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9043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括竖直井道(12)和至少两个轿厢(14,16)的电梯系统(10),所述至少两个轿厢(14,16)一上一下地布置在所述井道(12)中并且每个轿厢能够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一轿厢(14)经由第一悬挂装置(18)连接到第一驱动器(20)和第一对重(25),以及,第二轿厢(16)经由第二悬挂装置(26)连接到第二驱动器(28)和第二对重(36)。电梯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井道(12)相邻并且与所述井道(12)空间分隔开的机房(38)。所述第一驱动器(20)布置在所述井道(12)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器(28)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井道(12)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竖直井道和至少两个轿厢的电梯系统,该至少两个轿厢一上一下地布置在井道中并且每个轿厢可以向上和向下移动。在该情形下,第一轿厢经由第一悬挂装置连接到第一驱动器和第一对重,第二轿厢经由第二悬挂装置连接到第二驱动器和第二对重。
技术介绍
具体地,该类型的电梯系统尤其用在非常高的建筑物中。与传统电梯系统相比,该类型的电梯系统的优势在于相对于所使用表面面积具有更大运输能力。为了能够最大可能地使用该能力,期望两个轿厢能够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彼此独立地移动(尽管存在轿厢中的一个总是在另一个的上方这种自然限制)。为了实现两个轿厢的这种独立性,每个轿厢具有其自己的悬挂装置和其自己的驱动器以及相关控制元件等。每个悬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悬挂绳索和至少一个对重,其中,悬挂绳索和对重在井道中的布置可以通过例如上轿厢的悬挂绳索与上轿厢的上侧配合以及下轿厢的绳索位于下轿厢的底侧来实现,正如例如从EP1565396B1中获知的。在传统电梯系统中,通常将驱动器布置在机房中,机房位于井道的上方并且通过可以在其上行走的楼层与井道分隔。出于电梯系统维护和修理的目的,该楼层允许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其中,楼层可以通过相关建筑物的格栅或天花板、或通过另外的合适结构来建造。在参照上述具有两个轿厢的类型的电梯中,容纳驱动器存在问题,具体是由当电梯系统在非常高的建筑物中使用时要求相对较大、高性能驱动器导致。在具有机房的电梯系统中,由于机房与井道的横截面积相应,所以机房的面积通常对于轿厢的驱动器是不足的,使得在该情形下,或者侧向地扩大机房超过井道的横截面,或者设置一上一下地布置的两个或更多机房。这两种可能性均减小建筑物中的可用空间,这一般是不受期望的。在该背景下,由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改善参照以上类型的电梯系统,具体地为了尽可能少地限制建筑物的可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包括竖直井道和至少两个轿厢的电梯系统,该至少两个轿厢一上一下地布置在井道中并且每个轿厢可以向上和向下移动。在该情形下,第一轿厢经由第一悬挂装置连接到第一驱动器,第二轿厢经由第二悬挂装置连接到第二驱动器,其中,第一驱动器布置在井道的外部,第二驱动器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井道内。在该情形下,优选地,第一驱动器布置在与井道分隔开的空间中。具体地,根据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驱动器布置在包含电梯系统的建筑物的顶部上。有益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每一者包括马达(motor)(具体为电动机)和曳引轮。根据一个变形例,驱动器还可以包括齿轮机构。悬挂装置每一者包括至少一个悬挂绳索和至少一个对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电梯系统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电梯系统包括与井道相邻并且与井道空间分隔开的机房,其中,第一驱动器布置在机房内。在该实施例中,有益地足以设置通常尺寸的机房,这是因为该机房只需容纳驱动器中的一个,而另一个驱动器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井道内,有益地使井道不必为此设计为更大,具体地,井道的高度不必增加。有益地,该机房可访问,具体是为了维护和/或修理的目的。优选地,该电梯系统的机房与该电梯系统的井道的上端相邻。具体地,机房布置在井道的上方或在紧邻井道的侧方处。根据另一个有益的实施例,机房布置在井道的上方。在该情形下,优选地,机房延伸不超过或至少基本不超过井道的横截面。具体地,机房超过井道的横截面不多于10%。有益地,机房通过边界与电梯系统的井道分隔开,其中,具体地,边界包括凹部或开口,具体地悬挂装置的悬挂绳索可以被引导经过该凹部或开口。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电梯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电梯系统的机房通过能够在其上行走的楼层和/或壁与井道分隔开。因此,在该情形下,在机房和井道之间的边界是楼层和/或壁。可以以不同方式构造机房的楼层,具体地构造为天花板或假天花板或格栅。在该情形下的决定因素是楼层能够在其上行走,以及因此,楼层将机房界定为不属于井道的独立空间。优选地,第一驱动器完全布置在机房中。根据有益的实施例,第一驱动器部分地布置在将机房与井道分隔开的楼层中。为此,优选地,楼层具有相应间隙或凹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器完全布置在井道中。在该情形下,有益地,井道与机房的完全结构分离是可能的,这可以在结构方面非常简单且有益地实现。具体地,机房的楼层可以在整个井道横截面的上方是连续的,除了第一轿厢的悬挂装置所需要的开口之外。然而,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二驱动器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井道和机房之间的边界总的凹部中,具体为开口,具体地使得第二驱动器部分地突出进入机房。该变形例有益地在第二驱动器的布置中提供极大灵活性,其中,可以以下方式最优化第二驱动器的位置:即使具有相对较大的驱动器,井道的上部区域和机房两者仍然不必被扩大。机房通常还必须具有由技术规范界定的最小高度,以允许工作人员在维护和修理电梯系统期间能够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安全地工作。在许多情形下,机房布置在井道的上方,其中,机房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不超过或基本不超过井道的横截面。这意味着可以将在建筑物中使用的空间的量保持为最小值。如上提到的,对于两个驱动器在机房中的这种布置,有这种类型的布置通常不能够避免扩大。优选地,第二驱动器布置在轿厢的竖直投影内或外侧;在第二种情形下,因此,完全或部分地偏离轿厢的侧面。第二驱动器的位置选择意味着有益且最优化地使用在井道的上端中的可用空间。在第一变形例中,有益地保证在上轿厢的最高位置和井道的末端之间仍旧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第二变形例有益地提供轿厢能够行驶经过第二驱动器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所述驱动器整体位于竖直投影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电梯系统的有益实施例,第二驱动器布置在井道中并且完全或部分地偏离第一轿厢的侧面,使得第一轿厢能够至少沿着第二驱动器的一部分移动。具体地,第二驱动器布置或固定在用于轿厢或对重的导轨上和/或井道的内壁上和/或机房的楼层的底侧上。有益地,无论如何相应导轨通常存在。有益地,这些导轨向上延伸,以能够作为用于第二驱动器的固定装置起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替换实施例中,机房布置在紧邻井道的侧方处(即,极其紧邻井道的上端)并且通过壁与井道分隔开。以该方式,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最小化电梯系统的空间要求。例如,当建筑物的最高楼层也由电梯服务以及机房的顶部不受期待时提供该变形例。根据另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第二驱动器具有比第一驱动器更小的尺寸。以该方式,在井道中有益地需要更小安装空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中,在许多情形下,由于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优选设计为用于相同的运输能力和相同的最大行进距离,所以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基本表现为相同的驱动性能。具体地,为了减小第二驱动器的尺寸,轿厢中的一个设计为用于较低速度并且由此需要较小的驱动,例如这是因为该轿厢仅仅服务于建筑物的楼层的较小一部分。在该情形下,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井道中的第二驱动器比第一驱动器具有更小的驱动输出是有益的,这是因为在机房中通常有更多可用空间。此外,控制元件分配给第一驱动器,以及,控制元件分配给第二驱动器。具体地,这些控制元件包括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优选地包括控制元件,此外还优选地包括诸如限速器和/或变频器等元件。由于这些控制元件与驱动器相比通常能够非常灵活地布置,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第一控制元件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10;46;50),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竖直井道(12)和至少两个轿厢(14,16),所述至少两个轿厢(14,16)一上一下地布置在所述井道(12)中并且每个轿厢能够向上和向下移动,其中,第一轿厢(14)经由第一悬挂装置(18)连接到第一驱动器(20),以及,第二轿厢(16)经由第二悬挂装置(26)连接到第二驱动器(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20)布置在所述井道(12)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器(28)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井道(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05 DE 102014011378.71.一种电梯系统(10;46;50),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竖直井道(12)和至少两个轿厢(14,16),所述至少两个轿厢(14,16)一上一下地布置在所述井道(12)中并且每个轿厢能够向上和向下移动,其中,第一轿厢(14)经由第一悬挂装置(18)连接到第一驱动器(20),以及,第二轿厢(16)经由第二悬挂装置(26)连接到第二驱动器(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20)布置在所述井道(12)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器(28)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井道(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10;46;5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10;46;50)包括机房(38),所述机房与所述井道(12)相邻并且与所述井道(12)空间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0)布置在所述机房(3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10;46;5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38)与所述井道(12)的上端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系统(10;46;5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38)布置在所述井道(12)的上方或在紧邻所述井道(12)的侧方处。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10;46;5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38)通过能够在其上行走的楼层(42)和/或壁(52)与所述井道(12)分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10;4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38)的所述楼层(40)构造为天花板或假天花板或格栅。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梯系统(10;46;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28)部分地布置在将所述机房(38)与所述井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尔格·泽丽勒斯贝恩德·阿尔滕堡罗纳德·迪策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