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906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3D玻璃,包括透明导电层和OCA光学胶,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管和光学弹性材料,在光学弹性材料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层,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正面还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的右端连接有上电极,在发光二极管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反射镜,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柔软玻璃片,所述柔软玻璃片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角控制器;所述OCA光学胶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玻璃基板,且玻璃基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在玻璃基板的右侧面上还设置有透明隔离点,不仅可以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外观新颖性,还可以带来出色的触控手感,且使用保护层防止玻璃易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
,具体为3D玻璃。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各种电子产品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很多人追求各种电子玻璃产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使用这种边缘是弧形的玻璃作为手机的屏幕盖板,苹果也在IPhone6/6Plus上首次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当然,不单单只有苹果,三星的Note4,包括国产的像vivo、小米的厂商都在使用2.5D玻璃。目前来看,2.5D玻璃已经成为很多手机厂商的第一选择。3D玻璃具有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耐候性佳优点,不仅可以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外观新颖性,还可以带来出色的触控手感,但是目前3D玻璃的良品率仍有待提高,且易碎方面仍让人有点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3D玻璃,设置有光学弹性材料,能够解决玻璃产品的弧度设计,使得产品的结构更加美观,且使用保护层防止玻璃易碎,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D玻璃,包括透明导电层和OCA光学胶,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管和光学弹性材料,且光接收管设置在光学弹性材料的上方,在光学弹性材料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层,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正面还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的右端连接有上电极,在发光二极管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反射镜,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柔软玻璃片,所述柔软玻璃片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角控制器;所述OCA光学胶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玻璃基板,且玻璃基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在玻璃基板的右侧面上还设置有透明隔离点。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不导电分离接口。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四周还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电孔,且多个导电孔均对称分布在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上。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隔离点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透明隔离点均固定安装在玻璃基板的右侧面上。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基板的左端还固定安装有作为下电极的ITO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3D玻璃,设置有光学弹性材料,能够解决玻璃产品的弧度设计,使得产品的结构更加美观,且使用保护层防止玻璃易碎,而且3D玻璃具有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耐候性佳优点,不仅可以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外观新颖性,还可以带来出色的触控手感,整个玻璃结构设计也比较简单,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明导电层;2-光学弹性材料;3-光接收管;4-保护层;5-导电孔;6-上电极;7-液晶显示装置;8-玻璃基板;9-发光二极管;10-反射镜;11-柔软玻璃片;12-转动角控制器;13-ITO玻璃;14-不导电分离接口;15-OCA光学胶;16-透明隔离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3D玻璃,包括透明导电层1和OCA光学胶15,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管3和光学弹性材料2,且光接收管3设置在光学弹性材料2的上方,在光学弹性材料2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层4,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正面还安装有发光二极管9,在发光二极管9的右端连接有上电极6,在发光二极管9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反射镜10,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四周还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电孔5,且多个导电孔5均对称分布在透明导电层1的上表面上,且透明导电层1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柔软玻璃片11,所述柔软玻璃片1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角控制器12;所述OCA光学胶15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玻璃基板8,所述玻璃基板8的下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不导电分离接口14,且玻璃基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7,所述玻璃基板8的左端还固定安装有作为下电极的ITO玻璃13,在玻璃基板8的右侧面上还设置有透明隔离点16,所述透明隔离点1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透明隔离点16均固定安装在玻璃基板8的右侧面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3D玻璃,设置有光学弹性材料,能够解决玻璃产品的弧度设计,使得产品的结构更加美观,且使用保护层防止玻璃易碎,而且3D玻璃具有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耐候性佳优点,不仅可以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外观新颖性,还可以带来出色的触控手感,整个玻璃结构设计也比较简单,实用性较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3D玻璃,包括透明导电层(1)和OCA光学胶(15),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管(3)和光学弹性材料(2),且光接收管(3)设置在光学弹性材料(2)的上方,在光学弹性材料(2)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正面还安装有发光二极管(9),在发光二极管(9)的右端连接有上电极(6),在发光二极管(9)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反射镜(10),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柔软玻璃片(11),所述柔软玻璃片(1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角控制器(12);所述OCA光学胶(15)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玻璃基板(8),且玻璃基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7),在玻璃基板(8)的右侧面上还设置有透明隔离点(16)。

【技术特征摘要】
1.3D玻璃,包括透明导电层(1)和OCA光学胶(15),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管(3)和光学弹性材料(2),且光接收管(3)设置在光学弹性材料(2)的上方,在光学弹性材料(2)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正面还安装有发光二极管(9),在发光二极管(9)的右端连接有上电极(6),在发光二极管(9)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反射镜(10),所述透明导电层(1)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柔软玻璃片(11),所述柔软玻璃片(1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角控制器(12);所述OCA光学胶(15)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玻璃基板(8),且玻璃基板(8)的上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声共潘尚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坚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