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64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靠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第一配向膜、设置在第一基板远离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第一配向膜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和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第一透明电极层在非有效显示区域至少部分为镂空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显示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显示面板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BPS(Blackphotospacer,黑色支撑部)技术是一种使用黑色PS的技术。由于PS材料改用黑色,可以起到遮光作用,所以可以把BM(blackmatrix)的功能和PS的功能整合到一起。这种情况下BPS就可以同时取代原有技术的BM和PS。从而节省了一道的制程,设备,材料,大大的节省成本。BPS技术可以使用在液晶显示技术中,尤其是中尺寸和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BPS材料由于同时兼有BM和PS的功能,BPS材料的单位厚度OD(opticaldensity)值不如原来的BM。LCD的周边设计必须以BPS材料来遮光,由于BPS材料的OD值不足,在LCD灰阶为0灰阶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周边漏光的情况产生,从而使得对比度降低。为了弥补周边BPS材料OD值的不足,会让液晶和偏光片共同作用来帮助遮光。原理如下,在VA显示模式下,上下偏光片为正交结构,如果液晶分子长轴垂直于玻璃基板排列。光从下偏光片进入后,变成偏振光,液晶分子对于进入的偏振光不会改变其偏振方向。而上偏光片的能够透过的偏振光方向和下偏光板垂直,既和入射的偏振光偏振方向垂直,所以无法通过。如果要让液晶分子达到长轴垂直于玻璃基板的目的,那么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有PI配向膜的存在,对液晶进行配向。第二个是上下基板的电位差为0。第二个条件只需要把配向膜涂布到框胶即可。第二个条件在有效显示区域可以满足,但是由于所有的信号都通过金属线从非有效显示区域向像素传递,不同电压的信号较多,容易和上基板形成压差,迫使液晶转动,所以非有效显示区域容易有漏光的现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能够避免在零灰阶下非有效显示区域漏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靠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第一配向膜、设置在第一基板远离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第一配向膜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和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第一透明电极层在非有效显示区域至少部分为镂空设置。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层在非有效显示区域仅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部,其余部分为镂空设置。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支撑件,至少部分的支撑件为遮光材质。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胶框,胶框位于液晶层的四周且用于将液晶层封装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第一基板为彩色滤光片基板,第二基板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其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靠近液晶层的表面上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的第二配向膜、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液晶层的表面的第二偏光片。其中,第二偏光片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第二配向膜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和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上金属层、设置在金属层上的钝化层以及设置在钝化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通过设置在钝化层上的过孔与金属层导通。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层进一步包括在有效显示区域的主体部和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信号接入部,连接部为长条状,连接部连接在主体部与对应的外部信号接入部之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为上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靠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第一配向膜、设置在第一基板远离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第一配向膜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和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第一透明电极层在非有效显示区域至少部分为镂空设置,使得在零灰阶下非有效显示区域的信号走线不会在垂直面板方向产生压差,不会使液晶分子偏转,能够避免在零灰阶下非有效显示区域漏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基板上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沿如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沿如图1中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基板上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沿如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沿如图1中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夹持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设置在第一基板11靠近液晶层13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4、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14上的第一配向膜15、设置在第一基板11远离液晶层13的表面上的第一偏光片16。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为主体部142设置的区域,结合图1参见图2,第一偏光片16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第一偏光片16的边缘在显示面板的板面方向上超出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即超出主体部142的边缘,第一配向膜15覆盖有效显示区域和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即覆盖整个显示面板,第一透明电极层14在非有效显示区域至少部分为镂空设置。优选地,第一透明电极层14在非有效显示区域仅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部141,其余部分为镂空设置。更为优选地,第一透明电极层14进一步包括在有效显示区域的主体部142和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的外部信号接入部143,连接部141为长条状,连接部141连接在主体部142与对应的外部信号接入部143之间。信号接入部143用于连接外部信号,例如接入的外部信号是用于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压信号。连接部141的数量与信号接入部143的数量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主体部142为矩形,连接部141和信号接入部143的数量为6个,每一个连接部141由垂直于矩形的主体部142长边的方向延伸至对应的信号接入部143。优选地,主体部142的相对的两长边上每个长边延伸出三个连接部141,且从同一长边延伸出的三个连接部141之间的间距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第一透明电极层14的图案设置。优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多个支撑件17,至少部分支撑件17为遮光材质。即支撑件17既起到支撑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作用,也起到遮光的作用。在一种情况下,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的支撑件17为遮光材质,位于有效显示区域的支撑件17为透明材质。优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胶框18,胶框18位于液晶层13的四周且用于将液晶层13封装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如图所示,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液晶层13所在区域的面积,第一偏光片16的边缘在胶框18所在区域。优选地,第一基板11为彩色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第一配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一配向膜覆盖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和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在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至少部分为镂空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第一配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上的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一配向膜覆盖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和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在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至少部分为镂空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在所述非有效显示区域仅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部,其余部分为镂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支撑件,至少部分的所述支撑件为遮光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胶框,所述胶框位于所述液晶层的四周且用于将所述液晶层封装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岩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