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包括:喷杆结构、悬架底座、悬架上托、垂向导向杆和横向导向杆;喷杆结构包括左横向喷杆和右横向喷杆,悬架上托包括左悬架上托和右悬架上托,左横向喷杆和右横向喷杆左右对称地分别固定安装在左悬架上托和右悬架上托上;垂向导向杆包括左垂向导向杆和右垂向导向杆,左垂向导向杆连接左悬架上托和悬架底座,右垂向导向杆连接右悬架上托和悬架底座;横向导向杆横向连接左横向喷杆和右横向喷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精确地平衡左右两边悬架上托的受力情况,提高喷杆结构的平衡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喷雾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喷杆式喷雾机上安装的喷杆,由于技术及成本控制等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直接与机架连接装配在一起,没有设置独立的喷杆平衡装置。因此在田块平整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底座会随着地块高低起伏而晃动,受此影响,喷杆就会跟随底座起伏摇晃,这样容易使喷杆倾斜摇晃而刮伤作物,甚至会因此而损坏喷杆。有的喷杆喷雾机上虽然装有喷杆平衡系统,但其设计技术往往都是采用超声波/红外线测距、电子传感器及液压平衡调节器等组合,不仅结构复杂,成本也十分高昂,使得许多生产企业和用户望而却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杆结构、悬架底座、悬架上托、垂向导向杆和横向导向杆;所述喷杆结构包括左横向喷杆和右横向喷杆,所述悬架上托包括左悬架上托和右悬架上托,左横向喷杆和右横向喷杆左右对称地分别固定安装在左悬架上托和右悬架上托上;所述垂向导向杆包括左垂向导向杆和右垂向导向杆,左垂向导向杆连接左悬架上托和悬架底座,右垂向导向杆连接右悬架上托和悬架底座,所述悬架底座固定在喷雾机机身上;所述横向导向杆横向连接左悬架上托和右悬架上托。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所述左垂向导向杆和右垂向导向杆外均套设有垂向减震弹簧;所述横向导向杆外套设有横向减震弹簧。还包括上摇臂和下摇臂,其中,上摇臂包括左上摇臂和右上摇臂,下摇臂包括左下摇臂和右下摇臂,左悬架上托通过左上摇臂和左下摇臂与悬架底座连接,右悬架上托通过右上摇臂和右下摇臂与悬架底座连接。所述悬架底座包括底板、左右对称固定在底板上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悬架上托由呈夹角相连的左横臂和左连接臂构成,左横臂支撑着左横向喷杆,左连接臂通过左上摇臂、左下摇臂与左支架相连;所述右悬架上托由呈夹角相连的右横臂和右连接臂构成,右横臂支撑着右横向喷杆,右连接臂通过右上摇臂、右下摇臂与右支架相连。所述左上摇臂和左下摇臂均与左连接臂和左支架铰接;所述右上摇臂和右下摇臂均与右连接臂和右支架铰接;左连接臂、左上摇臂、左支架和左下摇臂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右连接臂、右上摇臂、右支架和右下摇臂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左垂向导向杆两端分别与左连接臂和左支架铰接;所述右垂向导向杆两端分别与右连接臂和右支架铰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解决喷杆式喷雾机作业过程中由行驶路面不平、喷雾机机身振动所导致的喷杆结构平衡问题,为喷雾机施药提供高效稳定的作业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附图标记如下:喷杆结构1、左横向喷杆11、右横向喷杆12、悬架底座2、左支架21、右支架22、底板23、悬架上托3、左悬架上托31、右悬架上托32、左横臂33、右横臂34、左连接臂35、右连接臂36、上摇臂4、左上摇臂41、右上摇臂42、下摇臂5、左下摇臂51、右下摇臂52、垂向导向杆6、左垂向导向杆61、右垂向导向杆62、垂向减震弹簧7、横向导向杆8、横向减震弹簧9。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包括喷杆结构1、悬架底座2、悬架上托3、上摇臂4、下摇臂5、垂向导向杆6和横向导向杆8。整个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呈左右对称结构,喷杆结构1包括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悬架上托3包括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分别左右对称地固定在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上。垂向导向杆6包括左垂向导向杆61和右垂向导向杆62,左垂向导向杆61连接左悬架上托31和悬架底座2,右垂向导向杆62连接右悬架上托32和悬架底座2,悬架底座2固定在喷雾机机身上,横向导向杆8横向连接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其中,左垂向导向杆61和右垂向导向杆62外均套设有垂向减震弹簧7,横向导向杆8外套设有横向减震弹簧9,使得系统在垂向受力时,垂向减震弹簧7能够有效减震,而在横向受力时,横向减震弹簧9也能进行有效缓冲。除了在导向杆外设置减震弹簧,喷杆平衡悬架系统还采用了摇臂结构来进行平衡。摇臂结构分为上摇臂4和下摇臂5,其中,上摇臂4包括左上摇臂41和右上摇臂42,下摇臂5包括左下摇臂51和右下摇臂52,左悬架上托31通过左上摇臂41和左下摇臂51与悬架底座2连接,右悬架上托32通过右上摇臂42和右下摇臂52与悬架底座2连接。图3反映了更为具体的结构细节,悬架底座2包括底板23、左右对称固定在底板23上的左支架21和右支架22。左悬架上托31由呈夹角相连的左横臂33和左连接臂35构成,左横臂33支撑着左横向喷杆11,左连接臂35通过左上摇臂41、左下摇臂51与左支架21相连;右悬架上托32由呈夹角相连的右横臂34和右连接臂36构成,右横臂34支撑着右横向喷杆12,右连接臂36通过右上摇臂42、右下摇臂52与右支架22相连。其中,左上摇臂41和左下摇臂51均与左连接臂35和左支架21铰接,右上摇臂42和右下摇臂52均与右连接臂36和右支架22铰接,左连接臂35、左上摇臂41、左支架21和左下摇臂51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右连接臂36、右上摇臂42、右支架22和右下摇臂52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性,能够将垂向位移部分转换成水平位移,有效进行缓冲。此外,左垂向导向杆61两端也分别与左连接臂35和左支架21铰接;右垂向导向杆62两端分别与右连接臂36和右支架22铰接。在使用该喷杆平衡悬架系统时,将悬架底座2固定在喷雾机机身上,喷雾机在行驶过程中,一边车轮跳动引起车身倾斜时,悬架底座2两端会产生相对上升及下降的运动,悬架底座2上升一侧的悬架上托3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向下的运动趋势。套设在垂向导向杆6外的垂向减震弹簧7首先起到缓冲支撑作用,可以提供挤压和拉伸两种不同状态的力,以抑制上升及下降运动;然后由上摇臂4、下摇臂5、悬架上托3和悬架底座2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对力的方向进行限制,将垂向的位移转化为横向位移,使上升一侧的悬架上托3向内侧横向运动,进而传递到横向导向杆8,通过挤压横向导向杆8及横向减震弹簧9将力传递到下降一侧的悬架上托3,此时,套设在横向导向杆8外的横向减震弹簧9在横向上进行了进一步缓冲;接着由上摇臂4、下摇臂5、悬架上托3和悬架底座2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对力的方向进行限制,使下降一侧的悬架上托3向上运动,从而平衡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与作物的垂向高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垂向和横向的减震弹簧以及导向杆的抑振调节,能够更精确地平衡左右两边悬架上托的受力情况,提高喷杆结构的平衡性及稳定性。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杆结构(1)、悬架底座(2)、悬架上托(3)、垂向导向杆(6)和横向导向杆(8);所述喷杆结构(1)包括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所述悬架上托(3)包括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左右对称地分别固定安装在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上;所述垂向导向杆(6)包括左垂向导向杆(61)和右垂向导向杆(62),左垂向导向杆(61)连接左悬架上托(31)和悬架底座(2),右垂向导向杆(62)连接右悬架上托(32)和悬架底座(2),所述悬架底座(2)固定在喷雾机机身上;所述横向导向杆(8)横向连接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杆结构(1)、悬架底座(2)、悬架上托(3)、垂向导向杆(6)和横向导向杆(8);所述喷杆结构(1)包括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所述悬架上托(3)包括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左横向喷杆(11)和右横向喷杆(12)左右对称地分别固定安装在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上;所述垂向导向杆(6)包括左垂向导向杆(61)和右垂向导向杆(62),左垂向导向杆(61)连接左悬架上托(31)和悬架底座(2),右垂向导向杆(62)连接右悬架上托(32)和悬架底座(2),所述悬架底座(2)固定在喷雾机机身上;所述横向导向杆(8)横向连接左悬架上托(31)和右悬架上托(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垂向导向杆(61)和右垂向导向杆(62)外均套设有垂向减震弹簧(7);所述横向导向杆(8)外套设有横向减震弹簧(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杆平衡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摇臂(4)和下摇臂(5),其中,上摇臂(4)包括左上摇臂(41)和右上摇臂(42),下摇臂(5)包括左下摇臂(51)和右下摇臂(52),左悬架上托(31)通过左上摇臂(41)和左下摇臂(51)与悬架底座(2)连接,右悬架上托(32)通过右上摇臂(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崔龙飞,顾伟,薛新宇,丁素明,周良富,张宋超,秦维彩,孙竹,孔伟,张玲,周立新,金永奎,蔡晨,王宝坤,杨风波,周晴晴,张学进,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