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引线固定结构包括束线构件,束线构件用于安装在电机定子的端面上,在安装状态下,束线构件与定子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以用于将电机的引线容置在所述空腔内。通过束线构件在定子端面上的安装固定,方便快捷地实现对电源引线的约束,有效避免引线对转子的干涉,提高电机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引线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刷直流电机的迅速发展,无位置的控制方案逐渐盛行,电机引线不再通过线路板转接,而是采用电源线直接与定子引线连接,实现无线路板的引线方式,但是此种方案的电源线需要通过胶带或热缩管束紧,以防止电源线与转子干涉,由于电机不同相的线束长度(即不同相的接线针出线位置的距离长短)不同,使束紧电源线工艺操作更加复杂,影响生产效率,故在电源线线束固定的问题上,需要寻求更好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对电机电源引线的约束,避免电源引线移动而与转子干涉,提高电机装配效率。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引线固定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电机的引线,包括束线构件,所述束线构件用于安装在电机定子的端面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束线构件与定子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以用于将所述电机的引线容置在所述空腔内。优选地,所述束线构件朝向定子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以用于将引线挡在所述第一凸起的径向外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束线构件的径向内侧边缘。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为圆弧形条状凸起。优选地,所述束线构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定子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便对所述束线构件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朝向定子端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形状;或者,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在电机的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逐渐变大,所述第二凸起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朝向定子端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定子端面上朝向所述束线构件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嵌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凸起之间,或者所述第三凸起嵌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形状或梯形形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空隙为形状配合的矩形形状或梯形形状;或者,第三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形状或梯形形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空隙为形状配合的矩形形状或梯形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定子端面上朝向所述束线构件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三凸起的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束线构件的引线出口端设置有门型结构,所述电机的引线从所述门型结构穿出。优选地,所述门型结构的顶边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优选地,,所述束线构件设置有与电机定子的接线针相对应的孔部,在装配状态下,所述接线针插入所述孔部内。优选地,所述孔部为盲孔。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本专利技术前面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线固定结构,通过束线构件在定子端面上的安装固定,方便快捷地实现对电源引线的约束,有效避免引线对转子的干涉,提高电机装配效率。其优选方案还能起到绝缘作用,能够省去传统电机定子与端盖之间设置的隔电环。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传统电机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省略电机转子的视图,以清楚地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引线固定结构;图4a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的束线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的束线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的束线构件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的束线构件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定子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定子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引线;2-出线夹;3-束线构件;3-1-第一凸起;3-2-孔部;3-3-第二凸起;3-4-第四凸起;3-5-门型结构;3-6-空腔;4-接线针;5-端盖;6-转子;7-定子;7-1-第一凹槽;7-2-第三凸起;8-隔电环;9-热缩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电机的引线1,该引线固定结构包括束线构件3,所述束线构件3用于安装在电机定子7的端面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束线构件3与定子7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空腔3-6,以用于将所述电机的引线1容置在所述空腔3-6内。传统的电机引线通过热缩管9(或胶带)和出线夹2束紧,如图1所示,该工艺操作复杂,影响生产效率,并且不能很好的解决引线对转子6的干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线固定结构,操作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避免了引线1对转子6的干涉,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安装,广泛用于各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构件3朝向定子7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1,以用于将引线1挡在所述第一凸起3-1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凸起3-1可以包括多个分离的凸起,也可以是一个连续的长条状凸起(如图4-5所示),都能实现将引线1挡在所述第一凸起3-1的径向外侧的功能。所述第一凸起3-1与定子7端面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缝隙,其中,在所述第一凸起3-1与定子7端面具有缝隙的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3-1与定子7端面的缝隙高度小于引线1直径,以可靠地将引线1挡在所述第一凸起3-1的径向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3-1位于所述束线构件3的径向内侧边缘。如图4-5所示,由于所述第一凸起3-1位于所述束线构件3的径向内侧边缘,因此,所述束线构件3的空腔3-6较大,在空腔3-6内的引线1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不会出现引线1扯断的现象,而且也便于引线散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3-1为圆弧形条状凸起。如图4-5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3-1为一个圆弧形条状凸起,便于完全挡住引线,避免引线对转子6的干涉;再优选地,所述束线构件3也为圆弧形结构,便于所述束线构件3装配在定子7端面上,结构紧凑。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构件3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定子7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便对所述束线构件3进行限位。这样,在所述束线构件3将引线1容置在空腔3-6的情况下,由于限位结构的作用,所述束线构件3能够可靠的限位在定子7端面上,不会因电机的运行而松动,始终能够避免引线1对转子6的干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朝向定子7端面的第二凸起3-3,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凸起3-3的第一凹槽7-1,在所述束线构件3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凸起3-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7-1。如图4和图6所示,在所述束线构件3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凸起3-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7-1,对所述束线构件3进行限位,避免所述束线3构件松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7-1和所述第二凸起3-3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形状;所述第二凸起3-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7-1后,实现所述束线构件3在电机的周向方向的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7-1的槽宽在电机的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逐渐变大,所述第二凸起3-3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7-1相适配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3-3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电机的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线构件,所述束线构件用于安装在电机定子的端面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束线构件与定子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以用于将所述电机的引线容置在所述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电机的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线构件,所述束线构件用于安装在电机定子的端面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束线构件与定子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以用于将所述电机的引线容置在所述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构件朝向定子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以用于将引线挡在所述第一凸起的径向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束线构件的径向内侧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为圆弧形条状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构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定子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便对所述束线构件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朝向定子端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形状;或者,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在电机的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逐渐变大,所述第二凸起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朝向定子端面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君,高晓峰,李宁,王周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