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压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459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压紧机构,包括基座、驱动部、两个压紧力传递部以及两个卡爪部,驱动部包括扳手、椭圆凸轮,扳手带动椭圆凸轮转动;两个压紧力传递部设置在底板的下端面并位于驱动部的两端,每个压紧力传递部包括轴承、滑动块以及直线导轨,轴承设置在滑动块靠近椭圆凸轮的一端,轴承与椭圆凸轮相切,滑动块通过直线导轨与底板连接;卡爪部位于底板的两端,每个卡爪部包括卡爪固定块、卡爪,卡爪通过轴与卡爪固定块的中部转动连接,卡爪与卡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轴的上方,卡爪的下端与滑动块远离椭圆凸轮的一端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作用扳手使得椭圆凸轮转动,带动两端的滑动块左右滑动,实现卡爪的压紧与松开,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凸轮压紧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焊接夹具中,其两侧压紧力的传递通过螺杆上的外六角螺套受外力旋转,使顶升块上升下降,顶升块与左右推力块通过连杆相连接,左右推力块各自受力向左右运动,对两侧压紧块产生推力,使其产生压紧转矩,达到压紧产品的目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现有夹具,每次拆装产品均需要利用扳手顺逆时针旋转外六角螺套,以压紧和松开产品,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夹具结构、减少产品压紧、松开时间并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凸轮压紧机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凸轮压紧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驱动部、两个压紧力传递部以及两个卡爪部,所述驱动部位于基座与底板之间,所述驱动部设置在基座上,包括扳手、椭圆凸轮,所述椭圆凸轮与基座平行且能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扳手带动椭圆凸轮转动;所述两个压紧力传递部位于基座与底板之间,所述两个压紧力传递部设置在底板的下端面并位于驱动部的两端,每个所述压紧力传递部包括轴承、滑动块以及直线导轨,两个滑动块的延伸方向重合且均能左右滑动,所述轴承设置在滑动块靠近椭圆凸轮的一端,所述轴承与椭圆凸轮相切,所述滑动块通过直线导轨与底板连接;所述卡爪部位于底板的两端,每个所述卡爪部包括卡爪固定块、卡爪,所述卡爪通过轴与卡爪固定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卡爪与卡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轴的上方,所述卡爪的下端与滑动块远离椭圆凸轮的一端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部、两个压紧力传递部以及两个卡爪部的相互配合,操作人员通过作用扳手,使得椭圆凸轮转动,转动的椭圆凸轮带动两端的滑动块左右滑动,最终实现卡爪与卡爪固定座之间发生转动,继而实现压紧或松开,椭圆凸轮只需转动九十度即可带动两个卡爪部锁紧产品,与原来螺套需旋转十几圈相比,大大减少了锁紧时间;本申请操作简便,减少了产品压紧及松开的耗时,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驱动部还包括主动轮,所述扳手插设在主动轮的外侧壁上,所述椭圆凸轮位于主动轮的上方且两者的中心轴重合,所述椭圆凸轮与主动轮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处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垂直设置在基座上,所述主动轮能绕固定轴转动。操作者通过转动扳手转动主动轮,主动轮再通过螺栓将扭矩传递给椭圆凸轮,使其转动,扳手设置在主动轮上,不影响椭圆凸轮与轴承的配合关系。优选地,所述固定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椭圆凸轮,能保证椭圆凸轮平稳的转动。优选地,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扳手的端部形状匹配,扳手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插槽插设。优选地,所述轴承通过轴承支撑块设置在滑动块靠近椭圆凸轮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卡爪固定块与卡爪相对的端面上各均设置有弹簧固定槽,保证弹簧安装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将底板拆卸掉后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其中一种角度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压紧力传递部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施例卡爪部的结构图。图中:10-基座;11-底板;20-驱动部;21-扳手;22-椭圆凸轮;23-主动轮;24-螺栓;25-固定轴;26-插槽;30-压紧力传递部;31-轴承;32-滑动块;33-直线导轨;34-轴承支撑块;40-卡爪部;41-卡爪固定块;42-卡爪;43-弹簧;44-弹簧固定槽;45-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凸轮压紧机构,包括基座10、驱动部20、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以及两个卡爪部40。如图1、2所示,基座10上方设置有底板11,底板11上用以放置待焊接的产品,产品的压紧则由驱动部20驱动通过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传递至卡爪部40,卡爪部40压紧产品。其中,如图3、4所示,压紧机构包括驱动部20、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以及两个卡爪部40,驱动部20、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均位于底板11与基座10之间,其中驱动部20则设置在基座10上,驱动部20包括扳手21、椭圆凸轮22以及主动轮23,椭圆凸轮22、主动轮23分别与基座10平行且能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椭圆凸轮22位于主动轮23的上方且两者的中心轴重合,椭圆凸轮22与主动轮23通过螺栓24连接固定,扳手21插设在主动轮23的外侧壁上,主动轮23的中心轴处设置有固定轴25,固定轴25的上端穿过椭圆凸轮22,固定轴25固定设置在基座10上且与其垂直,椭圆凸轮22、主动轮23均能绕固定轴25转动,主动轮2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插槽26,插槽26的形状与扳手21的端部形状匹配,可供操作人员选择插入哪个插槽26较为方便。如图5所示,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同样位于基座10与底板11之间,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设置在底板11的下端面并位于驱动部20的两端,每个压紧力传递部30包括轴承31、滑动块32以及直线导轨33,两个滑动块32的延伸方向重合且均能左右滑动,轴承31通过轴承支撑块34设置在滑动块32靠近椭圆凸轮22的一端,轴承31与椭圆凸轮22相切,轴承31可降低椭圆凸轮22与滑动块32之间的磨损,可延长使用寿命。滑动块32通过直线导轨33与底板11连接,具体的,直线导轨33由配套的导轨33a与滑块33b构成,滑块33b固定在滑动块32的上端面,导轨33a设置在滑块33b的上端面,导轨33a与滑块33b两者之间能产生相对滑动,导轨33a与底板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卡爪部40位于底板11的两端,每个卡爪部40包括卡爪固定块41、卡爪42,卡爪42通过轴45与卡爪固定块41的中部转动连接,卡爪42呈L型,卡爪42与卡爪固定块41之间设置有弹簧43,为了便于固定弹簧43,在卡爪固定块41与卡爪42相对的端面上各均设置有弹簧固定槽44,弹簧43位于轴45的上方,卡爪42的下端与滑动块32远离椭圆凸轮22的一端接触。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卡爪42未压紧底板11上的产品时,即卡爪42呈松开状态时,如图2所示,椭圆凸轮22的最长直径与滑动块32的滑动方向垂直,弹簧43的弹性迫使卡爪42与卡爪固定块41转动至卡爪42的长边与固定块41的上端面呈钝角的状态;当卡爪42要压紧产品时,转动扳手21逆时针/顺时针90°,主动轮23通过四个螺栓24带动椭圆凸轮22随之转动90°,椭圆凸轮22的最长直径的两端迫使两个滑动块32均向外移动,由于底板11与滑动块32之间通过直线导轨33连接,所以滑动块32的移动不会影响底板11原先的位置,两个向外移动的滑动块32(左端的滑动块32向左移动,右端的滑动块32向右移动)作用与其对应的卡爪42的下端绕轴45向外转动,相应的,卡爪42的上端绕轴45向内转动,继而使得原本卡爪42的长边与固定块41的上端面呈钝角的状态向直角状态转动,直至压紧产品,弹簧43呈受压缩状态。通过驱动部20与压紧力传递部30以及卡爪部40的配合,以实现产品的压紧及松开。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压紧机构,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方设置有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驱动部(20)、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以及两个卡爪部(40),所述驱动部(20)位于基座(10)与底板(11)之间,所述驱动部(20)设置在基座(10)上,包括扳手(21)、椭圆凸轮(22),所述椭圆凸轮(22)与基座(10)平行且能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扳手(21)带动椭圆凸轮(22)转动;所述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位于基座(10)与底板(11)之间,所述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设置在底板(11)的下端面并位于驱动部(20)的两端,每个所述压紧力传递部(30)包括轴承(31)、滑动块(32)以及直线导轨(33),两个滑动块(32)的延伸方向重合且均能左右滑动,所述轴承(31)设置在滑动块(32)靠近椭圆凸轮(22)的一端,所述轴承(31)与椭圆凸轮(22)相切,所述滑动块(32)通过直线导轨(33)与底板(11)连接;所述卡爪部(40)位于底板(11)的两端,每个所述卡爪部(40)包括卡爪固定块(41)、卡爪(42),所述卡爪(42)通过轴(45)与卡爪固定块(4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卡爪(42)与卡爪固定块(41)之间设置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位于轴(45)的上方,所述卡爪(42)的下端与滑动块(32)远离椭圆凸轮(22)的一端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压紧机构,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方设置有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驱动部(20)、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以及两个卡爪部(40),所述驱动部(20)位于基座(10)与底板(11)之间,所述驱动部(20)设置在基座(10)上,包括扳手(21)、椭圆凸轮(22),所述椭圆凸轮(22)与基座(10)平行且能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扳手(21)带动椭圆凸轮(22)转动;所述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位于基座(10)与底板(11)之间,所述两个压紧力传递部(30)设置在底板(11)的下端面并位于驱动部(20)的两端,每个所述压紧力传递部(30)包括轴承(31)、滑动块(32)以及直线导轨(33),两个滑动块(32)的延伸方向重合且均能左右滑动,所述轴承(31)设置在滑动块(32)靠近椭圆凸轮(22)的一端,所述轴承(31)与椭圆凸轮(22)相切,所述滑动块(32)通过直线导轨(33)与底板(11)连接;所述卡爪部(40)位于底板(11)的两端,每个所述卡爪部(40)包括卡爪固定块(41)、卡爪(42),所述卡爪(42)通过轴(45)与卡爪固定块(4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卡爪(42)与卡爪固定块(4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维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