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5815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用的高浓度多元素液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技术领域。组分如下:水25~30份、尿素20~30份、硝酸铵20~25份、硝酸钾5~10份、氯化钾10~15份、磷酸铵1~4份、磷酸5~8份、硝酸钙4~8份、硼酸0.1~0.3份、硫酸镁5~10份、硫酸亚铁0.5~1.5份、硫酸锌0.5~1份、复合螯合剂1~3份和亚硒酸钠0.2~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肥浓度高,营养全,不沉淀,抗盐碱,成本低,无污染,施用性广,制备方法简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用的高浓度多元素液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无论在化肥工业的生产水平,还是在施肥技术理论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常用的肥料对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和农业结构调整都是不适宜的。目前市场上肥料品种比较单一,浓度低,配比不合理,水溶性差,肥料利用率低。由于我国农民的现有素质差等状况决定,要想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仅靠农民利用市场上现有的肥料搀混后施用,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和比例是不能得到保证的,只有提高肥料的科技含量,加强成本低、易于施用的肥料的研制和开发,方可保证平衡施肥。为促进节水、加强环境保护,并配合喷滴灌一体化技术在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的应用,加强高浓度、全营养、低成本、无污染的液体肥料的研究势在必行。当前液体肥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养分含量低(2)养分不全,配比不合理。(3)水溶性差,磷与中微量元素产生沉淀。目前液体肥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有机液体肥料,以氨基酸、腐殖酸等有机成分为原料形成的肥料。2.无机液体肥料,以氮磷钾无机成分为主的肥料。3.生物液体肥料,以活性微生物、固氮、解磷和解钾菌为主的肥料。有机肥料存在有效养分含量低,有机无机配比不合理,不能满足作物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的弊端。生物液体肥料存在生物增效作用不明显,养分含量低等弊端。无机液体肥料普遍存在养分不全,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不能有效复合,溶解不完全或元素之间产生沉淀等问题,有些国外液肥引入螯合剂来实现其易溶性,导致成本过高。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的生产成本是促进肥料产业发展的关键,高质量、低成本肥料的研究试制即是农民的实际需要,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是由如下组分组成,均为重量份:水25~30份、尿素20~30份、硝酸铵20~25份、硝酸钾5~10份、氯化钾10~15份、磷酸铵1~4份、磷酸5~8份、硝酸钙4~8份、硼酸0.1~0.3份、硫酸镁5~10份、硫酸亚铁0.5~1.5份、硫酸锌0.5~1份、复合螯合剂1~3份和亚硒酸钠0.2~0.5份。上述复合螯合剂是苹果酸、柠檬酸、多聚磷酸盐按重量比1∶(2~4)∶(0.2~0.6)的复合物。上述复合螯合剂中的多聚磷酸盐是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钾、五聚磷酸钠或五聚磷酸钾。-->本专利技术的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1号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水和磷酸铵,加热90~100℃,待溶解后按比例依次加入尿素和氯化钾,液体温度控制在70~80℃,全部溶解后,加磷酸5~8份,再按比例依次加入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钾、亚硒酸钠和硼酸,即为1号反应液。(2)在2号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水和复合螯合剂,加热至70~80℃,然后依次加入硫酸镁、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反应20分钟,即得2号反应液。(3)将1号反应液和2号反应液泵到3号反应釜中,温度保持在50~60℃下,反应15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将上述产品包装。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良效果如下:1.浓度高,配比合理:其肥料氮+磷+钾≥30%;中、微量元素(镁、硫、铁、锰、铜、锌、硼)≥10%;各元素配比是按不同作物养分需求特性而调整。2.营养全:即含大量元素,又含有中、微量元素,形成了多元素复合液体肥料。3.不沉淀:解决了磷酸盐、硫酸盐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合沉淀问题,可以长久放置不产生沉淀。4.抗盐碱:本肥料通过调节钾、钙和硒三元素的配比,达到抗盐的显著效果。5.成本低:本肥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6.无污染:本肥料溶解性好,配合喷滴灌设备,实现水肥耦合,肥料用量与作物的需肥量时时吻合,肥料利用率高,残留少,不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有效抑制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是无污染的环保型绿色肥料。7.适应性广:该产品适应于各种蔬菜、果树和大田作物,可作喷滴灌肥和液面及冲施肥。8.田间试验效果:         盐土中多元素液肥在叶菜类上的施用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1.供试作物:油菜(品种:四月曼);芹菜(品种:SF西芹)。2.供试土壤:褐土,土壤含盐量0.3~0.5%。3.试验时间:2000年10月15日至11月底。4.供试土壤肥力状况(见表1)                   表1供试土壤肥力状况试验地块    pH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有机质    含盐量              (ppm)      (ppm)     (ppm)     (%)      (%)油菜试验   7.20   171.3      128.0     249.3     1.83      0.47芹菜试验   7.45   231.9      295.4     278.4     2.76      0.30(二).试验处理:-->1.对照:不施肥2.处理1:常规施肥3.处理2:施用高浓度多元素液肥(具体配方见实施例1)高浓度多元素液肥施用方法:每十天一次随浇水施入。试验小区面积15平方米,重复三次(Ⅰ、Ⅱ、Ⅲ),随机排列。(三).试验方法各处理试验小区苗数一致,并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等)措施。(四).调查测试项目:1.收获时测芹菜和油菜试验各处理的产量。2.在收获时取样,测试可食部位N、P、K、Ca、Mg的含量及芹菜Vc的含量。3.全试验期观察记录发病情况,调查叶片数(或茎数)、株高。二、结果与讨论(一).高浓度多元素液肥的增产效果         表2不同处理芹菜的产量结果      产量(Kg/区)                差异显著性*处理                        折亩产   增产率   Ⅰ    Ⅱ    Ⅲ  平均 (Kg/亩) (%)  5% 1% 1   160.6 170.3 172.5 167.8 7456.8 -     a   A 2   180.4 181.7 173.7 178.6 7939.8 6.5   a   A 3   201.5 215.2 210.0 208.9 9283.7 24.5  b   B*采用邓肯法进行多重比较(各处理之间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否则,差异不明显,下同)。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多元素液肥在芹菜上使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方差分析达1%的极显著水平。用邓肯法进行多重比较,高浓度多元素液肥处理与对照和常规施肥处理比较,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高浓度多元素液肥处理分别比对照和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4.5%和16.9%。          表3不同处理油菜的产量结果         产量(Kg/区)               差异显著性处理                      折亩产   增产率  Ⅰ   Ⅱ   Ⅲ  平均   (Kg/亩)   (%)     5%   1% 1   40.5 43.3 44.0 42.6   1895.4     -       a     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组成,均为重量份:水25~30份、尿素20~30份、硝酸铵20~25份、硝酸钾5~10份、氯化钾10~15份、磷酸铵1~4份、磷酸5~8份、硝酸钙4~8份、硼酸0.1~0.3份、硫酸镁5~10 份、硫酸亚铁0.5~1.5份、硫酸锌0.5~1份、复合螯合剂1~3份和亚硒酸钠0.2~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组成,均为重量份:水25~30份、尿素20~30份、硝酸铵20~25份、硝酸钾5~10份、氯化钾10~15份、磷酸铵1~4份、磷酸5~8份、硝酸钙4~8份、硼酸0.1~0.3份、硫酸镁5~10份、硫酸亚铁0.5~1.5份、硫酸锌0.5~1份、复合螯合剂1~3份和亚硒酸钠0.2~0.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螯合剂是苹果酸、柠檬酸、多聚磷酸盐按重量比1∶(2~4)∶(0.2~0.6)的复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螯合剂中的多聚磷酸盐是三聚磷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丽萍张丽华李彦杨果崔荣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