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彦芳专利>正文

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316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为提供一种保护环境卫生、变废为肥的厨余处理设备,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设有投入、输出口的机体、处理部、除臭部及控制部;处理部包括表面布设有机质的底槽、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传动轴杆;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复数拨动板;传动轴杆横设于底槽内;除臭部设有与处理部相通并接设通风管的通风口;控制部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闸门相接的电脑晶片及触控式按键。(*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余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昔日农村物资缺乏,自行饲养家畜风气相当普遍,故包含残羹剩饭等的厨余通常作为家畜饲料,从而尚未造成影响环保的后果。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厨余作为家畜饲料的情形逐渐消失,致使厨余随一般垃圾装袋丢弃,如此,极易为野生猫、狗咬破垃圾供而造成环境污染,亦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环境卫生、变废为肥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本技术包括机体、处理部、除臭部及控制部;机体上端设有具盖体的投入口,其前端下侧适当距离处开设具有闸门的输出口;处理部包括设置于机体内的底槽、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传动轴杆;底槽表面布设有有机质;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复数拨动板;温度控制元件设置于底槽内,传动轴杆横设于底槽内,并由动力源驱动;除臭部设有与处理部相通的通风口,并于通风口处接设有经机体导接至室外的通风管;控制部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闸门相接的电脑晶片及触控式按键;处理部及除臭部设置于机体内,控制部设置于机体上端。其中底槽表面布设的有机质为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为蛋白质脂肪酸、糖及若干微生物菌。底槽略呈长U形。动力源为电机。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的复数拨动板呈预定倾斜角放射状分布。通风管内设有臭氧产生器。由于本技术包括设有具盖体投入口的机体、处理部、除臭部及设于机体上端的控制部;机体前端下侧开设具闸门的输出口;处理部包括设置于机体内表面布设有机质的底槽、设置于底槽内的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由动力源驱动的传动轴杆;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复数拨动板;传动轴杆横设于底槽内;除臭部设有与处理部相通并接设通风管的通风口;控制部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闸门相接的电脑晶片及触控式按键;处理部及除臭部设置于机体内。当将厨余自机体投入口投入机体内时,以控制部启动处理部的动力源,并由动力源带动传动轴杆以正、反方向交替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其上的拨动板随之动作,即可将厨余均匀拨置于底槽内,并与有机质产生生化反应而形成有机肥;于厨余形成有机肥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则经由除臭部除臭、杀菌后排出室外,不影响环境卫生。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再按压控制部的触控式按键,打开闸门开启输出口,同时再次启动动力源,使传动轴杆再次转动,藉由其上拨动板将生成的有机肥由输出口推拨出机体外,不仅可保护环境卫生,而且可变废为肥,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正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机体10、处理部11、除臭部12及控制部13。机体10上端设有具盖体101的投入口102,其前端下侧适当距离处开设具有闸门103的输出口104。处理部11包括设置于机体10内的略呈长U形的底槽111、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113及传动轴杆114。底槽111表面布设有有机质;有机质可为NPK-氮、磷、钾;有机添加物-沸石;活化媒介物-酢糖等。温度控制元件设置于底槽111内,藉由温度控制元件,保持底槽111及其包含范围内的空间维持适合于有机质活化、繁殖的温度。动力源113为电机。传动轴杆114上间隔突设复数呈预定倾斜角放射状分布的拨动板115,传动轴杆114横设于底槽111内,并由为电机的动力源113驱动。除臭部12设有与处理部11相通的通风口121,并于通风口121处接设有通风管122,于通风管122内部适当处设有臭氧产生器。通风管122系经机体10而导接至室外通风处。控制部13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113及闸门103相接的电脑晶片131及触控式按键132。处理部11及除臭部12以相邻状态设置于机体10内,并使控制部13设置于机体10上端。常态时,底槽111内的温度控制元件皆受控制部13操纵而维持底槽111内适合于有机质活化、繁殖的温度。当将厨余自机体10投入口102投入机体10内时,以控制部13启动处理部11的动力源113,并由动力源113带动传动轴杆114以正、反方向交替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其上的拨动板115随之动作,并藉由拨动板115呈预定倾斜角放射状分布,使传动轴杆114转动时,即可将厨余均匀拨置于底槽111内;传动轴杆114转动至预定时间后,停止转动;均匀分布于底槽111的厨余即于底槽111内与有机质产生生化反应而形成有机肥;于厨余形成有机肥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则经由除臭部12内的臭氧产生器除臭、杀菌后排出室外,不影响环境卫生。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再按压控制部13的触控式按键132,打开闸门103,同时再次启动动力源113,使传动轴杆114再次转动,藉由其上拨动板115将生成的有机肥由输出口104推拨出机体10外。即于机体10内部配合BIO(微生物方式),使厨余产生生化反应,以形成为有机肥。当不需使用有机肥,而欲直接将厨余作一完善处理时,亦可将布设于底槽111的有机质更换为蛋白质脂肪酸、糖及若干微生物菌的有机化合物,即可将厨余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及氨气,并经机体10而排出室外,亦可达到处理厨余的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它包括机体;机体上端设有具盖体的投入口,其前端下侧适当距离处开设具有闸门的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内设有处理部及除臭部,其上端设有控制部;处理部包括设置于机体内的底槽、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传动轴杆;底槽表面布设有有机质;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复数拨动板;温度控制元件设置于底槽内,传动轴杆横设于底槽内,并由动力源驱动;除臭部设有与处理部相通的通风口,并于通风口处接设有经机体导接至室外的通风管;控制部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闸门相接的电脑晶片及触控式按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槽表面布设的有机质为有机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为蛋白质脂肪酸、糖及若干微生物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槽略呈长U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的复数拨动板呈预定倾斜角放射状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内设有臭氧产生器。专利摘要一种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为提供一种保护环境卫生、变废为肥的厨余处理设备,提出本技术,它包括设有投入、输出口的机体、处理部、除臭部及控制部;处理部包括表面布设有机质的底槽、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传动轴杆;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复数拨动板;传动轴杆横设于底槽内;除臭部设有与处理部相通并接设通风管的通风口;控制部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闸门相接的电脑晶片及触控式按键。文档编号B09B3/00GK2418972SQ0020558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郑彦芳, 蔡清钦 申请人:郑彦芳, 蔡清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家用多功能厨余处理机,它包括机体;机体上端设有具盖体的投入口,其前端下侧适当距离处开设具有闸门的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内设有处理部及除臭部,其上端设有控制部;处理部包括设置于机体内的底槽、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传动轴杆;底槽表面布设有有机质;传动轴杆上间隔突设复数拨动板;温度控制元件设置于底槽内,传动轴杆横设于底槽内,并由动力源驱动;除臭部设有与处理部相通的通风口,并于通风口处接设有经机体导接至室外的通风管;控制部包括与温度控制元件、动力源及闸门相接的电脑晶片及触控式按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彦芳蔡清钦
申请(专利权)人:郑彦芳蔡清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