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上罩盖及转向柱罩盖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861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及转向柱罩盖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连接件、以及遮挡件,本体、连接件、以及遮挡件一体成型;本体包括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上连接有第一卡扣;连接件是弹性件,遮挡件上与第一容纳槽的槽口连接有第二卡扣。转向柱罩盖总成包括转向柱下罩盖和转向柱上罩盖,转向柱下罩盖上有与第一容纳槽的各个边沿相适配的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的槽口有第一接口,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与第二容纳槽的槽口相对,第一卡扣扣接在第一接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及转向柱罩盖总成,转向柱上罩盖一体成型,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连接方式,减少了模具数量,增加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及转向柱罩盖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柱是汽车转向系统中连接转向器和方向盘的部件,通过转向柱,驾驶员可以将扭矩传递给转向器,带动转向器实现转向。转向管柱上罩盖和转向管柱的下罩盖共同将裸露的转向管柱包裹在内,对转向管柱起到遮挡作用。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向柱上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罩盖包括遮羞件1'、连接件2'、以及罩盖本体3'。其中,遮羞件1'上开设有第一接口,连接件2'上设置有卡扣,罩盖本体3'上设置有第二接口。罩盖本体3'通过将第二接口扣接在卡扣上与连接件2'相连接,同时,遮羞件1'通过将第一接口扣接在卡扣上与连接件2'相连接,罩盖本体3'和遮羞件1'通过连接件2'相连接。上述转向管柱上罩盖为多个零件的装配体,组装过程复杂,而且遮羞件1'、连接件2'、以及罩盖本体3'均需要单独开模,模具数量较多,造成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均较高。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及转向柱罩盖总成,以解决上述问题,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连接方式,减少模具数量,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连接件、以及遮挡件,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遮挡件一体成型;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上连接有用于连接转向柱下罩盖的第一卡扣;所述连接件是弹性件,所述遮挡件能够围绕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连接件的交界线弯曲以遮挡转向柱,所述遮挡件上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位于同一侧的表面上连接有用于连接仪表框的第二卡扣。如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上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孔,用于使所述转向柱的末端通过所述限位孔穿出所述第一容纳槽后与方向盘相连接。如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如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由弹性橡胶体注塑成型。如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优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遮挡件均由塑料注塑成型。如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均匀分布。如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优选地:所述遮挡件设置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卡扣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遮挡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柱罩盖总成,包括转向柱下罩盖和以上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所述转向柱下罩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各个边沿相适配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扣扣接在所述第一接口中。如上所述的转向柱罩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各个槽壁之间圆弧过渡连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及转向柱罩盖总成,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转向柱上罩盖一体成型,在实现对转向柱进行有效遮挡和防护的基础上,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连接方式,减少了模具数量,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向柱上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中遮挡件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中遮挡件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1、连接件2、以及遮挡件3。所述本体1、所述连接件2、以及所述遮挡件3一体成型;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容纳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口上连接有用于连接转向柱下罩盖的第一卡扣12;所述连接件2是弹性件,所述遮挡件3能够围绕所述遮挡件3与所述连接件2的交界线弯曲以遮挡转向柱,所述遮挡件3上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口位于同一侧的表面上连接有用于连接仪表框的第二卡扣31。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本体1和遮挡件3首先由硬质材料制成,连接件2由软质材料制成,本体1、连接件2和遮挡件3在一个模具内经二次注塑后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多个模具开模的转向柱上罩盖,大幅降低了模具数量,简化了零件数量和连接方式,降低了人工成本。第一容纳槽11为转向柱穿设过转向柱上罩盖提供充足空间,第一容纳槽11的槽口设置的第一卡扣12用于将转向柱上罩盖和转向柱下罩盖进行连接,进而将转向柱包覆在其中,实现对转向柱遮挡和罩设的技术效果。连接件2可以是弹性橡胶制成的弹性件,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或折叠,进而带动与之相连接的遮挡件3进行翻折或弯折。转向柱上罩盖连接在车身时,遮挡件3翻折后,设置在遮挡件3上的第二卡扣31将翻折后的遮挡件3连接在位于转向柱上方的仪表框上(此处的上方指转向柱上罩盖安装在驾驶舱后,第一容纳槽11的槽口指向第一容纳槽11的槽底的方向),对转向柱进行遮挡的同时对转向柱上罩盖进行定位和固定。本技术提供的转向柱上罩盖,通过一体成型,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连接方式,减少了模具数量,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11上远离所述连接件2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孔13,用于使所述转向柱的末端通过所述限位孔13穿出所述第一容纳槽11后与方向盘相连接。转向柱固定在车身上,末端延伸至驾驶舱内,转向柱上罩盖罩设在转向柱的上方时(此处的上方指转向柱上罩盖安装在驾驶舱后,第一容纳槽11的槽口指向第一容纳槽11的槽底的方向),转向柱的主体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1内,转向柱的末端通过限位孔13延伸至转向柱上罩盖的外部后与方向盘相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底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壁之间圆弧过渡连接。首先,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减少第一容纳槽11的槽壁和槽底连接处的应力。其次,转向柱的末端设置有圆弧结构,上述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地使转向柱上罩盖贴合在转向柱上。最后,圆弧过渡的流线设计有利于提高驾驶员在触摸到转向柱上罩盖时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2由弹性橡胶体注塑成型。连接件2设置成由弹性橡胶材料注塑成型,可使连接件2具有充足的弹性,保证遮挡件3可以沿着与连接件2交界处进行翻折。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本体1与所述遮挡件3均由塑料注塑成型。塑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便于本体1和遮挡件3的注塑成型。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扣12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扣12沿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口均匀分布。第一卡扣12用于与转向柱下罩盖上的第一接口相扣接,以使转向柱上罩盖和转向柱下罩盖扣接后稳定连接,将转向柱的主体结构包覆在其中。第一卡扣12的数量设置成多个并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转向柱下罩盖和转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连接件、以及遮挡件,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遮挡件一体成型;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上连接有用于连接转向柱下罩盖的第一卡扣;所述连接件是弹性件,所述遮挡件能够围绕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连接件的交界线弯曲以遮挡转向柱,所述遮挡件上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位于同一侧的表面上连接有用于连接仪表框的第二卡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柱上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连接件、以及遮挡件,所述本体、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遮挡件一体成型;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上连接有用于连接转向柱下罩盖的第一卡扣;所述连接件是弹性件,所述遮挡件能够围绕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连接件的交界线弯曲以遮挡转向柱,所述遮挡件上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位于同一侧的表面上连接有用于连接仪表框的第二卡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上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孔,用于使所述转向柱的末端通过所述限位孔穿出所述第一容纳槽后与方向盘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圆弧过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上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弹性橡胶体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以国李盛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