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翻车及其气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卸货操作的便捷性,并具有较高的互锁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车厢侧向翻转卸货的侧翻气缸,所述侧翻气缸处于车厢的左右两侧,还包括互锁装置和处于左右两侧的操作杆,以及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翻气缸的无杆腔连通的卸货阀;其中一侧卸货时,另一侧的所述操作杆驱动与其同侧的所述卸货阀至开启位,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的无杆腔与高压气源连通,并驱动所述互锁装置将对侧的所述卸货阀锁止在关闭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运
,特别是涉及一种侧翻车及其气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侧翻车是一种把卸车设备和车辆结构结合在一起的专用车辆,采用气动或液压传动,用于运输矿石、剥离岩石、砂砾、建筑材料等比重较大的散粒货物。侧翻车在自身倾翻机构的作用下,可将车厢向车辆任一侧旋转倾翻,同时打开侧门将货物卸出;由于需适应两侧卸货的需要,车辆两侧均设有倾翻操作控制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侧翻车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典型的侧翻车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一为气动传动,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车辆两侧各设一个操纵阀1',各操纵阀1'控制与其同侧的两个倾翻气缸2'的通气和排气,实现车厢两侧翻转卸货。由图1可知,车辆两侧的操纵阀1'均与气动主管路相通,其卸货操作相互独立,因此,在一侧操纵阀1'操纵卸货时,不能排除另一侧操纵阀1'被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就是说,在一侧操作卸货作业时,该侧车厢在倾翻机构作用下起升并沿另一侧轴心旋转,如果此时另一侧同时进行了操作,将可能使车厢发生举升,容易造成车厢失稳翻车而发生安全事故。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二是在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在气动控制系统中增设了一个二位五通换向阀3',车辆两侧操纵阀1'分别与该换向阀相连,而不是与气动主管路直接相通。车辆进行卸货作用时,必须首先对换向阀进行操作,将其操作手柄置于卸货侧工作位,使该侧操纵阀1'处于通气位,方可进行卸货作业;此时,相对侧的操纵阀1'处于截断位,无高压空气通入,不可进行卸货作业。由于二位五通换向阀3'在同一时间只能处于一个工作位置,因而可避免两侧操纵阀1'同时发生作用。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二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卸货作业不方便:二位五通换向阀3'在侧翻车上安装时,其位置可选择车辆侧方、车厢正下位或车厢端部。换向阀处于车辆某一侧部或车厢端部时,卸货作业时有可能恰好位于作业人员的相对位,作业人员必须跨越车辆转移到另一侧才能将换向阀置于所需工作位,然后再次跨车回到原位操作卸货操纵阀1',需进行多次跨车动作,增加了工作量;换向阀处于车厢正下部时,需要操作者钻至车下操作,同样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2)换向阀可靠性低:气动换向阀在工作环境恶劣时,气口容易堵塞发生故障,影响互锁功能的实现。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侧翻车及其气动控制系统,以提高卸货操作的便捷性和互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翻车及其气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卸货操作的便捷性,并具有较高的互锁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车厢侧向翻转卸货的侧翻气缸,所述侧翻气缸处于车厢下方的左右两侧,还包括互锁装置和处于左右两侧的操作杆,以及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翻气缸的无杆腔连通的卸货阀;其中一侧卸货时,另一侧的所述操作杆驱动与其同侧的所述卸货阀至开启位,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的无杆腔与高压气源连通,并驱动所述互锁装置将对侧的所述卸货阀锁止在关闭位。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控制系统,设有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的侧翻气缸的无杆腔连通的卸货阀,并设有与左右两侧的卸货阀分别对应的两个操作杆,操作杆对与其同侧的卸货阀进行驱动,控制实现同侧的侧翻气缸的起升,以使得车厢向对侧翻旋转而卸货;与现有技术中仅在一侧设有操作部件相比,两侧均设有操作杆时,操作人员无需到跨越轨道即可执行操作,提高了操作便捷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操作杆设置在与卸货侧相对的方向,使得操作人员与卸货侧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进行操作时不会被所卸载的货物伤害,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并且,在操作杆驱动卸货阀的同时,还会驱动互锁装置将对侧的卸货阀锁止在关闭位,以防止对侧的卸货阀同时驱动卸货侧的侧翻气缸进行举升,相应地,在同一时间段仅存在一个侧翻气缸进行起升动作,也就使得车厢能够顺利地朝向一侧翻转而进行卸货,不会使得车厢整体举升而导致车厢失稳,最终避免了因车厢失稳造成的安全事故。可选地,所述卸货阀处于关闭位时,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的无杆腔与大气连通。可选地,所述卸货阀还具有保压位,处于保压位时,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的无杆腔截止。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控制轴,所述控制轴与各自同侧的所述卸货阀的控制端相连,并在同侧的所述操作杆的驱动下转动,以改变同侧的所述卸货阀的工作位。可选地,所述操作杆沿车体横向由内向外延伸,并以其内端形成驱动端,所述驱动端在左右方向运动的最内端对应所述卸货阀的关闭位,最外端对应所述卸货阀的开启位。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底架中梁左右两侧的连接板,在左右方向上,所述连接板由下至上向外倾斜,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其同侧的所述操作杆的所述驱动端相连,同侧的所述控制轴纵向贯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在左右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连接板内外摆动,并带动所述控制轴转动。可选地,所述互锁装置包括推动件和左右延伸的互锁杆,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均连接有所述推动件,一侧的所述连接板向内摆动时,带动同侧的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互锁杆朝向对侧运动,将对侧的所述连接板锁止在对侧的所述卸货阀处于关闭位时的相应位置。可选地,所述推动件为推板,所述互锁杆的左右两端设有与所述推板抵接的凸缘。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辅助板,在左右方向上,所述辅助板由下至上向外倾斜,同侧的所述控制轴纵向贯穿所述辅助板,并与所述辅助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与其同侧的所述辅助板的上端相连。可选地,还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吊座,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可转动连接的连接孔,以吊装所述操作杆;和/或,所述控制轴与所述安装吊座可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侧翻车,包括上述的气动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侧翻车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典型的侧翻车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中控制轴与互锁装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向右侧卸货时互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向右侧卸货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向左侧卸货时互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侧翻车向左侧卸货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2中:操纵阀1'、倾翻气缸2'、二位五通换向阀3';图3-12中:侧翻气缸1、左侧翻气缸11、右侧翻气缸12、互锁装置2、推动件21、左推动件211、右推动件212、互锁杆22、操作杆3、左操作杆31、右操作杆32、卸货阀4、左卸货阀41、右卸货阀42、控制轴5、左控制轴51、右控制轴52、连接板6、左连接板61、右连接板62、辅助板7、安装吊座8、气动主管路9。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翻车及其气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卸货操作的便捷性,并具有较高的互锁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车厢侧向翻转卸货的侧翻气缸(1),所述侧翻气缸(1)处于车厢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锁装置(2)和处于左右两侧的操作杆(3),以及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翻气缸(1)的无杆腔连通的卸货阀(4);其中一侧卸货时,另一侧的所述操作杆(3)驱动与其同侧的所述卸货阀(4)至开启位,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1)的无杆腔与高压气源连通,并驱动所述互锁装置(2)将对侧的所述卸货阀(4)锁止在关闭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翻车的气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车厢侧向翻转卸货的侧翻气缸(1),所述侧翻气缸(1)处于车厢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锁装置(2)和处于左右两侧的操作杆(3),以及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翻气缸(1)的无杆腔连通的卸货阀(4);其中一侧卸货时,另一侧的所述操作杆(3)驱动与其同侧的所述卸货阀(4)至开启位,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1)的无杆腔与高压气源连通,并驱动所述互锁装置(2)将对侧的所述卸货阀(4)锁止在关闭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货阀(4)处于关闭位时,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1)的无杆腔与大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货阀(4)还具有保压位,处于保压位时,将与其同侧的所述侧翻气缸(1)的无杆腔截止。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控制轴(5),所述控制轴(5)与各自同侧的所述卸货阀(4)的控制端相连,并在同侧的所述操作杆(3)的驱动下转动,以改变同侧的所述卸货阀(4)的工作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3)沿车体横向由内向外延伸,并以其内端形成驱动端,所述驱动端在左右方向运动的最内端对应所述卸货阀(4)的关闭位,最外端对应所述卸货阀(4)的开启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底架中梁左右两侧的连接板(6),在左右方向上,所述连接板(6)由下至上向外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林,付勇,何健,刘鹏,裴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