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包括热敏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的引脚焊接的导线,通过一体注塑将所述热敏电阻与导线包裹在内的壳体,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导线自壳体的后端引出。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检测汽车空调蒸发器的温度,并由导线将温度信号传递给车载控制系统,实现测量及时且准确的目的,同时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壳体将所述热敏电阻与导线包裹在内,不仅提高了传感器整体的密封性能,延长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还简化了生产工艺,适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内外同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又面临着现阶段国内外车厂每年对成本逐步严格控制的趋势和压力,开发出一款既能快速而准确的测量汽车蒸发器的芯体温度又能节约成本的传感器,势在必行。传统的同类型产品都是将热敏电阻经焊接导线后,先后经过灌封,固化,老化,剥线,压端子,穿护套等多重工序,工序复杂,且对护套和端子的结构进行组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简单,且能够保证传感器整体的密封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的引脚焊接的导线,通过一体注塑将所述热敏电阻与导线包裹在内的壳体;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导线自壳体的后端引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保护部,所述保护部设有一过流口,所述热敏电阻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过流口内。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的两端通过铜带分别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至少有一根导线包覆有绝缘材料。优选的,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在导线与铜带连接的部分。优选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直径大于本体直径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装有一柔性密封件。优选的,所述抵接部径向向外延伸出一卡套部,所述卡套部向壳体前端延伸,并在其自由端形成一卡套端,所述卡套端的宽度大于卡套部本体宽度。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两侧面设置为摩擦面。优选的,所述抵接部相对壳体前端的一侧设有沿壳体本体对称设有弹性扩张部,所述扩张部与抵接部之间具有一对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弹性扩张部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壳体本体之间的角度朝向壳体后端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检测汽车空调蒸发器的温度,并由导线将温度信号传递给车载控制系统,实现测量及时且准确的目的,同时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壳体将所述热敏电阻与导线包裹在内,不仅提高了传感器整体的密封性能,延长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还简化了生产工艺,适于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热敏电阻与导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10;与所述热敏电阻10的引脚焊接的导线20;通过一体注塑将所述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包裹在内的壳体30;其中,所述热敏电阻10的感应部11曝露设置在所述壳体30的前端,所述导线20自壳体30的后端引出。优选的,本技术所述热敏电阻10选用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与导线20焊接连为一体。具体的,为保证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之间的连接紧固性,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热敏电阻10的两端通过铜带12分别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铜带不仅能够实现电性连接,还能够将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为避免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之间发生接触短路,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至少有一根导线20包覆有绝缘材料21,所述绝缘材料21设置在导线20与铜带连接的部分。如图1、图2所示,所述壳体30的本体将所述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包裹在内,所述壳体30的前端设有保护部31,所述保护部31设有一过流口301,所述热敏电阻10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过流口301内,当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内,所述过流口301相对汽车空调蒸发器设置,所述汽车空调蒸发器的热气流自过流口301穿过,从而热敏电阻10的感应部能够准确采集到汽车空调蒸发器的温度。如图2和图3所示,靠近所述壳体30的后端设有直径大于本体直径的抵接部32,所述抵接部32用于控制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深度,使所述过流口能够恰好与汽车空调蒸发器相对设置。所述抵接部32上设有一环形凹槽321,所述环形凹槽321内套装有一柔性密封件40,用于对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进行密封设置。同时,所述抵接部32上设有一卡套部322,具体的,所述抵接部32径向向外延伸出一卡套部322,所述卡套部322向壳体30前端延伸,并在其自由端形成一卡套端,所述卡套端的宽度大于卡套部322本体宽度,所述汽车车体上相对所述卡套部322设有相应的卡套槽,通过卡套部322与卡套槽的配合,从而使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卡设在汽车车体上。所述抵接部32相对壳体30前端的一侧设有沿壳体30本体对称设有弹性扩张部323,所述扩张部323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壳体30本体之间的角度朝向壳体30后端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扩张部323与抵接部32之间具有一对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槽324。当将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车体上时,所述安装孔将弹性扩张部323向内低压变形,当抵接部32与安装板相抵接时,所述安装板落入所述限位槽324中,且所述扩张部323在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对安装板的另一侧进行限位,从而保证蒸发器温度传感器不会自车体上掉落。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30的后端设有手持部33,为了便于卡扣施力,所述手持部33设置为矩形片状体,所述矩形片状体的两侧面设置为摩擦面。本技术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10检测汽车空调蒸发器的温度,并由导线20将温度信号传递给车载控制系统,实现测量及时且准确的目的,同时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壳体30将所述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包裹在内,不仅提高了传感器整体的密封性能,延长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还简化了生产工艺,适于广泛应用。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7/3/30/201621011035.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10),与所述热敏电阻(10)的引脚焊接的导线(20),通过一体注塑将所述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包裹在内的壳体(30);其中,所述热敏电阻(10)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壳体(30)的前端,所述导线(20)自壳体(30)的后端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10),与所述热敏电阻(10)的引脚焊接的导线(20),通过一体注塑将所述热敏电阻(10)与导线(20)包裹在内的壳体(30);其中,所述热敏电阻(10)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壳体(30)的前端,所述导线(20)自壳体(30)的后端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的前端设有保护部(31),所述保护部(31)设有一过流口(301),所述热敏电阻(10)的感应部曝露设置在所述过流口(30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10)的两端通过铜带分别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至少有一根导线(20)包覆有绝缘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在导线(20)与铜带连接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梅,张先锋,李鄂胜,郑海法,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