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7209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外辐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增强红外辐射的装置体积较大,且容易使得空间目标表面温度过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控锥套(1)、电热片(2)和空气隔层(3);热控锥套(1)固定连接在空间目标壳体(4)的外表面上,电热片(2)固定连接在热控锥套(1)的内部,空气隔热层(3)位于热控锥套(1)和空间目标壳体(4)之间;热控锥套(1)用于在升温后提升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电热片(2)用于加热热控锥套(1),空气隔层(3)用于将热控锥套(1)与空间目标壳体(4)热隔离,防止空间目标壳体(4)温度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辐射
,具体涉及一种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反导武器系统红外导引头对靶弹进行红外识别的需求,需要在飞行过程中对靶弹红外目标特性进行控制,一般可分为红外辐射强度增强和减缩。而且通常在研制初期装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器,之后随着反导武器试验需要,逐渐逼近真实产品特征,采取红外辐射特性减缩控制措施。对于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措施通常有使用液体燃料燃烧增强、使用固体燃料燃烧增强和使用表面加热措施增强三种途径,前两种方法将改变空间目标热图轮廓,从而导致反导武器试验失败,因此只能采用对空间目标表面进行加热的方法。但是由于表面加热需要超大功率外热源能量,超大功率热源将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体积和重量,同时其安全性也容易受到质疑,此外还将面临空间目标内壁温度过高,影响内部仪器设备工作的技术风险,而且表面加热材料必须耐受力热环境要求,设计难度大,技术风险高,因此需要开展高效加热、高温隔热的加热措施作为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的设计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增强红外辐射的装置体积较大,且容易使得空间目标表面温度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以较小的外热源能量提高空间目标外表面温度,能够严格控制空间目标内表面温升,满足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要求的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包括热控锥套、电热片和空气隔层;热控锥套固定连接在空间目标壳体的外表面上,电热片固定连接在热控锥套的内部,空气隔热层位于热控锥套和空间目标壳体之间;热控锥套用于在升温后提升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电热片用于加热热控锥套,空气隔层用于将热控锥套与空间目标壳体热隔离,防止空间目标壳体温度过高。如上所述的热控锥套整体为中空的锥台形,内表面开有环状凹槽,凹槽两端的锥形台内表面与空间目标壳体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热控锥套采用高温碳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高温树脂材料复合组成。如上所述的电热片固定连接在凹槽内表面上,电热片还与空间目标壳体内部的电源连接。如上所述的电热片采用镍铬合金制成。如上所述的空气隔层为热控锥套与空间目标壳体围成的环状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包括热控锥套、电热片和空气隔层。本专利技术采用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技术通过采用高温电热技术、热传递性能优化技术以及力热环境综合优化技术等多项技术途径,在不影响空间目标舱内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热源能量,快速加热、高温隔热、高效辐射,大幅提高了空间目标表面温度,满足了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够长期贮存、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等优点,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为宽广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热控锥套,2.电热片,3.空气隔层,4.空间目标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包括热控锥套1、电热片2和空气隔层3。热控锥套1固定连接在空间目标壳体4的外表面上,电热片2固定连接在热控锥套1的内部,空气隔热层3位于热控锥套1和空间目标壳体4之间。热控锥套1用于在升温后提升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电热片2用于加热热控锥套1,空气隔层3用于将热控锥套1与空间目标壳体4热隔离,防止空间目标壳体4温度过高。热控锥套1整体为中空的锥台形,内表面开有环状凹槽,凹槽两端的锥形台内表面与空间目标壳体4固定连接。热控锥套1采用高温碳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高温树脂材料复合组成。电热片2固定连接在凹槽内表面上,电热片2还与空间目标壳体4内部的电源连接。电热片2采用镍铬合金制成。热控锥套1与空间目标壳体4围成的环状空间为空气隔层3。空间目标发射后,空间目标内部电源对电热片2通电,电热片2对热控锥套1进行加热,热控锥套1温度大幅上升,提高了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使得空间目标更易于被探测和追踪。同时,由于空气隔层3将热控锥套1的热量与空间目标壳体4进行了隔离,使得空间目标壳体4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空间目标的仪器舱内设备可以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包括热控锥套1、电热片2和空气隔层3。本专利技术采用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技术通过采用高温电热技术、热传递性能优化技术以及力热环境综合优化技术等多项技术途径,在不影响空间目标舱内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热源能量,快速加热、高温隔热、高效辐射,大幅提高了空间目标表面温度,满足了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够长期贮存、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等优点,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为宽广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控锥套(1)、电热片(2)和空气隔层(3);热控锥套(1)固定连接在空间目标壳体(4)的外表面上,电热片(2)固定连接在热控锥套(1)的内部,空气隔热层(3)位于热控锥套(1)和空间目标壳体(4)之间;热控锥套(1)用于在升温后提升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电热片(2)用于加热热控锥套(1),空气隔层(3)用于将热控锥套(1)与空间目标壳体(4)热隔离,防止空间目标壳体(4)温度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控锥套(1)、
电热片(2)和空气隔层(3);热控锥套(1)固定连接在空间目标壳体(4)的
外表面上,电热片(2)固定连接在热控锥套(1)的内部,空气隔热层(3)位
于热控锥套(1)和空间目标壳体(4)之间;热控锥套(1)用于在升温后提升
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电热片(2)用于加热热控锥套(1),空气隔层(3)
用于将热控锥套(1)与空间目标壳体(4)热隔离,防止空间目标壳体(4)温
度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热控锥套(1)整体为中空的锥台形,内表面开有环状凹槽,凹槽两端的锥
形台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邹晓风刘鑫杨志远徐汉中毕岚刘成国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