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无源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宽阻带双模平衡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卫星通信和雷达、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系统中的射频微波器件提出了小型化的要求。在微波滤波器产业中,双模滤波器通过引入一个双模谐振器就可以作为一个双调谐的谐振电路,所以对于同一个性能指标的滤波器来说,所需要的谐振器的数目就减半,这样就可以使滤波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加小巧,也正因为如此,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中。平衡带通滤波器可以高效抑制环境噪声和系统内部有源器件产生的噪声(共模信号),同时对差模信号输入具有滤波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目前,大部分已公开的平衡带通滤波器都只能实现小型化、高频率选择性、差模信号阻带宽、共模信号抑制频带宽等特性中的一个或某几个,这将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型化高性能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电路结构紧凑、尺寸小、频率选择性高、差模信号阻带宽、共模信号抑制频带宽等特点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宽阻带双模平衡带通滤波器,以适用于小型化高性能要求的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宽阻带双模平衡带通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一面的金属板作为金属接地板,介质基板另一面的金属板上刻蚀有第一输入端馈线、第二输入端馈线、第一输出端馈线、第二输出端馈线、电容加载方形谐振环、第一微扰短截线、第二微扰短截线、第一微带耦合线、第二微带耦合线;所述的第一输入端馈线包括第一输入端微带线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宽阻带双模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10),介质基板(10)一面的金属板作为金属接地板(101),介质基板(10)另一面的金属板上刻蚀有第一输入端馈线(1)、第二输入端馈线(2)、第一输出端馈线(3)、第二输出端馈线(4)、电容加载方形谐振环(5)、第一微扰短截线(6)、第二微扰短截线(7)、第一微带耦合线(8)、第二微带耦合线(9);所述的第一输入端馈线(1)包括第一输入端微带线导带(11)和第一输入端微带耦合线(12),第二输入端馈线(2)包括第二输入端微带线导带(21)和第二输入端微带耦合线(22),第一输出端馈线(3)包括第一输出端微带线导带(31)和第一输出端微带耦合线(32),第二输出端馈线(4)包括第二输出端微带线导带(41)和第二输出端微带耦合线(42);所述的电容加载方形谐振环(5)包括方形谐振环(51)和四个结构相同的电容加载结构(52),四个电容加载结构(52)分别位于方形谐振环(51)内部的四个角上,相邻的两个电容加载结构(52)关于方形谐振环(51)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的第一微扰短截线(6)与第二微扰短截线(7)对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宽阻带双模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10),介质基板(10)一面的金属板作为金属接地板(101),介质基板(10)另一面的金属板上刻蚀有第一输入端馈线(1)、第二输入端馈线(2)、第一输出端馈线(3)、第二输出端馈线(4)、电容加载方形谐振环(5)、第一微扰短截线(6)、第二微扰短截线(7)、第一微带耦合线(8)、第二微带耦合线(9);所述的第一输入端馈线(1)包括第一输入端微带线导带(11)和第一输入端微带耦合线(12),第二输入端馈线(2)包括第二输入端微带线导带(21)和第二输入端微带耦合线(22),第一输出端馈线(3)包括第一输出端微带线导带(31)和第一输出端微带耦合线(32),第二输出端馈线(4)包括第二输出端微带线导带(41)和第二输出端微带耦合线(42);所述的电容加载方形谐振环(5)包括方形谐振环(51)和四个结构相同的电容加载结构(52),四个电容加载结构(52)分别位于方形谐振环(51)内部的四个角上,相邻的两个电容加载结构(52)关于方形谐振环(51)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的第一微扰短截线(6)与第二微扰短截线(7)对称设置于方形谐振环(51)两个对角的内部,第一微扰短截线(6)、第二微扰短截线(7)位于方形谐振环(51)该组对角的对角线上,且第一微扰短截线(6)、第二微扰短截线(7)分别与对应角内的电容加载结构(52)连接;所述的第一微带耦合线(8)和第二微带耦合线(9)分别由两个相互垂直等长的微带线组成,且第一微带耦合线(8)和第二微带耦合线(9)对称设置于方形谐振环(51)两个对角的外部,构成第一微带耦合线(8)的两条微带线与方形谐振环(51)的两条边平行,构成第二微带耦合线(9)的两条微带线与方形谐振环(51)的另外两条边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宽阻带双模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微带线导带(11)在位于第一输入端微带耦合线(12)的中心位置与第一输入端微带耦合线(12)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第二输入端微带线导带(21)在位于第二输入端微带耦合线(22)的中心位置与第二输入端微带耦合线(22)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第一输出端微带线导带(31)在位于第一输出端微带耦合线(32)的中心位置与第一输出端微带耦合线(32)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第二输出端微带线导带(41)在位于第二输出端微带耦合线(42)的中心位置与第二输出端微带耦合线(42)
\t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第一输入端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辉,王建朋,葛磊,许丽洁,陆佳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