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存立专利>正文

一种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60052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包括能量采集装置、风机、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所述能量采集装置为长方体结构,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一端分别与出风口和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房屋内部连通;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内相对两壁上固定间隔、交错安装有若干隔板,使其内部形成蛇形通风道,在与出风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风机;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可分别为太阳能采集装置和地热采集装置,前者安装在房屋顶部,后者安装在地下,这两种装置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有:仅需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即可实现对房屋的供暖或制冷,无需任何燃料,无任何排放污染,节能环保,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暖、制冷设备
,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供暖设备长久以来大多都是锅炉加热设备,这种设备24小时内需起烧锅炉3到4次,给工人带来不便,而且近几年农村又出现大量的土暖气炉子,这些设备的加热介质为水或低温油,能量来自燃煤、燃油及燃气等方式,既不经济又不环保,而夏季的制冷设备多为空调或制冷机,这些设备长时间的工作会耗费大量的电,不经济。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可以用于对房屋的供暖或制冷,不使用任何燃料、无需消耗大量的电,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环保,无需多次操作该系统,尤其适合农村地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通过管道与房屋连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量采集装置、风机、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所述能量采集装置为长方体结构,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一端分别与出风口和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房屋内部连通;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内相对两壁上固定间隔、交错安装有若干隔板,使其内部形成蛇形通风道,在与出风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可分别为太阳能采集装置和地热采集装置,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安装在房屋顶部,所述地热采集装置安装在地下。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包括框架、保温板、隔板、透光盖板和集热体,所述保温板固定安装在框架内,形成敞口状框架体,所述若干个隔板的两边分别交错固装在框架体内相对侧边上,所述透光盖板固定安装在框架体的顶部,所述集热体由吸热材料制成,自下向上套装在框架体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和隔板由保温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地热采集装置包括框架,传热板、支撑梁和若干隔板,所述传热板固定安装在框架上,形成敞口状框架体,所述若干个隔板交错固装在框架体相对的上下壁上,形成蛇形通风道,所述支撑梁两端卡接在传热板两侧边上,安装在框架体上壁的隔板间隔座装在支撑梁上。进一步地,所述传热板和隔板为传热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传热材料为砖体、水泥以及洋灰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等距间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有:换热系统由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组成,换热系统中的太阳能采集装置和地热采集装置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可以对房屋进行供暖或制冷,不使用任何燃料、无需消耗大量的电,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环保,无需多次操作该系统,尤其适合农村地区使用,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政策,在资源贫瘠的今天,本技术拥有着重大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换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换热系统太阳能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热系统太阳能采集装置A-A剖视图;图4为换热系统太阳能采集装置B-B剖视图;图5为换热系统地热采集装置C-C剖视图;图6为换热系统地热采集装置D-D剖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能量采集装置;11、太阳能采集装置;11-1、框架;11-2、保温板;11-3、透光盖板;11-4、集热体;11-11、框架体;12、地温采集装置;12-1、框架;12-2、传热板;12-3、支撑梁;12-11、框架体;2、风机;3、出风管道;4、进风管道;5、出风口;6、进风口;7、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通过管道与房屋连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量采集装置1、风机2、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能量采集装置1为长方体结构,开设有出风口5和进风口6,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一端分别与出风口5和进风口6连接,另一端与房屋内部连通;能量采集装置1内相对两壁上固定交错安装有若干隔板7,使其内部形成蛇形通道,在与出风口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风机2。能量采集装置1可分别为太阳能采集装置11和地热采集装置12,太阳能采集装置11安装在房屋顶部。如图3和图4所示,太阳能采集装置11包括框架11-1、保温板11-2、隔板7、透光盖板11-3和集热体11-4,保温板11-2固定安装在框架11-1内,形成敞口状框架体11-11,如图2所示,若干个隔板7的两边分别交错固装在框架体11-11内相对侧边上,透光盖板11-3固定安装在框架体11-11的顶部,集热体11-4由吸热材料制成,自下向上套装在框架体11-11的内表面。框架11-1由角铁焊接而成,保温板11-2与隔板7均采用聚苯泡沫板,透光盖板11-3采用最常见的透明塑料膜,集热体11-4采用一般廉价的遮阳大棚布,这些材料既常见有经济,可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地热采集装置12安装在地下。如图5和图6所示,地热采集装置12包括框架12-1,传热板12-2、支撑梁12-3和若干隔板7,传热板12-2固定安装在框架12-1上,形成敞口状框架体12-11,此时的若干个隔板7交错固装在框架体12-11相对的上下壁上,形成蛇形通道,最外侧的两块隔板7固装在框架体12-11的上壁上,支撑梁12-3两端卡接在传热板12-2两侧边,与支撑梁12-3两端卡接的传热板12-2两侧上设有凹槽,安装在框架体12-11上边的隔板7座装在支撑梁12-3上。传热板12-2和地热采集装置12中的隔板7为传热材料制成,传热材料为砖体、水泥以及洋灰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的地热采集装置12位于地面一米以下,传热材料由砖和水泥砌成,其表面涂抹洋灰,支撑梁12-3采用钢筋板,这些建筑材料常见且经济,还能满足所需的传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出风管道3管径等同风机2的出口管径,进风管道4的管径采用大管径,裸露在空气中的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需进行严格的保温工作,可在管道外边缠绕棉花用以保温。太阳能采集装置11和地热采集装置12中的各个连接部位均需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以达到保温的目的。我国冬季的室外平均气温较低,冬季人体的适宜体感温度为16℃左右,地热采集装置12的温度接近地下温度,基本上是恒温的,在20℃左右,通过地热采集装置12里设置的风机2可以将地热采集装置12里的热量输送至室内,太阳能采集装置11可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存储热量,并可通过太阳能采集装置11中的风机2将热量送往室内,太阳能采集装置11的供暖到凌晨会降至10℃左右,通过与地热采集装置12换风1小时左右,室内温度就可达到16℃左右,这样室内一整天都可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我国夏季室外温度在32℃左右,个别地区会达到35℃或40℃甚至更高,而夏季人体的适宜体感温度为26℃-28℃,室内通过与地热采集装置12换风可达到制冷的效果,并接近人体的适宜体感温度。太阳能采集装置11与地热采集装置12的结合可实现一整天供暖或制冷的效果,只需要消耗一定的风机用电即可,绿色环保无污染,无需任何燃料。换热系统建好以后,可在房屋内做一下内保温,效果会更好。本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由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组成,换热系统中的太阳能采集装置和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通过管道与房屋连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量采集装置(1)、风机(2)、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所述能量采集装置(1)为长方体结构,开设有出风口(5)和进风口(6),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一端分别与出风口(5)和进风口(6)连接,另一端与房屋内部连通;所述能量采集装置(1)内相对两壁上固定间隔、交错安装有若干隔板(7),使其内部形成蛇形通风道,在与出风口(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风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通过管道与房屋连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量采集装置(1)、风机(2)、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所述能量采集装置(1)为长方体结构,开设有出风口(5)和进风口(6),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一端分别与出风口(5)和进风口(6)连接,另一端与房屋内部连通;所述能量采集装置(1)内相对两壁上固定间隔、交错安装有若干隔板(7),使其内部形成蛇形通风道,在与出风口(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风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采集装置(1)可分别为太阳能采集装置(11)和地热采集装置(12),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11)安装在房屋顶部,所述地热采集装置(12)安装在地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11)包括框架(11-1)、保温板(11-2)、隔板(7)、透光盖板(11-3)和集热体(11-4),所述保温板(11-2)固定安装在框架(11-1)内,形成敞口状框架体(11-11),所述若干个隔板(7)的两边分别交错固装在框架体(11-11)内相对侧边上,所述透光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存立
申请(专利权)人:宋存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