过程中将凸模维持在位的锁紧机构(未示出)。如图所示,吹塑模具10在开模方向上具有比较大的起伏,以模塑具有大拐角的燃料充装管。图2中凸模12位于最终打开位置,即凸模12相对于凸模底板16处于回缩位置。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支撑柱22被容纳在凸模12中,即,相比于凹模14的支撑柱22,凸模12的支撑柱22位于凸模12之内。由于凸模12的回缩,增大了开模间距,从挤出头1挤出的圆柱形型坯2在下降过程中不会与凸模12相接触而被破坏。由此,在吹塑机固定的最大开模距离之内,实现了更大的开模间距,以适应大拐角燃料充装管的模塑。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仅凸模12可以回缩,但也可以设置两个半模都可以相对于各自的底板回缩,以实现更大的开模间距。下面结合图3到图8介绍在一个模塑周期中凸模12在各阶段的构型及实现这些构型的部件。图3为初始构型,凸模12处于最终打开位置,驱动凸模12与凸模底板16相互运动的液压缸24处于缩回状态。凸模12的支撑柱22部分地收容在凸模12中设置的容腔20中,容腔20设置于凸模12的面对底板16的表面、即与模制表面相对的表面中。包括气缸30和阻挡块28的锁紧机构处于待命状态,即气缸30处于缩回状态,阻挡块28位于凸模12和凸模底板16之外,因此凸模12能够相对于底板16在模具打开和闭合的方向上移动。图4中凸模12及其附属部件的位置与图3中相同,从挤出头1挤出的型坯2下降到预设位置。图5中液压缸24向左伸出,以驱动凸模12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包括两个半模,每个半模都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装置,以驱动至少一个所述半模相对于其底板在模制位置和最终打开位置之间平移地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模具,包括两个半模,每个半模都连接到各自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装置,以驱动至少一个所述半模相对于其底板在模制位置和最终打开位置之间平移地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是沿模具打开闭合方向上的平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模具包括在模制过程中将可移动的半模维持在位的锁紧机构。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念许本海曾照莉
申请(专利权)人:英瑞杰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