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集成电路(IC)和单片式半导体器件,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单片式反熔丝。
技术介绍
单片式IC通常包括多个晶体管,例如制造在平面衬底(例如,硅晶圆)上方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IC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反熔丝。反熔丝是以高电阻启动的电气器件,并且被设计为当器件两端的电压超过阈值水平时永久地创建导电路径。随着晶体管尺寸从一代缩放到另一代,缩小反熔丝程序电压是有利的。MOS反熔丝设计通常采用基于MOS晶体管的结构,如图1A中描绘的。设置在衬底5上的MOS反熔丝10采用被隔离电介质15包围的源极/漏极接触部14和栅极电极13。在栅极电极13被偏置高达编程电压并且源极/漏极接触部14保持在参考电势(例如,地电势)的情况下,反熔丝程序电路路径穿过栅极电介质11、标称地掺杂的半导体阱或鳍状物8、以及重掺杂的半导体源极/漏极9。在编程操作期间导电路径的形成导致永久地击穿栅极电介质11,这改变了栅极电极13与源极/漏极接触部14之间的电阻。如果栅极电介质11未受损,则反熔丝10显示正常MOSFET特性。如果栅极电介质11经历了电介质击穿,则反熔丝10将不具有正常MOSFET特性并反而具有相关联的编程反熔丝电阻。提供较低反熔丝程序电圧的MOS反熔丝架构和相关联的制造技术是有利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限制的方式来例示本文中所描述的材料。为了例示的简单和清楚起见,附图中例示的元件并非必须按比例绘制。例如,为了清楚起见,一些元件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它元件有所扩大。此外,在认为适当的情况下,已经在附图中重复附图标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反熔丝位单元,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反熔丝位单元包括反熔丝,所述反熔丝还包括:第一半导体沟道区,所述第一半导体沟道区设置在衬底上方;第一半导体源极区和第一漏极区,所述第一半导体源极区和所述第一漏极区具有与所述第一沟道区互补的导电类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方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沟道区的相对侧上;与所述第一源极区接合的第一源极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漏极区接合的第一漏极接触部;第一栅极电介质,所述第一栅极电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一沟道区上方;以及第一栅极电极,所述第一栅极电极通过所述第一栅极电介质与所述第一沟道区分隔开,并且通过居间电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分隔开,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具有缝隙,所述缝隙从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的顶部表面延伸通过z高度接近所述第一栅极电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反熔丝位单元,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反熔丝位单元包括反熔丝,所述反熔丝还包括:第一半导体沟道区,所述第一半导体沟道区设置在衬底上方;第一半导体源极区和第一漏极区,所述第一半导体源极区和所述第一漏极区具有与所述第一沟道区互补的导电类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方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沟道区的相对侧上;与所述第一源极区接合的第一源极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漏极区接合的第一漏极接触部;第一栅极电介质,所述第一栅极电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一沟道区上方;以及第一栅极电极,所述第一栅极电极通过所述第一栅极电介质与所述第一沟道区分隔开,并且通过居间电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分隔开,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具有缝隙,所述缝隙从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的顶部表面延伸通过z高度接近所述第一栅极电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具有第一栅极长度;并且所述第一栅极电极材料中的所述缝隙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长度的大致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还包括: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耦合到所述第一栅极电极或者耦合到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所述晶体管还包括:第二半导体沟道区,所述第二半导体沟道区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方;第二半导体源极区和第二漏极区,所述第二半导体源极区和所述第二漏极区具有与所述第二沟道区互补的导电类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方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沟道区的相对侧上;与所述第二源极区接合的第二源极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漏极区接合的第二漏极接触部;第二栅极电介质,所述第二栅极电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二沟道区上方;以及第二栅极电极,所述第二栅极电极通过所述第二栅极电介质与所述第二沟道区分隔开,并且通过所述居间电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二栅极电极是无缝隙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具有第一栅极长度;所述第一栅极电极材料中的所述缝隙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长度的大致中心处;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所述z高度小于所述居间电介质材料的z高度;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具有第二栅极长度,所述第二栅极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栅极长度;并且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和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材料组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具有第一栅极长度;所述第一栅极电极材料中的所述缝隙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长度的大致中心处;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具有第二栅极长度,所述第二栅极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栅极长度;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和所述第二栅极电极的所述z高度小于所述居间电介质材料的z高度;并且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和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均包括填充金属,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所述填充金属具有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第二栅极电极的所述填充金属不同的组分;或与所述第二栅极电极的所述填充金属不同的微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电极和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具有基本上相等的z高度;覆盖材料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的顶部表面上方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栅极电极的表面上方,所述覆盖材料封闭所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所述缝隙。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其中:所述MOS晶体管耦合到所述第一栅极电极,以控制所述第一栅极电极与所述第一漏极区之间的电压电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熔丝位单元,还包括: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耦合到所述第一栅极电极或者耦合到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所述晶体管还包括:第二半导体沟道区,所述第二半导体沟道区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方;第二半导体源极区和第二漏极区,所述第二半导体源极区和所述第二漏极区具有与所述第二沟道区互补的导电类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方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沟道区的相对侧上;与所述第二源极区接合的第二源极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漏极区接合的第二漏极接触部;第二栅极电介质,所述第二栅极电介质设置在所述第二沟道区上方;以及第二栅极电极,所述第二栅极电极通过所述第二栅极电介质与所述第二沟道区分隔开,并且通过所述居间电介质材料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具有从与所述第二栅极电介质的界面开始的第二z高度,所述第二z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所述z高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栅极电极具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被所述第二电极的顶部表面封闭。9.一种制造MOS反熔丝位单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周围的电介质材料中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第一半导体沟道区;在所述第一半导体沟道区上方形成第一栅极电介质;通过从所述周围的电介质材料的侧壁填充所述第一开口来形成第一栅极电极;使所述第一栅极电极相对于所述周围的电介质材料凹陷,以打开所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缝隙并且将所述缝隙暴露于所述栅极电极的凹陷蚀刻工艺;以及形成至第一源极区和第一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奥拉沃,W·哈菲兹,CH·简,张旭佑,T·张,R·拉马斯瓦米,PC·刘,N·迪亚斯,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