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634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其中该动力模块包括:船舶柴油机;齿轮箱。其中该齿轮箱为一进两出型式的齿轮箱。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开展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的多项试验的能力,包括进行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中的柴油机、传动设备、轴带电机、控制策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和验证,可以提高同系列或同功率级别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在实船应用中的通用性、可更换性、安装便利性、可靠性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推进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
技术介绍
已知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主要由单个或多个柴油机、齿轮箱、联轴器、轴带电机等设备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既要满足船舶推进动力的需要,又需要与桨、轴等外围设备进行匹配。现有的技术状况大多集中在常规船舶推进的动力模块型式。一些新型的动力模块型式集中在柴电混合、多机并车、异机并车等型式方面,并不能满足当前船舶对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集成设计进行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中的至少一者,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其中,该动力模块包括:船舶柴油机;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连接到所述船舶柴油机;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液力偶合器连接到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入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齿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齿轮啮合地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以接收所述输入轴所传递的转矩,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齿轮箱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连接件连接到负载装置;输出/输入轴,所述输出/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调速离合器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所述输出/输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齿轮箱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传动连接件连接到轴带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开展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的多项试验的能力,包括进行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中的柴油机、传动设备、轴带电机、控制策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和验证,可以提高同系列或同功率级别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在实船应用中的通用性、可更换性、安装便利性、可靠性等。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调速离合器为集成安装在所述第二齿轮内部的液粘调速离合器。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液粘调速离合器的使用可以使柴油机在恒速和一定变速范围内实现轴带电机的恒速发电。在将该液粘调速离合器作为功率分配器使用后,可将主推进柴油机部分功率分配给轴带电机发电。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连接件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构造为用于对传动轴系扭转振动进行调频调幅;弹性传动轴,所述弹性传动轴连接到所述联轴器并构造成对传动运转时产生的各向位移进行补偿。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满足推进动力模块在运行过程中的各向位移补偿需求。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连接件为低速大转矩的弹性联轴器。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满足齿轮箱带动诸如螺旋桨装置的负载装置运转的扭矩和转速需要。优选地,所述第三传动连接件为膜片联轴器。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利用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充轴系间的相对位移。优选地,所述负载装置为螺旋桨装置或者螺旋桨模拟装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旋桨模拟装置为直流发电机测功器。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负载装置设计为直流发电机测功器,能够模拟螺旋桨特性、兼顾调距桨和定距桨的推进特性,进而能够进行螺旋桨推进、变螺距等工况下螺旋桨特性的模拟。优选地,还包括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到所述船舶柴油机、所述齿轮箱和所述负载装置。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该监控装置监测负载装置和船舶柴油机的运行情况。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屏组件,该控制屏组件包括轴带电机控制屏和负载装置控制屏,其中所述控制屏组件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到所述负载装置和所述轴带电机。根据优选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将工作信号通过控制屏组件进行外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的齿轮箱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1中的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的总体布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船舶柴油机2、齿轮箱3、轴带电机4、螺旋桨模拟装置5、第一传动连接件6、第二传动连接件7、第三传动连接件8、监控装置9、控制屏组件2.1、动力输入端2.2、液力偶合器2.31、第一输出端2.32、第二输出端2.41、输入轴2.42、输出轴2.43、输出/输入轴2.51、第一齿轮2.52、第二齿轮2.53、第三齿轮2.6、液粘调速离合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如附图1-3所示,该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包括以下部分:首先是船舶柴油机1。该船舶柴油机1经由第一传动连接件5连接到齿轮箱2上,从而通过齿轮箱2实现功率输出。优选地,该船舶柴油机1为四冲程的船舶高速柴油机,当然四冲程的船舶中速柴油机也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为了降低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音,优选地将该高速柴油机1放置在具有隔振功能的安装底座上。齿轮箱2,其中在附图2中示出了该齿轮箱2的内部结构。具体来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齿轮箱2具有动力输入端2.1。该动力输入端2.1的一端连接到第一传动连接件5(未图示出)以接收高速柴油机1产生的扭矩,另一端则连接到设置在齿轮箱2壳体内部的液力偶合器2.2的输入端处。液力偶合器2.2可以是普通的液力偶合器,也可以是调速型的液力偶合器,只要是能够实现离合功能的液力偶合器均可以应用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为了降低齿轮箱2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音,优选地将该齿轮箱2放置在具有隔振功能的安装底座上。如图2所示,该液力偶合器2.2的输出端连接到齿轮箱的输入轴2.41。在该输入轴2.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2.51。该第一齿轮2.51的外周分别啮合到第二齿轮2.52和第三齿轮2.53,从而能够将来自输入轴2.41的扭矩传递到第二齿轮2.52和第三齿轮2.53,以形成两条向外输出扭矩的路径。具体来说,第二齿轮2.52固定地设置在输出轴2.42的一端。在该输出轴2.42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箱的第一输出端2.31,该第一输出端2.31连接到第二传动连接件6。即,来自输入轴2.41和第一齿轮2.51的扭矩和转速可以经由第二齿轮2.52和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模块包括:船舶柴油机;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连接到所述船舶柴油机;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液力偶合器连接到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输入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齿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齿轮啮合地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以接收所述输入轴所传递的转矩,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齿轮箱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连接件连接到负载装置;输出/输入轴,所述输出/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调速离合器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所述输出/输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齿轮箱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传动连接件连接到轴带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柴油机推进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模块包括:船舶柴油机;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连接到所述船舶柴油机;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液力偶合器连接到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输入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齿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齿轮啮合地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以接收所述输入轴所传递的转矩,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齿轮箱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连接件连接到负载装置;输出/输入轴,所述输出/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调速离合器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所述输出/输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齿轮箱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传动连接件连接到轴带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调速离合器为集成安装在所述第三齿轮内部的液粘调速离合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动力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童宗鹏朱奎刘晓良周晓洁侯天柱张子建赵同宾曾宪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