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0653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固定轴与调节杆中部的通孔形成转动副,所述调节杆一端设置有步进输送吸管的送管轮,所述吸管运送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下膜的下膜轮,所述吸管运送方向的上方设置有输送上膜的上膜轮,所述吸管运送方向上设置有封合吸管、下膜、上膜的热合装置,所述热合装置入料端设置有检测用红外传感器,所述Ⅱ号出料轮外侧设置有检测用激光传感器,所述下膜轮的外壁与带下辅助导轮的下连杆相固定,所述上膜轮的外壁与带上辅助导轮的上连杆相固定,所述吸管在运送方向上还穿过灭菌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实现较好的封合效果,避免漏装吸管,提高了包装过程的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餐饮用包装机,具体涉及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
技术介绍
吸管,英文straw,或称饮管,是一条圆柱状,中空的塑胶制品,其主要功用是用来饮用杯子中饮料。一般直径在0.5cm左右,但是用来吸食酸奶、珍珠奶茶等饮品时,会用较粗的吸管,有的直径有1.5cm。一些较少见,直径极小的吸管用作饮热饮。吸管是运用大气压强原理,使用时对着吸管吸走部分空气,将造成管内压强变小,而为了平衡气压,大气压强将会迫使管内液体上升。停止吸气时,管内液体下降,压强便回到平衡。吸管,以其简单适用的特性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目前吸管在单只包装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固定轴与调节杆中部的通孔形成转动副,所述调节杆一端设置有步进输送吸管的送管轮,所述吸管运送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下膜的下膜轮,所述吸管运送方向的上方设置有输送上膜的上膜轮,所述吸管运送方向上设置有封合吸管、下膜、上膜的热合装置,封合后的吸管经Ⅰ号出料轮、Ⅱ号出料轮送至接料盒,所述热合装置入料端设置有检测用红外传感器,所述Ⅱ号出料轮外侧设置有检测用激光传感器,所述下膜轮的外壁与下连杆相固定,所述下连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下辅助导轮,所述上膜轮的外壁与上连杆相固定,所述上连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上辅助导轮,所述吸管在运送方向上还穿过灭菌箱。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探头与吸管运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激光传感器与Ⅱ号出料轮轴线的连线与Ⅱ号出料轮入料方向相垂直。所述送管轮位于吸管下侧。所述调节杆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水平仪。所述Ⅰ号出料轮、Ⅱ号出料轮轴线的连线与水平工作面的夹角为45°。所述下连杆、上连杆侧壁中均形成固定销孔,所述固定销孔与支撑下膜轮和上膜轮架体中的通孔相对应。所述下膜轮与下连杆、上膜轮与上连杆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灭菌箱中均布有紫外灭菌灯。本技术能够通过调节杆、送管轮的调整,下辅助导轮沿下膜轮轴线调整,上辅助导轮沿上膜轮轴线调整,实现较好的封合效果,通过红外传感器在封合之前对吸管是否到位进行检测,避免漏装吸管,通过激光传感器在封合之后对吸管是否被封合以及间距是否合格进行检测,输送路径上的灭菌箱能够提高吸管的安全性,提高了包装过程的产品合格率,本技术实用性强,易于改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调节杆3送管轮4吸管5下膜轮6下膜7上膜轮8上膜9热合装置10Ⅰ号出料轮11Ⅱ号出料轮12红外传感器13下连杆14下辅助导轮15上连杆16上辅助导轮17激光传感器18灭菌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固定轴与调节杆2中部的通孔形成转动副,所述调节杆2一端设置有步进输送吸管4的送管轮3,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下膜6的下膜轮5,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的上方设置有输送上膜8的上膜轮7,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上设置有封合吸管4、下膜6、上膜8的热合装置9,封合后的吸管4经Ⅰ号出料轮10、Ⅱ号出料轮11送至接料盒,所述热合装置9入料端设置有检测用红外传感器12,所述Ⅱ号出料轮11外侧设置有检测用激光传感器17,所述下膜轮5的外壁与下连杆13相固定,所述下连杆13的自由端设置有下辅助导轮14,所述上膜轮7的外壁与上连杆15相固定,所述上连杆15的自由端设置有上辅助导轮16,所述吸管4在运送方向上还穿过灭菌箱18。所述红外传感器12的探头与吸管4运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激光传感器17与Ⅱ号出料轮11轴线的连线与Ⅱ号出料轮11入料方向相垂直。所述送管轮3位于吸管4下侧。所述调节杆2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支架1上端设置有水平仪。所述Ⅰ号出料轮10、Ⅱ号出料轮11轴线的连线与水平工作面的夹角为45°。所述下连杆13、上连杆15侧壁中均形成固定销孔,所述固定销孔与支撑下膜轮5和上膜轮7架体(未图示)中的通孔相对应。所述下膜轮5与下连杆13、上膜轮7与上连杆15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灭菌箱18中均布有紫外灭菌灯。所述吸管4在灭菌箱18中的输送路径为折线状,从而增加灭菌时间。所述热合装置9外壁处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水平段夹持有红外传感器12。所述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能够带动调节杆2转动从而使送管轮3相应的下上移动从而调整吸管4的送入角度,达到较好的封合效果。同时送管轮3的调节也能够使红外传感器12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吸管4的加工过程是先后经过塑料融化、挤出磨、成型、分切,然后进行单只包装,因此在送管轮3导送吸管4过程中,并且在封合过程之前能够有效的通过红外传感器12避免吸管4的漏装现象。封合后的吸管4由于其等间距的特性,并且下膜6、上膜8均透光的特性,能够通过激光传感器17探测探头与Ⅱ号出料轮11之间的距离,以及通过激光传感器17探测探头与吸管4之间的距离,利用上述距离的差值能够有效的检测是否封合有吸管4、以及吸管4的排列距离是否合格。所述下连杆13、上连杆15均通过固定销与架体相固定,下辅助导轮14沿下膜轮5轴线进行调整、上辅助导轮16沿上膜轮7轴线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分别控制下膜6、上膜8的角度。下辅助导轮14沿下膜轮5轴线进行调整、上辅助导轮16沿上膜轮7轴线进行调整能够使调整更加平滑。灭菌箱18能够在分切分切工序之后,包装工序之前对吸管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从而使吸管更加安全,方便高危人群的使用。本技术能够通过调节杆、送管轮的调整,下辅助导轮沿下膜轮轴线调整,上辅助导轮沿上膜轮轴线调整,实现较好的封合效果,通过红外传感器在封合之前对吸管是否到位进行检测,避免漏装吸管,通过激光传感器在封合之后对吸管是否被封合以及间距是否合格进行检测,输送路径上的灭菌箱能够提高吸管的安全性,提高了包装过程的产品合格率,本技术实用性强,易于改进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固定轴与调节杆(2)中部的通孔形成转动副,所述调节杆(2)一端设置有步进输送吸管(4)的送管轮(3),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下膜(6)的下膜轮(5),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的上方设置有输送上膜(8)的上膜轮(7),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上设置有封合吸管(4)、下膜(6)、上膜(8)的热合装置(9),封合后的吸管(4)经Ⅰ号出料轮(10)、Ⅱ号出料轮(11)送至接料盒,所述热合装置(9)入料端设置有检测用红外传感器(12),所述Ⅱ号出料轮(11)外侧设置有检测用激光传感器(17),所述下膜轮(5)的外壁与下连杆(13)相固定,所述下连杆(13)的自由端设置有下辅助导轮(14),所述上膜轮(7)的外壁与上连杆(15)相固定,所述上连杆(15)的自由端设置有上辅助导轮(16),所述吸管(4)在运送方向上还穿过灭菌箱(18)。

【技术特征摘要】
1.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固定轴与调节杆(2)中部的通孔形成转动副,所述调节杆(2)一端设置有步进输送吸管(4)的送管轮(3),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下膜(6)的下膜轮(5),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的上方设置有输送上膜(8)的上膜轮(7),所述吸管(4)运送方向上设置有封合吸管(4)、下膜(6)、上膜(8)的热合装置(9),封合后的吸管(4)经Ⅰ号出料轮(10)、Ⅱ号出料轮(11)送至接料盒,所述热合装置(9)入料端设置有检测用红外传感器(12),所述Ⅱ号出料轮(11)外侧设置有检测用激光传感器(17),所述下膜轮(5)的外壁与下连杆(13)相固定,所述下连杆(13)的自由端设置有下辅助导轮(14),所述上膜轮(7)的外壁与上连杆(15)相固定,所述上连杆(15)的自由端设置有上辅助导轮(16),所述吸管(4)在运送方向上还穿过灭菌箱(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12)的探头与吸管(4)运送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消毒式多功能检测吸管包装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泉雨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