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及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3855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及其总成,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中间层及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包括第一外面及第一内面,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包括第二外面及第二内面,且所述中间层的两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内面与第二内面,其中,所述第一内面及所述第二内面上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第二外面上镀有低辐射薄膜,其中,所述红外反射膜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涂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靠近第一玻璃基板,所述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第二介质层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降低可见光透过率及太阳能总透过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车外可见光反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及其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低可见光透过率和低太阳能总透过率的窗玻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种玻璃因为具有较低的可见光透过率及太阳能总透过率,因此常被作为汽车天窗玻璃使用。如今,出于节能减排和美学方面的考量,用玻璃天窗替代传统汽车天窗已成为主流趋势,但是如果仅用普通的夹层玻璃作为玻璃天窗会导致进入车辆内部的总热能增加,从而导致车内温度升高,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着色玻璃、着色塑料中间膜来降低玻璃天窗的可见光透过率(TL)及太阳能总透过率(Tts)。比如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安装在车上的单片着色玻璃,其可用作汽车天窗玻璃,具有镀在玻璃内表面的Low-e膜,该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18%,Tts≤30%;还有一种可用作汽车天窗玻璃的夹层玻璃,其中至少有一片玻璃为本体着色玻璃,该夹层玻璃的塑料中间层为透明塑料中间层,该玻璃的TL≤35%,Tts≤20%。另外还有一种将吸收涂层与低辐射率涂层相结合的窗玻璃,该窗玻璃可用作汽车天窗玻璃,能减少辐射能量使得进入车辆内部的总热能减少,该窗玻璃的TL≤50%,Tts≤30%。上述常用的三种汽车天窗玻璃是通过镀膜来降低天窗的TL及Tts,从而使得进入车辆内部的总热能减少。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当要达到极低的可见光透过率TL及太阳能总透过率Tts时,例如要求TL≤2.5%且Tts≤20%,一般的用于镀膜的低透膜系玻璃是很容易让车外反射率大于20%,而这种车外反射率是客户所不希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透镀膜玻璃产品,具备极低的可见光透过率及太阳能总透过率的同时,大大降低车外可见光反射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中间层及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包括第一外面及第一内面,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包括第二外面及第二内面;且所述中间层的两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内面与第二内面,所述第一内面和/或所述第二内面上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第二外面上镀有低辐射薄膜,其中,所述红外反射膜包括第一介质层、吸收涂层、红外反射涂层及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靠近第一玻璃基板,所述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第二介质层之间。其中,所述红外反射膜为第一类膜,所述第一类膜的内部结构依次为第一介质层、吸收涂层、红外反射涂层及第二介质层。其中,所述红外反射膜为第二类膜,所述第二类膜还包括第三介质层,所述第二类膜的内部结构依次为第一介质层、红外反射涂层、第三介质层、吸收涂层及第二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三介质层厚度为50nm~100nm。其中,所述第一内面镀有第一类膜,第二内面镀有第二类膜。其中,所述第一内面镀有第二类膜,第二内面镀有第一类膜。其中,所述第一内面与所述第二外面包括黑边,由油墨印刷而成,且所述黑边宽度小于或等于30mm。其中,所述低辐射薄膜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所述中间层的材质为粘塑性软质塑料或着色塑料;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为无色透明玻璃或本体着色玻璃;所述第一介质层及第二介质层包括介电材料;所述吸收涂层包括金属和/或合金、金属氮化物及金属碳化物;所述红外反射涂层为含银镀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总成,包括包边条,以及上述所述的低透镀膜车窗玻璃,所述包边条通过注塑成型或PU挤出成型贴覆在所述低透镀膜车窗玻璃上。其中,贴覆在所述第二外面上的所述包边条的宽度为5mm~5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窗玻璃及其总成在两块玻璃基板与中间层接触的一面上镀有红外反射膜,并在第二玻璃基板的另一面上镀有低辐射薄膜,其中,所述红外反射膜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在降低可见光透过率及太阳能总透过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车外可见光反射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低透镀膜车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现有技术中低透镀膜车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现有技术中低透镀膜车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红外反射膜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红外反射膜的膜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玻璃基板,11、第一外面,12、第一内面;2、中间层;3、第二玻璃基板,31、第二外面,32、第二内面;4、红外反射膜;4A、红外反射膜,41、第一介质层,42、吸收涂层,43、红外反射涂层,44、第二介质层;4B、红外反射膜,45、第一介质层,46、红外反射涂层,47、第三介质层,48、吸收涂层,49、第二介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3,现有技术中的车窗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中间层2及第二玻璃基板3,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包括第一外面11及第一内面12,所述第二玻璃基板3包括第二外面31及第二内面32,且所述中间层2的两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内面12与第二内面32,其中,所述第一内面12和/或所述第二内面32上镀有红外反射膜4,且所述第二外面31上镀有低辐射薄膜,所述低辐射薄膜又称为Low-e薄膜,可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等;具体地:图1中为所述第一内面12上镀有红外反射膜4;图2中为所述第二内面32上镀有红外反射膜4;图3中为所述第一内面12和所述第二内面32上均镀有红外反射膜4。应当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玻璃基板1朝向车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3朝向车内,所述红外反射膜4包括首尾两端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以及位于两个介质层之间的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靠近第一玻璃基板,即当红外反射膜4镀在第一内面12上时,第一介质层直接接触第一内面,当红外反射膜4镀在第二内面32上时,则第二介质层直接接触第二内面32。此外,红外反射膜与低辐射薄膜都起隔热的作用,但工作原理不同。具体地,红外反射膜主要是通过反射红外线来实现隔热,而低辐射薄膜主要是通过降低太阳能辐射率来实现隔热。而吸收涂层主要用于吸收可见光,以降低可见光透过率,实现低透效果;红外反射涂层主要用于反射红外线,以实现隔热效果。此外,所述中间层2的材质可为粘塑性软质塑料或着色塑料等;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及第二玻璃基板3可选择无色透明玻璃或本体着色玻璃等。为实现降低可见光透过率及太阳能总透过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车外可见光反射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红外反射膜4可分为第一类膜4A及第二类膜4B,具体构造如下: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当所述红外反射膜4为第一类膜4A时,则其内部结构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41、吸收涂层42、红外反射涂层43及第二介质层44,此时所述吸收涂层42朝向车外。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当所述红外反射膜4为第二类膜4B时,其内部结构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45、红外反射涂层46、第三介质层47、吸收涂层48及第二介质层49,此时所述吸收涂层48朝向车内。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当吸收涂层靠近车外时(如实施例一所述),则直接与红外反射涂层接触;当吸收涂层靠近车内时(如实施例二所述),则需要与靠外的红外反射涂层之间增设介质层,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吸收涂层的作用,增大吸收能力,从而间接地实现在降低可见光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及其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中间层及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包括第一外面及第一内面,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包括第二外面及第二内面;且所述中间层的两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内面与第二内面,所述第一内面和/或所述第二内面上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第二外面上镀有低辐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靠近第一玻璃基板,所述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第二介质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中间层及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包括第一外面及第一内面,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包括第二外面及第二内面;且所述中间层的两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内面与第二内面,所述第一内面和/或所述第二内面上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第二外面上镀有低辐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靠近第一玻璃基板,所述吸收涂层及红外反射层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第二介质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为第一类膜,所述第一类膜的内部结构依次为第一介质层、吸收涂层、红外反射涂层及第二介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膜为第二类膜,所述第二类膜还包括第三介质层,所述第二类膜的内部结构依次为第一介质层、红外反射涂层、第三介质层、吸收涂层及第二介质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质层厚度为50nm~100nm。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透镀膜车窗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贵才蔡峰蒋炳铭张建文蔡毅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