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0521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害虫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分别采用对化蛹后的斑翅果蝇和羽化后的斑翅果蝇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的方式,可有效诱导斑翅果蝇产生生殖滞育现象。同时,数据显示,在对化蛹后的斑翅果蝇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过程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12-20:D4-12;并在对羽化后的斑翅果蝇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过程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4-10:D14-20,可使得斑翅果蝇的生殖滞育率高达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害虫防控
,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i,又称樱桃果蝇、铃木氏果蝇,隶属双翅目,环裂亚目,果蝇科,果蝇属,水果果蝇亚属。斑翅果蝇是很多果园作物都会面临的一种常见害虫,斑翅果蝇对蓝莓、黑莓、樱桃、草莓、李子、桃子、葡萄、无花果、猕猴桃和梨等多种浆果及核果类水果的种植均有较大的危害。斑翅果蝇最早出现在日本和中国,近来又入侵了其他国家,由于斑翅果蝇的产卵器呈锯齿状且有一定硬度,可以轻易刺破水果的果皮,将卵产于完好果实内部,外表上唯一可见的损害状仅有微小产卵痕,卵孵化后幼虫蛀食为害,使果实完全软化、变褐以致腐烂,大大降低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对水果尤其是樱桃类水果的种植造成较大的危害。更重要的,由于斑翅果蝇是从樱桃等果实的内部破坏果实,所以即使在这些果实的外部喷洒杀虫剂也无法保护这些果实不受到斑翅果蝇的危害。此外,由于斑翅果蝇是在果园作物的果实快要成熟时才开始危害果实,而该时间段一般又洽逢果实接近采摘期,所以为了确保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也不宜再对果实喷洒杀虫剂。因而使得斑翅果蝇对樱桃等水果产业的危害很难消除,在国内外均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自2012年以来,调查数据显示,国内的诸多樱桃种植地区均受到严重的果蝇危害,如果不加强果园管理及时采取防止措施,特别是樱桃中晚熟品种果园内樱桃受害率达到95%。目前,对于斑翅果蝇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制剂或农药制剂进行捕杀,其存在着残留量较大、易对果实造成污染等问题。昆虫滞育指是在昆虫受到不利环境变化的某种信号刺激,通过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编码过程,诱导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停止的现象。昆虫滞育有助于帮助昆虫度过不良环境,维持种群和个体的生存;同时也有助于昆虫群体发育整齐,增强雌雄个体间交配的机率,以利产生更多的后代,保证种的繁衍;因此,昆虫滞育对昆虫种的延续有重要意义。而人类对昆虫滞育的研究则为人类合理利用益虫、消灭害虫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斑翅果蝇的果园化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了斑翅果蝇生殖滞育虫态及滞育诱导条件,从而降低虫卵基数,达到防控害虫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蛹后的斑翅果蝇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至羽化,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12-20:D4-12,控制光照度8000-12000lx;(2)待步骤(1)中光照处理后的蛹大量羽化时,选取羽化12h以内的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4-10:D14-20,控制光照度8000-12000lx,10-15天后即可使斑翅果蝇生殖滞育。所述步骤(1)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步骤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14-16:D8-10。所述步骤(1)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步骤中,控制光照度为10000lx。所述步骤(1)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的步骤是在温度23-27℃、湿度60%-70%条件下进行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步骤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6-10:D14-18。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步骤中,控制光照度为10000lx。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的步骤是在温度为10±1℃、湿度60%-70%条件下进行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的时间为至少10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在防治斑翅果蝇虫害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利用光照诱导的方式,通过光周期及温度的影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分别采用对化蛹后的斑翅果蝇和羽化后的斑翅果蝇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的方式,可有效诱导斑翅果蝇产生生殖滞育现象。同时,数据显示,在对化蛹后的斑翅果蝇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过程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12-20:D4-12;并在对羽化后的斑翅果蝇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过程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4-10:D14-20,可使得斑翅果蝇的生殖滞育率高达100%。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实验数据显示,在两次光照诱导处理过程中,对羽化后的斑翅果蝇雌成虫光照处理的影响更为强烈。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明确斑翅果蝇生殖滞育虫态及滞育诱导条件的筛选,诱导斑翅果蝇产生生殖滞育情况,填补了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研究的空白,为斑翅果蝇田间诱捕提供有利的诱捕时机,对斑翅果蝇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斑翅果蝇卵在2000ml的玻璃罐子中,按照常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饲养至化蛹;随后将化蛹后斑翅果蝇在温度23-24℃,湿度60%-70%环境下进行光照诱导处理,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12:D12,控制光照度为8000lx。将上述光照诱导处理后的蛹挑选到直径10cm的培养皿中,待蛹大量羽化时,挑选羽化12h以内的雌成虫于2000ml的玻璃罐子中进行光照诱导处理饲养,控制饲养温度10±1℃,湿度60%-70%,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4:D20,光照度10000lx,15天后检测斑翅果蝇的生殖滞育状态。实施例2取斑翅果蝇卵在2000ml的玻璃罐子中,按照常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饲养至化蛹;随后将化蛹后斑翅果蝇在温度25-26℃,湿度60%-70%环境下进行光照诱导处理,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20:D4,控制光照度为12000lx。将上述光照诱导处理后的蛹挑选到直径10cm的培养皿中,待蛹大量羽化时,挑选羽化12h以内的雌成虫于2000ml的玻璃罐子中进行光照诱导处理饲养,控制饲养温度10±1℃,湿度60%-70%,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10:D14,光照度10000lx,15天后检测斑翅果蝇的生殖滞育状态。实施例3取斑翅果蝇卵在2000ml的玻璃罐子中,按照常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饲养至化蛹;随后将化蛹后斑翅果蝇在温度26-27℃,湿度60%-70%环境下进行光照诱导处理,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14:D10,控制光照度为10000lx。将上述光照诱导处理后的蛹挑选到直径10cm的培养皿中,待蛹大量羽化时,挑选羽化12h以内的雌成虫于2000ml的玻璃罐子中进行光照诱导处理饲养,控制饲养温度10±1℃,湿度60%-70%,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8:D16,光照度8000lx,15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蛹后的斑翅果蝇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至羽化,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12‑20:D4‑12,控制光照度8000‑12000lx;(2)待步骤(1)中光照处理后的蛹大量羽化时,选取羽化12h以内的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4‑10:D14‑20,控制光照度8000‑12000lx,10‑15天后即可使斑翅果蝇生殖滞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蛹后的斑翅果蝇进行光照诱导处理至羽化,控制光周期的光
暗比L12-20:D4-12,控制光照度8000-12000lx;
(2)待步骤(1)中光照处理后的蛹大量羽化时,选取羽化12h以内
的雌成虫进行光照诱导处理,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4-10:D14-20,控制光
照度8000-12000lx,10-15天后即可使斑翅果蝇生殖滞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步骤中,控制光周期的光暗比L14-16:
D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光照诱导处理步骤中,控制光照度为10000lx。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诱导斑翅果蝇生殖滞育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一凡林清彩郑礼于毅陈浩张思聪李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