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月媚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1817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它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特征是:所述的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溪虾肉、假死柴叶、水半夏和红糖以3∶2∶2∶1比例捣碎的药绒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是把具有活血破瘀、通络消肿和攻结杀疽功效的药绒块粘贴在巴布剂2上,使药绒块中的药效直攻病灶,使之消祛瘀结、软化肿胀,然后散除毒邪和修复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生“虾”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用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温州民间有一种病叫生“虾”,它是一种长在小拇指和小脚趾上的外科疾病(长在其他手指或脚趾上的不属于生“虾”)。该病的起因是由火毒阻滞在小手指或小脚趾的关节背上,由于手指或脚趾的脂肪和纤维组织受到毒邪的壅滞而发生肿胀的炎症,然后发生为一种焮热和肿硬的疼痛,最后致使内压升高而有可能发生为骨节炎,或者没有及时治疗而致使小手指终身弯曲与小脚趾上的角质增生、走路疼痛等后遗症,正因为会留下这弯曲的像虾一样的形状,所以民间把它称之为“虾”,其实它是属于“痈疽”的范畴。如果单用内服药物是很难治愈的,采用外敷药也要适症而治才能药到病除。本人根据家传验方的治疗经验,把民间药外敷在患处,使药效“直攻病灶”,然后快速软化肿胀、消除疼痛和治疗病根的所在,从而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取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在患“虾”的病人虽然很少,为了发掘民间医药文化,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治疗生“虾”的民间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是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以便于生“虾”患者的方便包敷和达到治疗为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特征是:所述的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溪虾肉、假死柴叶、水半夏和红糖以3∶2∶2∶1比例捣碎的药绒块。所述的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制备工序:(1)先取假死柴叶和水半夏置石臼内捣碎,然后再把鲜溪虾肉和红糖放入石臼内捣制成药绒块,备用;(2)剪取一片油纸粘贴在巴布剂2上,接着把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绒块放置在油纸上,并把药绒块打压成0.5cm厚的药饼,然后掀去预设在巴布剂2周围的预设纸3,最后连同药绒块一起包在小手指或小脚趾上,并用缠绕带1的另一端来多层缠绕与用粘贴布4来固定,24小时后更换,更换时再依上述制备方法外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结构和工序可知,把具有活血破瘀、通络消肿和攻结杀疽功效的药绒块粘贴在巴布剂2上,使药绒块中的药效直攻病灶,使之消祛瘀结、软化肿胀,然后散除毒邪和修复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生“虾”的目的。生“虾”的患者一般连续包敷3-5天就痊愈。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纸张的关系,附图中缠绕带1的长度用虚线点来代示缩短)。具体实施方如图所示,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中,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溪虾肉、假死柴叶、水半夏和红糖以3∶2∶2∶1比例捣碎的药绒块。在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制备工序:(1)先取假死柴叶和水半夏置石臼内捣碎,然后再把鲜溪虾肉和红糖放入石臼内捣制成药绒块,备用;(2)剪取一片油纸粘贴在巴布剂2上,接着把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绒块放置在油纸上,并把药绒块打压成0.5cm厚的药饼,然后掀去预设在巴布剂2周围的预设纸3,最后连同药绒块一起包在小手指或小脚趾上,并用缠绕带1的另一端来多层缠绕与用粘贴布4来固定,24小时后更换,更换时再依上述制备方法外敷。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1)溪虾,又叫青虾,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壮阳、通乳、托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阳痿、乳汁不下、丹毒、痈疽和臁疮等;《本草纲目》称:“捣膏,傅虫疽;治疗鳖癥疼痛;血风臁疮,生虾、黄丹捣和贴之”;《食物宜忌》:“去疣去癣”。(2)假死柴叶,别名牛筋树和野胡椒等,该树叶到冬天呈干枯状但又不凋谢而得名,具有温中散寒、破气化滞、祛风消肿、攻毒散结和止痛通窍的功效;民间常该树叶咀嚼后外敷在疔疮肿毒上,第二天就消肿止痛、软化红肿的作用。(3)水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解毒消肿和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螫伤和外伤出血等;民间常与烧酒一起来治疗疔疮肿毒。(4)红糖,即甘蔗糖,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暖肝祛寒、活血化淤的功效;在本专利技术中是为药引子使用,据民间传闻,“虾”内有一种疽病菌,采用鲜虾肉的美味和红糖的甜味来引诱病菌出来“吃”,然后在“美味”内藏有毒药水半夏,最后把所有的疽病菌杀死。(6)由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中是把所具有活血破瘀、通络消肿和攻结杀疽功效的药绒块粘贴在巴布剂2上(巴布剂2设置在缠绕带1的一端),并且与缠绕带1一起来包敷于患处,使药绒块中的药效直攻病灶,使之消祛瘀结、软化肿胀,然后使患处组织变软、变皱,最后散除所壅聚的毒邪和修复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生“虾”的目的。在实施例,缠绕带1由棉纱布料制成,整条缠绕带1的长度在10-15cm之间,宽度在4-5cm之间;巴布剂2熨注在缠绕带1的一端,该巴布剂2的中间部分有利于粘贴住油纸;该巴布剂2上预设有一张用于防止巴布剂与缠绕带1面料粘连的预设纸,该预设纸是事先粘贴在巴布剂2的表面上的,使用时割掉中间部分的预设纸,即露出了一块放置药绒块的巴布剂2及剩下的一圈预设纸3;该预设纸3也是用于临时设置的,即方便粘贴油纸和药绒块;如果不设置一圈预设纸3,在粘贴油纸时就会出现放置不平整或沾粘在操作者的手上;油纸和药绒块的大小与长短由所使用部位的大概面积而定;如果患者小手指或小脚趾较小(肿胀不大),多余的巴布剂2就与缠绕带1一起缠绕在外层使用。在实施例,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患病期间要禁忌食用猪油、酒、辛辣和鸡、鹅、羊、牛肉及海鲜等易复发的食物;注意:本专利技术只作用于生“虾”病症刚开始阶段的治疗,也可用于辅助治疗小拇与小脚趾所生的痈疽病症,以及小脚趾上的硬角质增生,但对于已经成为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用本专利技术中的药泥块;另,本药泥块中的水半夏有少量的毒性,孕妇禁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特征是:所述的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溪虾肉、假死柴叶、水半夏和红糖以3∶2∶2∶1比例捣碎的药绒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
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
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特征是:所述的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
溪虾肉、假死柴叶、水半夏和红糖以3∶2∶2∶1比例捣碎的药绒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生“虾”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药物组方及制备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媚
申请(专利权)人:张月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