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8706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6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填料塔、蓄水池和臭氧发生器,填料塔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底端的填料塔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一进气管,填料塔顶端的内部设有进水层,进水层的底端设有若干层混合层,每层混合层的底端均设有布水导气支撑板,布水导气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布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为优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工艺与系统提高臭氧混合效率和经济性,同时未混合的臭氧可以进行收集存储,避免臭氧的浪费,且臭氧与水混合时,可以多次循环的进行混合,提高水体内部的臭氧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在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水处理系统中已经被较为广泛地应用。国外关于养殖水体臭氧消毒的研究早已展开,国内在养殖水体中使用臭氧消毒的研究很少见,在实际生产中的臭氧混合装置大部分是鼓泡塔式接触反应器,这种鼓泡塔大部分高3m以上,不适于移动和日常的维护操作,且未混合的臭氧不能二次利用。国内也有关于臭氧消毒的研究,其混合方式摒弃了这种笨重的反应器,取而代之的是轻巧的射流混合或叶片泵搅动混合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设备都是购买自国外成熟的产品,没有自己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的臭氧混合装置不能很好将臭氧与水充分混合和未混合的臭氧不能二次利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填料塔、蓄水池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填料塔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底端的填料塔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一进气管,所述填料塔顶端的内部设有进水层,所述进水层的底端设有若干层混合层,所述每层混合层的底端均设有布水导气支撑板,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布水板,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的中部设有通气管,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布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潜水泵连接,所述潜水泵置于蓄水池内,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底座内部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尾气管连接,所述尾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储气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中部设有气体球阀,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中部设有液体球阀。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与气罐连接的气管设有气压阀,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中部设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层的内部设有鲍尔环填充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气体球阀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液体球阀设有液体流量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与维护、混合效率高和不易堵塞等优点,可提高臭氧混合效率和经济性,同时未混合的臭氧可以进行收集存储,避免臭氧的浪费,且臭氧与水混合时,可以多次循环的进行混合,提高水体内部的臭氧含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填料塔;2、第一进水口;3、布水板;4、第一进水管;5、通气管;6、布水导气支撑板;7、混合层;8、尾气管;9、气压阀;10、储气罐;11、液体球阀;12、蓄水池;13、潜水泵;14、气泵;15、出水底座;16、水泵;17、出水管;18、臭氧发生器;19、第一进气管;20、气体球阀;21、第二进水管;22、第二进水口;23、进水层;24、布水孔;25、阀门;26、第二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填料塔1、蓄水池12和臭氧发生器18,填料塔1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2和第二进水口22,第一进水口2和第二进水口22底端的填料塔1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6和第一进气管19,填料塔1顶端的内部设有进水层23,进水层23的底端设有若干层混合层7,每层混合层7的底端均设有布水导气支撑板6,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布水板3,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中部设有通气管5,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布水孔24,第一进水口2通过第一进水管4与潜水泵13连接,潜水泵13置于蓄水池12内,第二进水口22通过第二进水管21与水泵16连接,水泵16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底座15内部连接,水泵16的另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管17连接,第一进气管19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8连接,第二进气管26的一端与尾气管8连接,尾气管8与气泵14连接,气泵14通过气管与储气罐10连接。第一进气管19的中部设有气体球阀20,第一进水管4的中部设有液体球阀11,利用气体球阀20控制第一进气管19内部的气体流量,利用液体球阀11控制第一进水管4内部的液体流量。气泵14与气罐10连接的气管设有气压阀9,第二进水管21的中部设有阀门25,利用气压阀9控制气管内部的气体排放,利用阀门25控制第二进水管21内部液体的排放。混合层7的内部设有鲍尔环填充材料,使臭氧与水的混合效果最佳。气体球阀20设有气体流量计,液体球阀11设有液体流量计,实时观测第一进气管19内部的气体流量值,实时观测第一进水管4内部液体的流量值。具体使用时,通过潜水泵13和第一进水管4将蓄水池12中的自来水输送到进水层23,由上至下逐层下落,同时通过臭氧发生器18生产臭氧,并将臭氧通过第一进气管19输送带布水板3,布水板3以及7中设置的填料使臭氧与水充分混合,将臭氧转移到水体中,最后下落至尾出水管17,由出水管17排出,若需要水体内的臭氧含量相对较多的话,混合后的水不从出水管17流出,利用水泵16将混合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管21再次抽入填料塔1内,对混合的水进行二次的臭氧混合,着实提高水体的臭氧含量,且水与臭氧混合时,多余的臭氧可以利用通过气泵14将其抽入储气罐10内,避免臭氧的浪费,以便日后对臭氧的二次利用,该装置自来水流量大小、臭氧流量大小分别通过液体球阀11、气体球阀20进行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与维护、混合效率高和不易堵塞等优点,可为优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工艺与系统提高臭氧混合效率和经济性,同时未混合的臭氧可以进行收集存储,避免臭氧的浪费,且臭氧与水混合时,可以多次循环的进行混合,提高水体内部的臭氧含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填料塔(1)、蓄水池(12)和臭氧发生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1)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2)和第二进水口(22),所述第一进水口(2)和第二进水口(22)底端的填料塔(1)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6)和第一进气管(19),所述填料塔(1)顶端的内部设有进水层(23),所述进水层(23)的底端设有若干层混合层(7),所述每层混合层(7)的底端均设有布水导气支撑板(6),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布水板(3),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中部设有通气管(5),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布水孔(24),所述第一进水口(2)通过第一进水管(4)与潜水泵(13)连接,所述潜水泵(13)置于蓄水池(12)内,所述第二进水口(22)通过第二进水管(21)与水泵(16)连接,所述水泵(16)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底座(15)内部连接,所述水泵(16)的另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管(17)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9)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8)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26)的一端与尾气管(8)连接,所述尾气管(8)与气泵(14)连接,所述气泵(14)通过气管与储气罐(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填料塔(1)、蓄水池(12)和臭氧发生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1)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2)和第二进水口(22),所述第一进水口(2)和第二进水口(22)底端的填料塔(1)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6)和第一进气管(19),所述填料塔(1)顶端的内部设有进水层(23),所述进水层(23)的底端设有若干层混合层(7),所述每层混合层(7)的底端均设有布水导气支撑板(6),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顶端设有布水板(3),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中部设有通气管(5),所述布水导气支撑板(6)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布水孔(24),所述第一进水口(2)通过第一进水管(4)与潜水泵(13)连接,所述潜水泵(13)置于蓄水池(12)内,所述第二进水口(22)通过第二进水管(21)与水泵(16)连接,所述水泵(16)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出水底座(15)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皓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