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包括:冷凝罐,冷凝罐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尾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尾气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与冷凝罐连通,用于在冷凝罐内产生负压以使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输送管进入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能够使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进入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被液化成液态油并漂浮在冷凝液上方,通过将液态油回收即可提高液态油的回收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油气冷凝装置无法将裂解反应后的塑料或橡胶油气完全冷凝液化,液态油回收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和橡胶废品,塑料和橡胶废品化学性质稳定,如果不作处理,对环境会有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另外,塑料和橡胶废品回收利用价值也比较高。一般在垃圾处理时,都会将塑料和橡胶废品从生活垃圾中筛选出来单独进行裂解处理以生成高温油气,再将高温油气通过油气冷凝装置冷却后形成液态油进行回收。然而部分油气在经过油气冷凝装置时无法冷凝液化,一般会将这部分油气直接输送至燃烧系统燃烧,形成无害气体排放。该方式虽然能够满足环保的要求,但是液态油的回收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油气冷凝装置无法将裂解反应后的塑料或橡胶油气完全冷凝液化,液态油回收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包括:冷凝罐,冷凝罐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尾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尾气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与冷凝罐连通,用于在冷凝罐内产生负压以使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输送管进入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进一步地,尾气输送管与油气冷凝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负压发生装置为离心风机。进一步地,离心风机的进气管与冷凝罐连通,离心风机的排气管与燃烧系统连通。进一步地,冷凝罐的下部具有第一法兰接口,第一法兰接口通过第一法兰板可拆卸地密封。进一步地,尾气油分收集装置还包括:油分收集罐,油分收集罐通过连通管与冷凝罐连通。进一步地,连通管与冷凝罐连通的一端的开口高于冷凝罐内的冷凝液的液面。进一步地,油分收集罐的下部具有第二法兰接口,第二法兰接口通过第二法兰板可拆卸地密封。进一步地,尾气输送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冷凝罐、尾气输送管和负压发生装置,冷凝罐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尾气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与冷凝罐连通,用于在冷凝罐内产生负压以使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输送管进入冷凝罐内的冷凝液中,油气进入冷凝液中被液化成液态油并漂浮在冷凝液上方,通过将液态油回收即可提高液态油的回收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油气冷凝装置无法将裂解反应后的塑料或橡胶油气完全冷凝液化,液态油回收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冷凝罐;11、第一法兰接口;20、尾气输送管;30、负压发生装置;31、进气管;32、排气管;40、油分收集罐;41、第二法兰接口;50、连通管;6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冷凝罐10、尾气输送管20和负压发生装置30,冷凝罐10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20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尾气输送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30与冷凝罐10连通,用于在冷凝罐10内产生负压以使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输送管20进入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冷凝罐10、尾气输送管20和负压发生装置30,冷凝罐10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20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尾气输送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30与冷凝罐10连通,用于在冷凝罐10内产生负压以使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输送管20进入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油气进入冷凝液中被液化成液态油并漂浮在冷凝液上方,通过将液态油回收即可提高液态油的回收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油气冷凝装置无法将裂解反应后的塑料或橡胶油气完全冷凝液化,液态油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具体实施时,尾气输送管20与油气冷凝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在正常工作之前,尾气输送管20与输液泵连通,通过输液泵将冷凝液输送至冷凝罐10内,可选地,冷凝液采用冷水即可。冷凝液输送完毕后,再将尾气输送管20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由于尾气输送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冷凝罐10在常压情况下,油气冷凝装置中的油气无法进入冷凝液中,油气被密封在尾气输送管20内。正常工作时,启动负压发生装置30,可选地,负压发生装置30为离心风机,如图2所示,离心风机的进气管31与冷凝罐10连通,离心风机的排气管32与燃烧系统连通。离心风机启动后在冷凝罐10内产生持续的负压,油气冷凝装置中尚未被冷凝的油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尾气输送管20进入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部分油气在冷凝液中被液化形成液态油,由于液态油的密度较小,因此,液化后的液态油漂浮在冷凝液的表面上。通过其他设备将液态油回收即可。油气中未被冷凝液液化的油气从冷凝液中逸出,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沿离心风机的排气管32被输送至燃烧系统燃烧后直接排放,经过燃烧后的尾气无有害气体成分,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冷凝罐10中的冷凝液在长时间工作后,温度会逐渐升高,对油气的液化能力逐渐减小,因此,为了能够便于及时更换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可选地,在冷凝罐1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接口11,第一法兰接口11通过第一法兰板可拆卸地密封,在正常工作时,第一法兰板将第一法兰接口11密封,需要更换冷凝液时将第一法兰板打开即可将冷凝液排出进行更换。为了便于将漂浮在冷凝液表面的液态油进行回收,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还设置有油分收集罐40,油分收集罐40通过连通管50与冷凝罐10连通。如图1所示,连通管50与冷凝罐10连通的一端的开口高于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的液面,从而防止冷凝液通过连通管50进入油分收集罐40内,在开始向冷凝罐10内注入冷凝液时需要注意冷凝液的液面不能高于连通管50的位置。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随着油气的不断液化,漂浮在冷凝液表面的液态油的液面逐渐升高,当液态油的液面高于连通管50的位置时,液态油通过连通管50进入油分收集罐40内,从而将液态油回收。为了便于在油分收集罐40内收集的液态油装满时及时将液态油放出,可选地,在油分收集罐40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法兰接口41,在正常工作时,第二法兰接口41通过第二法兰板可拆卸地密封,当油分收集罐40中的液态油装满时,打开第二法兰板即可将液态油及时排出。为了方便在更换冷凝液时采用容器将第一法兰接口11排出的冷凝液回收,或者在回收液态油时采用容器将第二法兰接口41排出的液态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罐(10),所述冷凝罐(10)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20),所述尾气输送管(20)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所述尾气输送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30),与所述冷凝罐(10)连通,用于在所述冷凝罐(10)内产生负压以使所述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输送管(20)进入所述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罐(10),所述冷凝罐(10)内积存有冷凝液;尾气输送管(20),所述尾气输送管(20)的一端与油气冷凝装置连通,所述尾气输送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负压发生装置(30),与所述冷凝罐(10)连通,用于在所述冷凝罐(10)内产生负压以使所述油气冷凝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输送管(20)进入所述冷凝罐(10)内的冷凝液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输送管(20)与所述油气冷凝装置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0)为离心风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油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风机的进气管(31)与所述冷凝罐(10)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排气管(3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银军,
申请(专利权)人:渭南艾利斯环艺洲际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