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中斜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外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孔拱桥、上承式拱桥、钢拱桥等具备有景观效果好、符合地形要求的桥梁结构应运而生,不仅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设计水平,同时也是对各种桥梁施工方法的一种验证,拱桥施工中涉及斜桩的工程案例较多,水下斜桩也较普遍,多为大直径的斜桩,多设计为全断面的钢管斜桩,采用全断面冲击成孔,冲击成孔设备也在国内外较成熟。但针对小半径的斜桩设计,国内外无成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多采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来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但在施工过程仍然存在许多质量控制的弊病,因为斜桩的特殊施工原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因重力愿意产生坍塌,又因为斜桩的断面方向有一定的斜角。故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时,桩口的模板形状及安装的先后顺序、施工方法等都制约了孔口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为斜桩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从侧面开始浇筑混凝土,帮故桩口上侧混凝土浇筑质量无法保证,斜桩桩口顶部封口处混凝土一般由于无法振捣,侧面浇筑混凝土无法保证上面的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比较松散,大多只能采用后补方法解决上面浇筑混凝土的问题,然而后浇的效果普遍不好,混凝土成型拆模后,台阶较明显,表观质量极差,另强度有明显缺陷,直接影响斜桩的整体质量;现现场多采用多拼接式的竹胶板,采用多次拼接,才能完成浇筑,同时竹胶板难以在小断面的斜桩上固定,目前多采用人工进行固定,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需要人工配合,方法较落后,人工效率低,在浇筑完成后,斜桩的上面层又容易产生混凝土脱落及空洞现象,而主要原因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外侧穿孔(11)和第一内侧穿孔(12),所述第一外侧穿孔(1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一内侧穿孔(12)为正方形,所述底模板(1)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13),所述底模板(1)上部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4);所述中模板(2)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外侧穿孔(21)和第二内侧穿孔(22),所述第二外侧穿孔(2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内侧穿孔(22)为正方形,所述中模板(2)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23),所述中模板(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柱(24);所述顶模板(3)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3)上均匀分布有第三外侧穿孔(31)和第三内侧穿孔(32),所述第三外侧穿孔(3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三内侧穿孔(32)为正方形,所述顶模板(3)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33),所述顶模板(3)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柱(34),所述第三连接柱(34)与第三内侧穿孔(32)之间还设置有椭圆形开口(35)和螺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外侧穿孔(11)和第一内侧穿孔(12),所述第一外侧穿孔(1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一内侧穿孔(12)为正方形,所述底模板(1)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13),所述底模板(1)上部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4);所述中模板(2)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外侧穿孔(21)和第二内侧穿孔(22),所述第二外侧穿孔(2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内侧穿孔(22)为正方形,所述中模板(2)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23),所述中模板(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柱(24);所述顶模板(3)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3)上均匀分布有第三外侧穿孔(31)和第三内侧穿孔(32),所述第三外侧穿孔(3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三内侧穿孔(32)为正方形,所述顶模板(3)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33),所述顶模板(3)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柱(34),所述第三连接柱(34)与第三内侧穿孔(32)之间还设置有椭圆形开口(35)和螺纹孔(36),所述螺纹孔(36)位于开口(35)四周;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导流槽(5)、固定支架(9)、拱形箍架(101)和对拉螺杆(102),所述导流槽(5)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3)上表面,所述导流槽(5)底部与所述开口(35)适配;所述固定支架(9)配合于第一连接柱(14)、第二连接柱(24)和第三连接柱(34);所述拱形箍架(101)端部设有与对拉螺杆(102)适配的螺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9)包括第一连接板(91)、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所述第一连接板(91)为“X”形,所述第一连接板(91)底部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4),所述第一连接板(91)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95);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为长条形,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孔(95)铰接,另一端为第三连接孔(96),所述第一连接孔(94)与第一连接柱(14)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95)与第二连接柱(24)配合,所述第三连接孔(96)与第三连接柱(34)活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5)为公母配合向上弯曲的结构,包括公端(51)和母端(52),所述公端(51)底部设有公端底座(55),所述公端底座(55)上设有公端螺纹孔(53);所述母端(52)底部设有母端底座(56),所述母端底座(56)上设有母端螺纹孔(54);所述公端螺纹孔(53)和母端螺纹孔(54)在公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玲玲,宋文利,谢兰敏,宋克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