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747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9:38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辊、上压辊,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辊,支撑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压辊,支撑座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部,推动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上压辊的端头固定连接在调节部上,推动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推动部为电机,电机与编码器的外部并联有控制器;至少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角度反馈调节,压膜速率便于调节、从动性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用于塑料薄膜的压延中。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20848413.0;申请日2014.12.29;薄膜压延机压紧装置,由液压缸、螺栓、压板、压紧弹簧、上压辊轴座、调节块、下辊轴座、压盖、耳板、固定架组成,其特征是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压盖,压盖采用螺栓穿过设置在固定架上的耳板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固定架内侧设置有上压辊轴座,上压辊轴座可沿固定架上下移动,上压辊轴座的下侧设置有下辊轴座,下辊轴座固定在固定架上,上压辊轴座与下辊轴座之间设置有调节薄膜厚度的调节块,上压辊轴座上侧设置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上侧设置有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液压缸与压紧弹簧配合给上压辊轴座提供压力,而且上压辊轴座下侧设置有调节薄膜厚度的调节块,使得压延出的薄膜片厚度均匀,最终薄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能好。该申请中,对薄膜的压延机压紧装置进行了公开,但是在该装置中,该压紧机构不稳定,且结构复杂,而且在薄膜输送的过程中,会导致薄膜撕裂。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辊、上压辊,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辊,支撑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压辊,支撑座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部,推动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上压辊的端头固定连接在调节部上,所述推动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推动部为电机,电机与编码器的外部并联有控制器。所述调节部的上部固定有导向部,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调节部上端的套筒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滑套口、右滑套口,第一导向部卡接在左滑套口中,第二导向部卡接在右滑套口中。所述推动部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上压辊中的上压辊轴上。所述上压辊轴的端头插接有调节部,调节部为一个轴瓦或一个轴承。所述调节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中套接有推动部向下延伸的螺纹轴。所述推动部为电机,该电机为伺服电机,推动部向下延伸有电机轴,电机轴上设有螺纹进而形成螺纹轴。所述支撑座为长方体形的框架,支撑座下部的横向上固定有支撑轴,固定辊固定连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固定辊中固定穿插有固定辊轴,固定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轴上、另一端上设有固定辊电机。所述固定辊与上压辊之间的间隙为L,L小于或等于塑料薄膜B的厚度。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3、角度反馈调节,压膜速率便于调节、从动性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具体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申请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导向部与套筒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支撑座1、支撑轴11、固定辊2、固定辊轴21、固定辊电机22、上压辊3、上压辊轴31、推动部4、电机轴41、调节部5、套筒51、左滑套口511、右滑套口512;导向部6、第一导向部61、第二导向部62、编码器7、控制器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辊2、上压辊3,所述支撑座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辊2,支撑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压辊3,支撑座1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部4,推动部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5,上压辊3的端头固定连接在调节部5上,推动部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7,推动部4为电机,电机与编码器7的外部并联有控制器8;至少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角度反馈调节,压膜速率便于调节、从动性强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支撑座1对固定辊2与上压辊3进行支撑,其中,固定辊2与上压辊3之间具有支撑与固定结构,利用固定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压紧效果对经过固定辊2与上压辊3的塑料薄膜进行压紧,进而实现上压辊3对固定辊2上的薄膜进行压延。其中,在上压辊3上设置调节部5,利用调节部5对上压辊3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对固定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间隙L进行调节,该申请中,固定辊2与上压辊3之间的间隙为L,L小于或等于塑料薄膜B的厚度。利用固定辊2与上压辊3对塑料薄膜B的挤压进而形成延伸或延展。参见图1~图4中所示,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辊2、上压辊3,所述支撑座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辊2,利用圆柱形的固定辊2设置在下部保持固定且平稳的安装结构,进而实现固定的支撑与转动效果。支撑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压辊3,固定辊2与上压辊3均采用硬质材料制作,可以采用金属,或者钢体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复合的刚性材料制作,强度较高。支撑座1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部4,利用推动部4固定在支撑座1的顶端,便于安装,同时,利用支撑座1可以加强对推动部4的固定效果。推动部4可以是气缸、油缸,该申请中,推动部4采用电机,进行调节,便于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且精度较高。推动部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5,将调节部5固定在推动部4的下端便于调节部5沿着支撑座1的中间间隙或者中间位置的空隙对上压辊3进行调节,避免上压辊3逃离出支撑座1,结构间稳定性较高。上压辊3的端头固定连接在调节部5上,利用调节部5对上压辊3的端头进行支撑。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7,推动部4为电机,电机与编码器7的外部并联有控制器8。其中,控制器8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也可以是单片机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利用编码器7对推动部4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利用导线将电机、编码器7与控制器8进行并联。通过控制器8对编码器7中的角度信号进行处理,并在控制器8上安装旋转或者调节角度的开关,进而实现对电机转动角度的控制,进而调节电机上的电机轴的旋转角度,通过电机轴的旋转,实现对电机轴上套筒位置的控制。其中,编码器7可以是反馈电机角度值的编码器,进而反馈电机的角度,利用控制器8对电机实现反馈调节。本申请再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辊(2)、上压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辊(2),支撑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压辊(3),支撑座(1)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部(4),推动部(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5),上压辊(3)的端头固定连接在调节部(5)上;所述推动部(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7),推动部(4)为电机,电机与编码器(7)的外部并联有控制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馈控制的薄膜压延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辊(2)、上压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辊(2),支撑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压辊(3),支撑座(1)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动部(4),推动部(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5),上压辊(3)的端头固定连接在调节部(5)上;
所述推动部(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7),推动部(4)为电机,电机与编码器(7)的外部并联有控制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5)的上部固定有导向部(6),导向部(6)包括第一导向部(61)与第二导向部(62),调节部(5)上端的套筒(5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滑套口(511)、右滑套口(512),第一导向部(61)卡接在左滑套口(511)中,第二导向部(62)卡接在右滑套口(5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上压辊(3)中的上压辊轴(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朱胜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龙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