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棉苗病虫害的药物底肥颗粒剂,属于肥料与农药的混合物,以氮、磷、钾肥或复合肥为载体,将吡虫啉、福美双、三唑酮及助剂按一定的科学比例配制成药肥颗粒剂。药肥的药物效能提高,热贮稳定性好,持效期长,外形美观,成形粒度规范,崩解性能及氯离子含量等指标均符合农药颗粒剂及化肥产品的质量要求。能改善棉花生长期所需营养条件和幼苗的生长环境,增强棉苗生命体抗逆性、抗病虫能力和生长特性,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满足棉苗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与农药的混合物,具体来说是指一种防治棉苗病虫害的药物底肥颗粒剂。
技术介绍
棉花在移栽前应在移栽穴沟施足底肥氮、磷、钾以保证棉花苗期生长过程肥料的需要。棉花苗期是病、虫害多发期,如棉立枯病、棉炭疽病、红腐病和棉蚜虫还有地下害虫如地老虎等的为害。我国农村在棉花移栽时普遍采用在移栽穴处施复合肥或加多菌灵等杀菌剂的方式,每亩用量分别为20公斤左右、1~2公斤覆土,一、二周后再对棉苗喷洒杀虫剂,既花时间又不能保证药效。农药颗粒剂系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成的颗粒状农药剂型。它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1)避免撒布时微粉飞扬,污染周围环境。2)减少施药过程,操作人员身体不附着或吸入微粉,可避免中毒事故。而施用乳油、粉剂等剂型时,极易使操作者身体附着或吸入药剂,造成人身中毒事故。3)可控制颗粒剂中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延长持效期。4)施药时具有方向性,使撤布的颗粒剂确实能到达需要的地点。5)不附着于植物的茎叶上,避免直接接触产生药害。6)提高施药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总之,农药颗粒剂是一种使用安全,方便,持效期长的优良剂型。吡虫啉又叫咪蚜胺、益达胺、大功臣、高巧、艾美乐等属新烟碱类,是一种全新结构的超高效杀虫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农业特性。1)杀虫作用机理独特。它是神经毒剂,其作用靶标是害虫体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正常的刺激传导,因而表现为麻痹致死。2)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吡虫啉已在80多个国家60多种作物使用,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杀虫剂品种。对刺吸式口器的蚜虫、叶蝉等害虫及鞘翅目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可达四周之久。3)更适于处理土壤和种子。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叶面喷雾后,药效虽好,持效期也长,但滞留在茎叶的药剂一直是吡虫啉的原结构,植株的内吸效果较差。目前,吡虫啉在棉花上的应用主要是防治棉蚜、棉蓟马。因而在我国生产和应用上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吡虫啉产品均为喷雾法使用,但叶面喷雾并非吡虫啉的最佳使用方法。其二,吡虫啉农药登记的防治对象面太窄,多为水稻的稻飞虱和小麦芽虫,并没有发挥出吡虫啉应有的优势。福美双属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保护作用强,抗菌谱广,由于对种子传染和苗期土壤传染的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很长一段内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目前也已广泛用于叶面喷施。福美双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内吸杀菌剂复配的伴药,即与多种内吸治疗剂复配制成混合杀菌剂,并可与其它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因而福美双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杀菌剂。可防治立枯病、根腐病、黑根病、轮纹病等。三唑酮又叫粉锈宁、百里通,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可以茎叶喷雾、处理种子、处理土壤等多种方式施用。它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持效期可达80-100天,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三唑酮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苗期根病,如由棉立枯病、棉炭疽病、棉红腐病等引起的根病。除此以外三唑酮对棉苗还有一定的生长调节作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182084C,公告日2004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抗菌复合药肥》,提出了由氮、磷、钾肥与奈、百菌清、敌百虫、辛硫磷配制而成的复合药肥,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降低害虫的繁殖率,达到抗菌、增产的目的。可应用于玉米、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但该技术方案毒性较大,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对棉花苗期根病及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不强,其药物的内吸性较弱,杀虫持效期较短。特别是该复合药肥不易制成成形颗粒,不便于运输和储存,挥发浓度值不够稳定,难以满足化肥或农药产品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供一种防治棉苗病虫害的药物底肥颗粒剂。它的挥发浓度值较稳定,消毒杀菌及杀虫持效时间长,符合化肥或农药生产要求,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棉苗病虫害的药物底肥颗粒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至少一种20-100吡虫啉 0.01-5福美双 0.01-35三唑酮 0.01-15粘结剂 2-30吸附剂 10-20崩解剂 1-10润湿剂 0.5-5稳定剂 1-10润滑剂 2-5标志色颜料 0.5-2其中粘结剂为聚乙烯醇水溶液或阿拉伯胶,吸附剂为白炭黑,崩解剂为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铵中的至少一种,润湿、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或烷基苯磺酸钠,稳定剂为硬脂酸锌,润滑剂为滑石粉或润滑油。本专利技术中吡虫啉、福美双和三唑酮采用粉剂原药,其细度为100-200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使其中吡虫啉∶福美双∶三唑酮=3-5∶20∶5。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使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N∶P2O5∶K2O=12∶7∶6的复合肥67.8吡虫啉0.083福美双0.556三唑酮0.15聚乙烯醇 6白炭黑10氯化钙5 木质素磺酸钠 3硬脂酸锌 5滑石粉2标志色颜料0.5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使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N∶P2O5∶K2O=13∶9∶8的复合肥100吡虫啉0.1福美双0.66三唑酮0.165聚乙烯醇 8.5白炭黑14氯化镁6烷基苯磺酸钠 4硬脂酸锌 7滑石粉3标志色颜料0.8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使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N∶P2O5∶K2O=13∶11∶10的复合肥100吡虫啉 0.3福美双 2三唑酮 0.5阿拉伯胶1白炭黑 14硫铵8烷基苯磺酸钠4硬脂酸锌7植物油 3标志色颜料 0.8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使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 N=50的氮肥或P2O5=35的磷肥100吡虫啉 0.4福美 2三唑酮 0.5聚乙烯醇 8.5白炭黑 14氯化钙 6木质素磺酸钠 5硬脂酸锌 8矿物润滑油 3标志色颜料 0.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吡虫啉原药应用于颗粒剂并作为杀灭地下害虫和防治棉苗虫害的用途,将三唑酮用来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其吡虫啉、福美双和三唑酮按适当比例混配后对于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棉蚜虫以及地下害虫均有良好的效果。其吡虫啉目前国内未登记使用在地下害虫的防治上。本申请人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经吡虫啉处理过的土壤或种子,对地下害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且由于其良好的内吸性,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株后的代谢产物杀虫活性更高,即由吡虫啉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共同起杀虫作用,植株抗病、抗虫害能力增强,防治效果更高。2,本专利技术确定了以化肥为载体,将吡虫啉、三唑酮、福美双及助剂按一定的科学比例配制成药肥颗粒剂。能改善棉花生长期所需营养条件和幼苗的生长环境,增强棉苗生命体抗逆性、抗病虫能力和生长特性,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使棉株枝叶茂盛,满足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要求。3,本专利技术所用助剂经过精心选择搭配,配比合理,特别是所用稳定剂化学性质稳定,与药物结合时不会破坏其化学成分,使药肥颗粒剂的药物效能提高,热贮稳定性好,持效期长,外形美观,成形粒度规范,崩解性能及氯离子含量等指标均符合农药颗粒剂及化肥产品的质量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治棉苗病虫害的药物底肥颗粒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 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至少一种20-100吡虫啉 0.01-5福美双 0.01-35三唑酮 0.0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棉苗病虫害的药物底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含量为: 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至少一种 20-100 吡虫啉 0.01-5 福美双 0.01-35 三唑酮 0.01-15 粘结剂 2-30 吸附剂 10-20 崩解剂 1-10 润湿剂 0.5-5 稳定剂 1-10 润滑剂 2-5 标志色颜料 0.5-2 其中粘结剂为聚乙烯醇水溶液或阿拉伯胶,吸附剂为白炭黑,崩解剂为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铵中的至少一种,润湿、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或烷基苯磺酸钠,稳定剂为硬脂酸锌,润滑剂为滑石粉或润滑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德,吴胜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农本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