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按键、柔性电路板、触摸屏、连接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按键设在壳体中,按键具有间隔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且二者同层设置;触摸屏具有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接收电极且覆盖按键和柔性电路板,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接收电极分别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连接层设在触摸屏左侧和右侧至少之一;第一导线设在连接层中且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和发射电极;第二导线设在连接层中且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和接收电极;第三导线设在连接层中且电连接触摸屏与柔性电路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至少之一与第三导线设置在相同的连接层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明显节省左右边框的空间,进而可以满足移动终端窄边框的设计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当前触控屏GFF结构中,触控电极分为触控接收电极和触控发射电极,并且二者制作在不同层上,按键线路图案的Pattern设计,接收电极和发射电极线路Pattern也不在同一层,导致连接按键Pattern的走线需在不同层上,而根据触控屏原理,为防止触控电极的走线接收通道和按键的走线通道产生耦合,触控电极的走线接收通道和按键的走线通道上下层不能大面积重叠。由于视窗左右两侧一般均为触控电极的接收通道或者均为发射通道(因为另一通道可直接在上端连至FPC),按键发射通道或者接收通道在往上引到FPCBondingPIN端时,必需保证与触控电极的通道不能重叠,然而由于上,下两层Film贴附公差的存在,此处按键的接收通道或发射通道与触控电极的通道必须要拉开一定距离,这样就需要更大的通道空间,从而增加了该触控产品的边框宽度,进而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对移动终端窄边框的设计需要。因此,现有的移动终端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通过将按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同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层上,较传统采用双层电极的按键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的至少一个不在同一层中而存在贴附公差导致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间距离过大的问题,由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布置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占用空间,从而较传统的移动终端可以明显节省移动终端左右边框的空间,进而可以满足移动终端窄边框的设计需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按键具有间隔设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并且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同层设置;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上方;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触摸屏设置有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接收电极,并且所述触摸屏覆盖所述按键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发射电极和所述触控接收电极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的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之一;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发射电极;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接收电极;以及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触控发射电极和所述触控接收电极的至少之一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三导线设置在相同的连接层中。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将按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同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层上,较传统采用双层电极的按键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的至少一个不在同一层中而存在贴附公差导致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间距离过大的问题,由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布置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占用空间,从而较传统的移动终端可以明显节省移动终端左右边框的空间,进而可以满足移动终端窄边框的设计需要。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0、按键200、柔性电路板300、触摸屏400、连接层500、第一导线600、第二导线700和第三导线800,其中,按键200设置在壳体100中,按键200具有间隔设置的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并且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同层设置;柔性电路板300设置在壳体100中,柔性电路板300设置在按键200的上方;触摸屏400设置在壳体100中,触摸屏400设置有触控发射电极41和触控接收电极42,并且触摸屏400覆盖按键200和柔性电路板300,触控发射电极41和触控接收电极42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00电连接;连接层500设置在触摸屏400的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之一;第一导线600设置在连接层500中,用于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00和发射电极21;第二导线700设置在连接层500中,用于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00和接收电极22;第三导线800设置在连接层500中,用于电连接触控发射电极41和触控接收电极42的至少之一与柔性电路板300,第一导线600和第二导线700的至少之一与第三导线800设置在相同的连接层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将按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同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层上,较传统采用双层电极的按键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的至少一个不在同一层中而存在贴附公差导致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间距离过大的问题,由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布置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占用空间,从而较传统的移动终端可以明显节省移动终端左右边框的空间,进而可以满足移动终端窄边框的设计需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0的形状和材质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壳体可以为手机形状或平板电脑形状。需要解释的是,“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同层设置”可以理解为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将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设置在同一层上,可以使得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层上,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连接柔性电路板和触摸屏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的至少一个不在同一层中而存在贴附公差导致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间距离过大的问题。由此,通过采用将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同层设置,可以显著降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占用空间,从而较传统的移动终端可以明显节省移动终端左右边框的空间,进而可以满足移动终端窄边框的设计需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可以相互嵌套设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分别为具有多个锯齿结构的电极,并且发射电极21的锯齿结构和接收电极22的锯齿结构相互嵌套。由此,可以显著降低电极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发射电极21和接收电极22的具体类型并不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按键具有间隔设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并且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同层设置;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上方;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触摸屏设置有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接收电极,并且所述触摸屏覆盖所述按键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发射电极和所述触控接收电极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的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之一;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发射电极;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接收电极;以及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触控发射电极和所述触控接收电极的至少之一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三导线设置在相同的连接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按键具有间隔设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并且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同层设置;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上方;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触摸屏设置有触控发射电极和触控接收电极,并且所述触摸屏覆盖所述按键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发射电极和所述触控接收电极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的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之一;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发射电极;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接收电极;以及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中,用于电连接所述触控发射电极和所述触控接收电极的至少之一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三导线设置在相同的连接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相互嵌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