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地漏,包括下水件、地漏座、地漏盖、滑动件、弹性件以及上盖板,地漏盖装设于地漏座之内并具有与下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滑动件、上盖板以及弹性件设置于过水口之上,滑动件包括梳齿状间隔排列的若干横柱以及滑块,上盖板包括与横柱匹配的通孔以及安装槽口,滑动件的横柱一一对应的穿过通孔且在弹性件作用下抵接过水口边缘,滑块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口之内。横柱之排列间隙形成过水通道,毛发等丝线物在下水时缠绕于横柱上,避免进入下水道,在清理时,通过驱动滑块滑动而带动横柱相对通孔运动,从而使横柱上缠绕的丝线物被通孔截住而脱落,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漏,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缠绕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与室内地面的接口,尤其常设于卫生间和厨房内,是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的地漏包括下水件、地漏座以及篦子盖,地漏座固设于下水道入口处,下水件与地漏座相连并设置于下水道内,篦子盖与地漏座配合的覆盖于下水道入口上,篦子盖上具有若干条形槽以实现下水同时阻挡大型污物进入排水管道,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水管道被异物进入堵塞。然而,地漏走水过程中经常会携带丝线状物,以淋浴房地漏为例,沐浴时人及宠物脱落的毛发等容易进入排水管,久而久之造成下水缓慢甚至堵塞。而没有进入排水管的毛发则容易缠绕在篦子盖上,不易清除,影响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缠绕地漏,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地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缠绕地漏,包括下水件以及地漏座,还包括地漏盖、至少一滑动件、至少一弹性件以及上盖板,地漏盖装设于地漏座之内并具有与下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滑动件、上盖板以及弹性件设置于过水口之上,滑动件包括梳齿状间隔排列的若干横柱以及滑块,上盖板包括与该些横柱匹配的若干通孔以及安装槽口;滑动件的横柱一一对应的穿过上盖板的通孔且在弹性件作用下抵接地漏座的过水口边缘,横柱之排列间隙形成过水通道,滑块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口之内,以通过驱动滑块滑动而带动横柱相对通孔运动。优选的,包括横柱背向设置的两个所述滑动件,所述弹性件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抵接该两滑动件,所述上盖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通孔以及安装槽口以与两滑动件一一配合。优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条形部,该些横柱沿该条形部的纵长方向一侧间隔排列,所述滑块设置于条形部中部上方,所述弹性件抵接条形部背向横柱的一侧。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条形板,该些通孔间隔排列于条形板之上,所述安装槽口设置于条形板上方。优选的,所述滑块是由条形部顶部向所述横柱延伸方向外凸形成的,所述安装槽口设置于上盖板之侧面上,滑块穿过所述安装槽口并配合于所述上盖板的顶面上。优选的,该些横柱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于水平平面上排列。优选的,所述地漏盖于该些横柱抵接的一侧设置有上凸的导水部,该导水部的顶面向所述滑动件方向倾斜。优选的,所述导水部的高度与所述上盖板的高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地漏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周缘之边框,底板上设置有与下水口匹配的过水口,边框的高度与所述导水部的高度相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地漏座上设置有滑动件、弹性件以及上盖板配合形成的过滤结构,其中滑动件的梳齿状横柱间隙形成过水通道,毛发等丝线物在下水时缠绕于横柱上,避免进入下水道;滑块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口之内,在清理时,提起过滤结构,通过捏滑块向内滑动而带动横柱相对通孔移动,从而使横柱上缠绕的丝线物被通孔截住而脱落,清理方便。2.滑动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地漏盖边缘,在清理结束时松开滑块,横柱自动归位,使用方便。3.安装槽口设置于上盖板之侧面上,滑块穿过安装槽口并配合于上盖板的顶面上,整体配合紧密,间隙小,有效避免了污物进入以及缠绕。4.地漏座、地漏盖的导水部以及上盖板的高度相一致,整体顶部平整,外型美观,使用舒适,且导水部的倾斜设计可引导水流向下水道,加速排水过程。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地漏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缠绕地漏,包括下水件1、地漏座2、地漏盖3、滑动件4、弹性件5以及上盖板6。地漏座2用于固定于下水口台面上,下水件1设置于下水道内并与地漏座2连接固定。地漏盖3装设于地漏座2之内并具有与下水口连通的过水口31,滑动件4、上盖板6以及弹性件5设置于过水口31之上。其中滑动件4包括梳齿状间隔排列的若干横柱41以及滑块42,上盖板6包括与该些横柱41匹配的若干通孔61以及安装槽口62。滑动件4的横柱41一一对应的穿过上盖板6的通孔61且在弹性件5作用下抵接地漏盖3的过水口31边缘,横柱41之排列间隙形成过水通道,水由该过水通道经由过水口31流向下水件1,水中夹带的毛发等丝线状物缠绕于横柱41之上。滑块42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口62之内,以通过驱动滑块42滑动而带动横柱41相对通孔61运动,从而使横柱41上的缠绕物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设置于上盖板6相对两侧的两滑动件4,且两滑动件4的横柱41背向设置。弹性件5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抵接两滑动件4,上盖板6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通孔61以及安装槽口62以与两滑动件4一一配合。滑动件4包括条形部43,该些横柱41沿条形部43的纵长方向一侧间隔排列,并优选为等距离间隔排列,且横柱41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于水平平面上排列。滑块42设置于条形部43中部上方,弹性件5抵接条形部43背向横柱41的一侧。上盖板6的底部设置有条形板63,该些通孔61间隔排列于条形板63之上,安装槽口62设置于条形板63上方。进一步,滑块42是由条形部43顶部向横柱41延伸方向外凸形成的,安装槽口62设置于上盖板6之侧面上。安装时,条形部43位于上盖板6底部条形板63之相对内侧,且横柱41通过通孔61穿出并延伸出上盖板6之外,滑块42穿过安装槽口62并配合于上盖板6的顶面上,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条形部43和条形板63紧密贴合且横柱41之自由端抵接于地漏盖3的过水口31边缘,从而将过水口31分隔为上盖板6覆盖区域(不过水)以及横柱排列区域,横柱41的设置间隙即形成过水通道。滑块42配合于上盖板6的顶面上,其安装口位于侧面,可以有效防止水渗入以及固体污物的堵塞和沉积。在清理时,通过滑块42将上盖板6、滑动件4以及弹性件5的配合结构提起,向中间对滑块42施加压力,两滑块42向中间滑动从而带动横柱41通过通孔61移动至上盖板6底部之内,由于通孔61和横柱41紧密配合,横柱41上之缠绕物难以通过通孔61从而从横柱上分离剥落,达到了易于清理的目的。清理完毕后将该配合结构重新放入地漏盖之内,松开滑块42,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为提高滑动以及复位的流畅性,弹性件5优选为两个弹簧。各滑动件4的条形部43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柱431以及一连接槽432,两弹簧分部一端配合于一滑动件的连接槽432之内,另一端套于另一滑动件的连接柱431上,从而提高了弹簧和滑动件4的连接性能。地漏盖3于过水口3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水部32,导水部32是上凸的条形结构,且顶面向过水口31方向倾斜,且该倾斜优选为弧状斜面。横柱41的自由端抵接于导水部32上。通过导水部32的设计,可以引导水流向过水口31,加速水流的过程。地漏座2包括底板21以及设置于底板21周缘之边框22,底板21上设置有与下水口匹配的过水口211,过水口211与过水口31相连通。边框22的高度与导水部32的高度相匹配,此外,导水部32的高度与上盖板6的高度相匹配。安装时,可使边框22顶部与下水口台面平齐,整体顶部平整,外型美观,使用舒适。本实施例以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以只设置一个滑动件,上盖板另一侧的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缠绕地漏,包括下水件以及地漏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盖、至少一滑动件、至少一弹性件以及上盖板,地漏盖装设于地漏座之内并具有与下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滑动件、上盖板以及弹性件设置于过水口之上,滑动件包括梳齿状间隔排列的若干横柱以及滑块,上盖板包括与该些横柱匹配的若干通孔以及安装槽口;滑动件的横柱一一对应的穿过上盖板的通孔且在弹性件作用下抵接地漏座的过水口边缘,横柱之排列间隙形成过水通道,滑块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口之内,以通过驱动滑块滑动而带动横柱相对通孔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地漏,包括下水件以及地漏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盖、至少一滑动件、至少一弹性件以及上盖板,地漏盖装设于地漏座之内并具有与下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滑动件、上盖板以及弹性件设置于过水口之上,滑动件包括梳齿状间隔排列的若干横柱以及滑块,上盖板包括与该些横柱匹配的若干通孔以及安装槽口;滑动件的横柱一一对应的穿过上盖板的通孔且在弹性件作用下抵接地漏座的过水口边缘,横柱之排列间隙形成过水通道,滑块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口之内,以通过驱动滑块滑动而带动横柱相对通孔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柱背向设置的两个所述滑动件,所述弹性件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抵接该两滑动件,所述上盖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通孔以及安装槽口以与两滑动件一一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条形部,该些横柱沿该条形部的纵长方向一侧间隔排列,所述滑块设置于条形部中部上方,所述弹性件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吴玲敏,林纪巧,张少航,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