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怀富专利>正文

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4052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涉及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植被池、进水管和出水槽,所述进水管和出水槽分别连接在植被池的相对两侧,所述植被池由下至上包括过滤层、净化层以及种植在净化层上的植被群,所述净化层为泥土和炭渣的混合物;所述进水管出水端埋设在过滤层的底端,进水管的进水端伸出植被池的外部;所述出水槽设于植被池的上端边沿处。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污水从植被池的底部通入通过上溢的方式,使污水分别经过过滤和生物净化,且污水流经整个植被池进行净化排出,净化更加充分,水流上溢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净化池,净化的效率更高,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以利用植物为特征的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其中生活污水对生态的影响无处不在。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目前针对污水的处理方式多是通过集中收集,统一处理的方式,污水处理的方式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正常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现有针对生活污水处理比较常用的方式是生物处理方法,中国专利CN20256093U公开了一种高含盐量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系统,该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废水与地表水混合稀释的集水池和用于净化处理的湿地系统,湿地系统通过进水管与集水池相连通,湿地系统包括土壤层、设于土壤层上的防渗膜、设于防渗膜上的湿地基质层和植于湿地基质层上的湿地植物带,湿地系统还设有用于排放的出水管。该净化处理系统是利用湿地植物的自身净化功能,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对污水中的无机盐进行吸收消除。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植物的生长速度有限,对污水中无机物的吸收速度慢,故而净化速度慢;2.正因为净化速度慢,导致大量的污水排入湿地系统内时,废水会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散发恶臭,影响周围环境;3.污水容易进一步滋生细菌和病虫,对湿地系统本身造成影响,如令植被染病坏死、藻类生物泛滥导致水体缺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净化慢、净化系统周围环境污染和湿地系统极易被破坏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植被池、进水管和出水槽,所述进水管和出水槽分别连接在植被池的相对两侧,所述植被池由下至上包括过滤层、净化层以及种植在净化层上的植被群;所述进水管出水端埋设在过滤层的底端,进水管的进水端伸出植被池的外部;所述出水槽设于植被池的上端边沿处。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并排放在植被池的底部,即过滤层,过滤层先对污水进行粗过滤,将污水的较大的颗粒物和进行阻隔;植被池的中污水逐渐堆积上升,通过颗粒物处理的污水进入净化层,净化层植被群的根系有效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物质;泥土和炭渣的混合使净化层具有孔状结构,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无机盐和细菌,将无机盐和细菌储存在泥土中,细菌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植被吸收营养;植被的根系除吸收无机盐外,还能够牢牢的锁定泥土将泥土进行聚集,防止泥土被污水带走,进而保证植被池内的生态平衡;植被池利用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该系统在进行净化前,植被群必须种植足够时间,带植被群的根系完全将泥土锁牢。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污水从植被池的底部通入通过上溢的方式,使污水分别经过过滤和生物净化,且污水流经整个植被池进行净化排出,净化更加充分,水流上溢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净化池,净化的效率更高,更加实用。方案二: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植被池的数量为多个,相邻植被池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于出水槽,连通管另一端连接于植被池的底部。利用多个植被池能够对净化后的水进行二次净化,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净化质量。方案三: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植被群的植物为天南星科植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天南星科植物种类50%以上为药用植物,其中菖蒲、天南星、半夏、虎掌、千年健都是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芋属、磨芋属的块茎常供蔬食,也可代粮,或用作工业上的糊料;大薸则是产量高、放养容易、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优良水生饲料,引进的种类通常作热带庭园的观赏植物。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原生热带雨林,性喜高温,对生长环境的湿度要求较高,较为适合该系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更为优秀的泥土紧固能力和净化能力。方案四: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植被群的植物为海芋、独角莲、姑婆芋、尖尾芋和紫芋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几种植物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更为优秀的泥土紧固能力和净化能力。方案五: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过滤层包括石子、炭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石子之间具有空隙,炭渣本身为孔状结构,除能够加快水的流动外,还具有阻挡和吸附的作用,对污水中较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实现粗滤的效果。方案六: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泥土和炭渣的重量比为1:1。在该比例情况下,过滤层的吸附效果和水流速度能够平衡,若泥土含量过多,则净化层的孔隙度不够,水流流动性差容易堵塞且净化效率低;若炭渣含量过多,即泥土含量较少,导致净化层存储无机物和细菌的能力较弱,净化效果差。方案七: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植被池的底部为倾斜状,其中进水管的出水端和连通管的出水端均位于相应植被池底部的低位端。将植被池的底部设置成倾斜状,污水在进入植被池中后,污水中较大颗粒物质主要沉积在植被池的低位端,便于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处理。方案八: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连通管的出水端均设有滤网。防止植被池中的泥土和炭渣进入进水管中,使进水管堵塞。方案九: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沉降池。在进行净化前进行预处理,使污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质提前进行沉降处理,净化效果更好。方案十: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植被池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阀。便于将植被池中沉积的污垢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植被池1、过滤层11、净化层12、植被群13、进水管2、滤网21、出水槽3、连通管4、沉降池5、排水阀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主要由多个串联的植被池1、进水管2和出水槽3组成,进水管2和出水槽3分别安装在植被池1的相对两侧,植被池1由下至上依次为过滤层11、净化层12以及种植在净化层12上的植被群13。进水管2出水端埋设在过滤层11的底端,进水管2的进水端伸出植被池1的外部;所述出水槽3设于植被池1的上端边沿处。进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有沉降池5。在进行净化前进行预处理,使污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质提前进行沉降处理,净化效果更好。相邻植被池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相邻植被池1之间连接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一端连接于植被池1出水槽3,连通管4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植被池1的底部。利用多个植被池1能够对净化后的水进行二次净化,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净化质量。植被池1的底部为倾斜状,其中进水管2的出水端和连通管4的出水端均位于相应植被池1底部的低位端。将植被池1的底部设置成倾斜状,污水在进入植被池1中后,污水中较大颗粒物质主要沉积在植被池1的低位端,便于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处理。进水管2的出水端和连通管4的出水端均设有滤网21。防止植被池1中的泥土和炭渣进入进水管2中,使进水管2堵塞。植被池1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阀。便于将植被池1中沉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植被池、进水管和出水槽,所述进水管和出水槽分别连接在植被池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池由下至上包括过滤层、净化层以及种植在净化层上的植被群,所述净化层为泥土和炭渣的混合物;所述进水管出水端埋设在过滤层的底端,进水管的进水端伸出植被池的外部;所述出水槽设于植被池的上端边沿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植被池、进水管和出水槽,所述进水管和出水槽分别连接在植被池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池由下至上包括过滤层、净化层以及种植在净化层上的植被群,所述净化层为泥土和炭渣的混合物;所述进水管出水端埋设在过滤层的底端,进水管的进水端伸出植被池的外部;所述出水槽设于植被池的上端边沿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池的数量为多个,相邻植被池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于出水槽,连通管另一端连接于植被池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群的植物为天南星科植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群的植物为海芋、独角莲、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富
申请(专利权)人:王怀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