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包括一柱状圆筒本体、一丝网旋转体、一定位机构、一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以及一旋转机构;所述柱状圆筒本体与所述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的水雾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旋转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定位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的内部;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丝网旋转体相连接,并通过该旋转机构带动所述丝网旋转体进行旋转;所述丝网旋转体的出风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块扇叶。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使用该装置去除水雾时,不仅可以增加水雾颗粒与丝网层的接触机会,提高除水雾效果,而且可以利用向心力将聚集的水雾颗粒甩到柱状圆筒本体的内壁,使水滴更容易掉落下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水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尤其是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及健康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环保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很多发电厂、锅炉厂等也都根据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对烟雾、粉尘等进行处理后,再将水雾排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生活在周围的人群大都会将排放出去的水雾当成烟气,所以经常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问题;同时,虽然排放出去的是符合标准的水雾,但在水雾中也确实含有少量的污染物,仍然会污染到周围的环境。因此,如果能够将水雾也去除掉,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目前,用于除水雾的机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惯性碰撞、离心分离、布朗运动的扩散沉积以及静电吸引。丝网除雾器就是属于惯性碰撞除雾中的典型产品,它是一种高效的气液分离设备,具有除雾效率较高、结构简单、空隙率大、重量轻,安装、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除雾原理是:当水雾气体自下而上通过丝网除雾器时,由于惯性作用与丝网的表面产生碰撞,雾沫随即在细丝表面聚集并扩张,当不断变大的液滴所产生的重力超过气速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会掉落下来。但是,现有丝网除雾器中的丝网都是固定设置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如下缺陷:1、为了实现较好的除雾效果,现有的丝网体积都设置的比较大,丝网层的高度通常要达到200~400mm;2、由于丝网是固定设置的,高度也比较高,水雾在上升的过程中阻力大,因此需要为水雾提供的动力也比较大,整个装置的运行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通过该装置来有效除去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所生成的水雾。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包括一柱状圆筒本体、一丝网旋转体、一定位机构、一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以及一旋转机构;所述柱状圆筒本体与所述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的水雾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旋转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定位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的内部;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丝网旋转体相连接,并通过该旋转机构带动所述丝网旋转体进行旋转;所述丝网旋转体的出风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片扇叶。进一步地,所述丝网旋转体包括一由金属丝交织而成的丝网层以及一转轴,所述丝网层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中部,所述转轴与所述定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扇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扇叶位于所述丝网层的出风方向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上定位架以及一下定位架;所述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均由一轴承、一轴承固定座以及三根定位杆组成;所述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座上,每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均与轴承固定座相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柱状圆筒本体相连接;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电机、一联动杆以及一齿轮组;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的外侧,且该电机的轴通过所述齿轮组和联动杆与所述转轴联动连接,并通过所述电机联动所述转轴旋转。进一步地,所述丝网层的高度为70~135mm。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0.1~1mm,金属丝交织形成的孔的通径为0.1~2mm。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6~10片扇叶。进一步地,每所述扇叶均向上倾斜10°~30°。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转速为100~500r/min。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电机带动丝网旋转体进行旋转除水雾,不仅可以增加水雾颗粒与丝网层的接触机会,提高除水雾效果,而且可以利用向心力将聚集的水雾颗粒甩到柱状圆筒本体的内壁,使水滴更容易掉落下去;2、可以大大降低丝网层的高度,减小整个除水雾装置的体积,降低制作成本;3、巧妙的利用扇叶旋转所产生的吸力来补偿水雾颗粒上升的阻力,可大大减小对风机提供的动力的要求,减少运行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除水雾装置,1-柱状圆筒本体,2-丝网旋转体,21-丝网层,211-金属丝,211a-孔,22-转轴,3-定位机构,31-上定位架,32-下定位架,311(321)-轴承,312(322)-轴承固定座,313(323)-定位杆,4-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1-水雾出口,5-旋转机构,51-电机,511-轴,52-联动杆,53-齿轮组,6-扇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100,包括一柱状圆筒本体1、一丝网旋转体2、一定位机构3、一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以及一旋转机构5;所述柱状圆筒本体1与所述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的水雾出口41相连通,即本专利技术除水雾装置100可以应用到任意有需要除水雾的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上,这样,当水雾从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的水雾出口41出来后,就会进入到除水雾装置100中去除水雾,水雾上升的动力由风机(未图示)提供;所述丝网旋转体2通过所述定位机构3定位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1的内部;所述旋转机构5与所述丝网旋转体2相连接,并通过该旋转机构5带动所述丝网旋转体2进行旋转,丝网旋转体2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加与水雾颗粒的接触机会,提高水雾的去除效果,而且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将聚集在丝网旋转体2上的水滴甩向柱状圆筒本体1的内壁,使水滴更容易掉落下去;所述丝网旋转体2的出风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片扇叶6,在工作时,扇叶6所产生的吸力正好可以补偿水雾向上的阻力,这可以大大减少风机所需提供的动力。所述丝网旋转体2包括一由金属丝211交织而成的丝网层21以及一转轴22,所述丝网层2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22的中部,所述转轴22与所述定位机构3转动连接;所述扇叶6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22上,且所述扇叶6位于所述丝网层21的出风方向上。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一上定位架31以及一下定位架32;所述上定位架31和下定位架32均由一轴承311(321)、一轴承固定座312(322)以及三根定位杆313(323)组成;所述轴承311(321)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座312(322)上,每所述定位杆313(323)的一端均与轴承固定座312(322)相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柱状圆筒本体1相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使三根定位杆313(323)均分一个圆面,即使相连两定位杆313(323)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轴承311(321)套设在所述转轴22上。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一电机51、一联动杆52以及一齿轮组53;所述电机51固定设置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1的外侧,且该电机51的轴511通过所述齿轮组53和联动杆52与所述转轴22联动连接,并通过所述电机51联动所述转轴22旋转。所述丝网层21的高度H为70~135mm,相当于是现有丝网除雾器的丝网层的三分之一。所述金属丝211的直径为0.1~1mm,金属丝211交织形成的孔211a的通径为0.1~2mm。所述转轴22上固定设置有6~10片扇叶6。每所述扇叶6均向上倾斜α度,α取值为10°~30°。所述转轴22的转速为100~500r/min。在工作的过程中,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所产生的水雾在风机提供的动力下,会从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4的水雾出口41向上排出进入到除水雾装置100中。水雾颗粒进入除水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状圆筒本体、一丝网旋转体、一定位机构、一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以及一旋转机构;所述柱状圆筒本体与所述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的水雾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旋转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定位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的内部;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丝网旋转体相连接,并通过该旋转机构带动所述丝网旋转体进行旋转;所述丝网旋转体的出风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片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状圆筒本体、一丝网旋转体、一定位机构、一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以及一旋转机构;所述柱状圆筒本体与所述集中排放水雾的设备的水雾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旋转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定位在所述柱状圆筒本体的内部;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丝网旋转体相连接,并通过该旋转机构带动所述丝网旋转体进行旋转;所述丝网旋转体的出风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片扇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旋转体包括一由金属丝交织而成的丝网层以及一转轴,所述丝网层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中部,所述转轴与所述定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扇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扇叶位于所述丝网层的出风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动力柱状体旋转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上定位架以及一下定位架;所述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均由一轴承、一轴承固定座以及三根定位杆组成;所述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座上,每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均与轴承固定座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维清,王绍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沃特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