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及其砌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66333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1:01
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及其砌筑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柔性连接装置包括可预埋在主体框架中的连接件A和与连接件A相连接的连接件B;连接件A是在立板一侧设置四个对称的L形锚固筋构成,连接件B带有可夹持填充墙的U形卡口,在U形卡口底部设有横板,横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拉结孔,连接件A的立板与连接件B的U形卡口的底板现场焊接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砌筑的填充墙,填充墙与主体框架连接牢固;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脱开,隔断了框架柱与填充墙间的相互作用,消除了填充墙对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刚度贡献,彻底解决了主体结构受填充墙砌筑后沉降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及其砌筑方法
技术介绍
框架填充墙刚性连接主要是指采取增加构件的强度或增加构件之间的连接等措施,通过提高结构的整体性等性能,抵御地震的影响。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柱与填充墙的贴砌,从局部上改变框架结构的刚度分布或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改变了相应柱子的变形形态;在地震作用中,刚性连接的填充墙自身破坏严重,同时对结构的主题构件及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当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填充墙两端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墙侧卡口板竖向间距不宜大于500mm。这样采用脱开方式时填充墙的平面外稳定问题较不脱开方式更为突出。采用不脱开的连接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框架填充墙拉结筋施工工艺大多以植筋法为主。拉结筋化学植筋法出现的问题是植入的钢筋不牢固,化学粘结剂的耐久性不稳定等问题,且植筋法亦不能解决砌筑后沉降引起的拉结筋与墙体连接处产生附加应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结构安全,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给工程留下了质量安全隐患。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填充墙的拉结筋应从框架混凝土柱预留出,然而拉结筋预埋在框架柱中,由于实际施工砌筑的误差及砌块的模数不同使得预埋的拉结筋与水平灰缝的位置往往不对应,不得不将拉结筋人为改弯,改变了其传力路径及受力性能,这样减低了拉结筋的作用也降低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其次,砌筑砂浆弹性模量较低,引起砌筑后的沉降,使得拉结筋与墙体连接处产生附加应力作用。为克服刚性连接的弊端,《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10SG64-2中提出了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的柔性连接方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第13.2.1条规定: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刚度,即可不考虑砌体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刚度贡献。因此,在主体结构抗震验算时可不用考虑主体结构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方便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用。然而,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柔性连接形式能解决砌体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刚度贡献、砌体填充墙沉降变形对拉结筋的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及其砌筑方法,以解决砌体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刚度贡献和砌体填充墙沉降变形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可预埋在主体框架中的连接件A和与连接件A相连接的连接件B;连接件A是在立板一侧设置四个对称的L形锚固筋构成,连接件B带有可夹持填充墙的U形卡口,在U形卡口底部设有横板,横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拉结孔,连接件A的立板与连接件B的U形卡口的底板现场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板与U形卡口焊接,横板宽度为20mm-30mm,横板的长度与U形卡口的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A沿框架柱埋置,预埋高度保证连接件B的横板中线低于拉结筋实际安放高度,高度差H不大于10mmm。进一步地,所述拉结筋带有一个90°弯钩,其折弯的直径为2.5倍的拉结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倍的拉结筋直径;拉结筋在墙体锚固长度不小于700mm。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砌筑填充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制连接件A和连接件B:连接件A和连接件B用钢材加工制作,在连接件A立板的一侧对称焊接四个L形锚固筋,在连接件B的U形卡口底部的三侧壁上焊接厚度为6mm的横板,横板的宽度不小于20mm且不大于30mm,横板的长度与卡口的宽度相等;步骤2、安装连接件A和浇筑框架混凝土:取步骤1预制的连接件A,根据填充墙的砌块模数和高度,在框架柱的扎筋上按上下间距为两个砌块高度布置连接件A,并使连接件A的水平中心线低于填充墙的水平灰缝,差值不大于20mm,在框架梁的扎筋上按横向间距600mm-1500mm布置连接件A,并使框架柱或框架梁上的连接件A的立板与框架柱或框架梁的模板相贴,连接件A安装完毕后浇筑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混凝土;步骤3、安装连接件B:待步骤1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拆除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模板,取步骤1预制的连接件B,将U形卡口底板与连接件A的立板现场焊接。步骤4、砌筑填充墙:按设计要求安放水平拉结筋,填充墙砌筑到框架梁时,砌筑各个砌块,与连接件B相接的砌块嵌入连接件B的卡口中;完成填充墙砌筑后,在墙体与框架柱的缝隙中填充柔性密封材料,至此完成填充墙砌筑施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砌筑的填充墙,填充墙与主体框架连接牢固;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脱开,隔断了框架柱与填充墙间的相互作用,消除了填充墙对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刚度贡献,彻底解决了主体结构受填充墙砌筑后沉降影响的技术问题。2、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由连接件B的U形卡口将填充墙两端夹持,同时在水平灰缝中加拉结筋,可确保填充墙整体性好,平面外稳定。3、采用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砌筑的填充墙主体框架和填充墙的抗震性能增强。4、本专利技术填充墙的传力路径清晰明了,在结构抗震设计中不需再引入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大大方便混凝土的结构设计。5、采用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不影响模板的施工,施工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连接件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连接件A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连接件B立体图。图4为拉结筋结构详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连接件运用实施例平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连接件运用实施例I-I剖面图。图7为采用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砌筑填充墙的施工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A,1-1立板,1-2锚固筋;2连接件B,2-1卡口,2-2横板,2-3拉结孔,3拉结筋;4填充墙;5框架柱;6柔性密封材料;7框架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可预埋在主体框架中的连接件A1和与连接件A相连接的连接件B2;如图2所示,连接件A是在立板1-1一侧设置四个对称的L形锚固筋1-2构成;如图3所示,连接件B带有可夹持填充墙4的U形卡口2-1,在U形卡口2-1底部设有横板2-2,横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拉结孔2-3,连接件A的立板与连接件B的U形卡口2-1的底板现场焊接连接。所述横板2-2与U形卡口焊接,横板宽度为20mm-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及其砌筑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预埋在主体框架中的连接件A(1)和与连接件A相连接的连接件B(2);连接件A是在立板(1‑1)一侧设置四个对称的L形锚固筋(1‑2)构成,连接件B带有可夹持填充墙(4)的U形卡口(2‑1),在U形卡口(2‑1)底部设有横板(2‑2),横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拉结孔(2‑3),连接件A的立板与连接件B的U形卡口(2‑1)的底板现场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预埋
在主体框架中的连接件A(1)和与连接件A相连接的连接件B(2);连接件A是
在立板(1-1)一侧设置四个对称的L形锚固筋(1-2)构成,连接件B带有可夹
持填充墙(4)的U形卡口(2-1),在U形卡口(2-1)底部设有横板(2-2),
横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拉结孔(2-3),连接件A的立板与连接件B的U形卡口
(2-1)的底板现场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横板(2-2)与U形卡口焊接,横板宽度为20mm-30mm,横板的长度
与U形卡口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连接件A沿框架柱埋置,预埋高度保证连接件B的横板(2-2)中线
低于拉结筋实际安放高度,高度差H不大于10m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砌体填充墙与框架柱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拉结筋(3)带有一个90°弯钩,其折弯的直径为2.5倍的拉结筋直
径;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倍的拉结筋直径;拉结筋在墙体锚固长度不小于
700mm。
5.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柔性连接装置砌筑填充墙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一余希高连玉张延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