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725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3 20:20
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柔性第一衬底与柔性第二衬底隔着显示元件彼此重叠。所重叠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中的至少一个衬底的侧面被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覆盖。该高分子材料比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更具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注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不限定于上述
例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物体、方法或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工序(process)、机器(mach0ine)、产品(manufacture)或者组合物(compositionofmatter)。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存储装置、处理器、它们的驱动方法或它们的制造方法。注意,在本说明书等中,半导体装置通常是指能够通过利用半导体特性而工作的装置。因此,晶体管或二极管等半导体元件和半导体电路是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照明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等也可以包括半导体元件或半导体电路。因此,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照明装置、电光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等有时包括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元件,对液晶元件的研究开发日益盛行。另外,关于利用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的发光元件的研究开发也日益盛行。在这种发光元件的基本结构中,在一对电极之间设置有包含发光物质的层。将电压施加到该发光元件,来得到来自发光物质的发光。因为发光元件是自发光型元件,所以使用该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尤其具有如下优点:可见度高;不需要背光;以及功耗低等。使用上述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还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将其制造得薄且轻;以及响应速度快等。包括上述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能够具有柔性,因此正在探讨将上述柔性衬底应用于显示装置。作为使用柔性衬底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已知如下技术:在玻璃衬底或石英衬底等衬底上制造薄膜晶体管等半导体元件,例如使用有机树脂将半导体元件固定于其他衬底(例如,柔性衬底),然后,将半导体元件从玻璃衬底或石英衬底转置到其他衬底(专利文献1)。另外,通过将使用厚度为大于或等于20μm且小于或等于50μm的玻璃衬底形成的有机EL面板夹在两个柔性薄片之间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机械强度的技术已被周知。(专利文献2)。显示装置被期待应用于各种用途,并有多样化的需求。例如,作为便携式信息终端,具有触摸面板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终端的开发正日益盛行。[参照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7415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2446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护发光元件表面以及防止水分等杂质从外部侵入发光元件,有时在形成于衬底上的发光元件上贴合(attach)附加衬底。但是,有水分等杂质从被贴合的衬底的外围部分(衬底边缘)侵入而导致显示质量和可靠性下降的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现有的显示装置需要使从衬底边缘到显示区域的距离长。其结果是,显示区域的外侧的不助于显示的区域(以下,也称为“边框”)较宽,这妨碍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半导体装置的生产率或设计自由度的提高。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有机EL面板夹在两个柔性薄片之间的情况下,有时从柔性薄片边缘侵入的杂质引起显示图像的劣化或可靠性的下降。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柔性薄片大于有机EL面板,由此包括该柔性薄片的边框必然会变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自由度高的显示装置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见度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质量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耗低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率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其它目的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中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从所述记载中抽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第二衬底;以及第一层。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隔着显示元件相互重叠。第一层覆盖第一衬底的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区域、第二衬底的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区域、第一衬底的侧面以及第二衬底的侧面。作为第一层,例如可以使用硅酮树脂(硅橡胶)或氟树脂(氟橡胶)。可以通过在相互重叠的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的周围设置液状高分子材料,使该液状高分子材料固化,由此形成第一层。由于第一层是无缝的,所以通过由第一层覆盖相互重叠的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的外围部分(衬底边缘),能够防止水分等杂质侵入显示区域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第二衬底;以及第一层。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隔着显示元件相互重叠。第一层覆盖第一衬底的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区域、第二衬底的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区域以及第一衬底的侧面和第二衬底的侧面之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设计自由度高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可见度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质量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功耗低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生产率高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新颖的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注意,这些效果的记载不妨碍其他效果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具有所有上述效果。其它效果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中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从所述记载中抽出。附图说明图1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图2A至2C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平面图及截面图。图3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截面图。图4A至4C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方框图及电路图。图5A和5B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方框图。图6A和6B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像素结构的例子。图7A和7B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像素结构的例子。图8A至8D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9A至9D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10A至10D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11A和11B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12A和12B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13A和13B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14A和14B是说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实例的截面图。图15A和15B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图16A至16C示出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例。图17示出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例。图18A1和18A1以及18B1至18B3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图19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截面图。图20A和20B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截面图。图21是说明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截面图。图22A1、22A2、22B1、22B2、22C1和22C2示出晶体管的一个方式。图2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8/201580040196.html" title="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原文来自X技术">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隔着显示元件与所述第一衬底重叠的第二衬底;以及第一层,该第一层覆盖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衬底的侧面及所述第二衬底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位于所述第一衬底的底面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顶面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25 JP 2014-152036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隔着显示元件与所述第一衬底重叠的第二衬底;以及第一层,该第一层覆盖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衬底的侧面及所述第二衬底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位于所述第一衬底的底面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互重叠的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顶面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杨氏模量小于所述第一衬底及所述第二衬底的各杨氏模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杨氏模量为所述第一衬底及所述第二衬底的各自杨氏模量的五十分之一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元件为发光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透光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透光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是无缝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为硅橡胶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隔着晶体管相互重叠。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晶体管的沟道包括氧化物半导体。11.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泽悠一川田琢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