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应用于提供预设电路基板与外部插接件的电性导通,包括有壳体及导电端子组,壳体设有基座,并于基座底面处内部形成具有插口而可供外部插接件插接的对接空间,壳体相对于基座反向延伸有定位于预设电路基板的头部;壳体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组成,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卡扣,定位导电端子组于端子定位部,可以稳定导电端子防止因插接或其他因素使壳体内的导电端子脱出或位移。另外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如焊固于发光二极管电路板前受损,可拆开置换内部受损的导电端子,改善以往以干涉固定的导电端子只有一次性插设固定的缺点,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穿孔的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大致上可分为灯泡型、平面型等多种型式,但因单颗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或警示用途的亮度相当有限,而必须将多个发光二极管集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足够的亮度与照明效果。因此,为对应传统型灯泡灯座,市面上灯泡型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板大多为呈一圆板状,并使发光二极管灯板可装设于发光二极管灯具上,发光二极管灯板由一外部供应电源供电,使发光二极管灯板能导通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而将发光二极管灯板连接外部供应电源的是电连接器。但以往应用于此产品或相关结构的电连接器,其连接器壳体本身多采一体成型制造,如专利201320560403.2公开的技术。发光二极管用的电连接器包含一本体及二导电端子,其中,本体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嵌入部,二导电端子各具有一中央区域与设置于中央区域两侧的二周缘区域,中央区域沿垂直方向形成一夹持部,而二周缘区两侧各具有一钩部。当二导电端子自本体下方由下而上地与本体进行结合时,导电端子将可卡合于本体,同时使导电端子的夹持部容置于本体的嵌入部中,且钩部适可用以将二导电端子卡固于本体,避免本体与二导电端子于使用期间分离的情形。由此可知公知结构电连接器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灯板的情形,当现有的电连接器组装于发光二极管灯板的预设穿孔于且贯穿另侧时,其电连接器下方插口如上所述须插设一外部供应电源(例如驱动卡、线缆或对接连接器)以使发光二极管能控制发光与否或亮度大小。现有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由纵向后方插入以端子侧边的凸块(钩部)形成干涉于壳体插接槽内固定,当此公知结构安装一外部供应电源(例如驱动卡、线缆或对接连接器)时,以纵向插入方式与使用驱动卡为例,驱动卡的组装方向与端子插入方向相反,端子仅得以凸块(钩部)干涉结合壳体所形成的支撑力抵抗驱动卡的反向作用力。当驱动卡的组装反向作用力大于凸块(钩部)干涉所形成的支撑力时,端子此时会随驱动卡组装方向的反向脱离壳体或位移,使得发光二极管灯板丧失原有作用外,电连接器本身须重新解焊重新安装,从而增加整体成本。因此,如何解决前述缺陷,即为业界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可为稳定可靠、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应用于提供预设电路基板与外部插接件的电性导通,且该预设电路基板具有穿孔,包括有壳体及导电端子组,该壳体设有基座,并于基座底面处内部形成具有插口而可供外部插接件插接的对接空间,壳体相对于基座反向延伸有定位于预设电路基板的头部,而设于壳体的导电端子组包括有焊接部、对接部,其特征在于:设有端子定位部的壳体由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组成,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而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卡扣,定位导电端子组于端子定位部使导电端子焊接部穿出头部与预设电路基板焊固,而被定位于基座的对接部以接收外部插接件。进一步地,壳体呈长方形,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系壳体短边侧壁处的中心为界分别设置。进一步地,壳体呈长方形,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系头部与本体连接面处为界分别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为设于壳体座体的两侧壁处。进一步地,第一本体于与插口另侧相对连接面处的两侧短边侧壁处,朝第二本体延伸有用以嵌合卡扣凹槽的凸部,第二本体为设有相对应凸部的凹槽。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的两侧长边侧壁处为横向间隔排列有用以卡扣凹槽的复数凸部,而第二本体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两侧长边侧壁处朝对接空间向内凹设有相对应凸部的复数凹槽。进一步地,设于壳体的端子定位部由壳体长边侧壁处的外侧面贯穿延伸至对接空间内,且沿对接空间内侧壁朝插口延伸形成沟槽,导电端子组对接部设于第二本体的对接空间内,而焊接部则由上述沟槽贯穿第一本体至壳体外部。进一步地,端子定位部为剖设第二本体的头部所形成的沟槽,结合第一本体对接空间的内侧壁朝插口剖设的沟槽所构成。进一步地,端子定位部由第二本体自对接空间内侧壁处延伸至头部,且其朝壳体外部剖设使壳体的外部连通对接空间的沟槽及结合第一本体所剖设凸部沟槽所组成。进一步地,凸部为凸设有用以卡扣凹槽的钩块,而凹槽设有与钩部相对应的扣槽;壳体为设有供壳体结合定位预设电路基板的侧向定位件。本技术由于端子定位部的壳体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组成,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卡扣,定位导电端子组于端子定位部,可以稳定导电端子防止因插接或其他因素使壳体内的导电端子脱出或位移。另外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如焊固于发光二极管电路板前受损,可拆开置换内部受损的导电端子,改善以往以干涉固定的导电端子只有一次性插设固定的缺点,从而降低整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立体局部剖面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三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三立体局部剖面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电连接器组装前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电连接器组装后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电连接器组装时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三电连接器组装时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四电连接器具侧向定位件示意图。图中,1为电连接器,2为壳体,20为头部,21为基座,210为对接空间,211为插口,212为端子定位部,2120为沟槽,213为连接面,23为第一本体,230为凸部,231为钩块,24为第二本体,240为凹槽,241为扣槽,3为导电端子组,30为焊接部,31为对接部,4为外部插接件,5为预设电路基板,50为穿孔,6为侧向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应用于提供预设电路基板5与外部插接件4的电性导通,且该预设电路基板5具穿孔50的电连接器1其包含壳体2、导电端子组3,其中:壳体2设有基座21,并于基座21底面处内部形成具有插口211而可供外部插接件4插接的对接空间210,而壳体2相对于基座21反向延伸设有定位于预设电路基板5的头部20,且设有端子定位部212的壳体2由第一本体23和第二本体24所组成,该壳体2大致呈长方形;而第一本体23与第二本体24以壳体2短边侧壁处中心为界分别设置,第一本体23与第二本体24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230与凹槽240为设于壳体2基座21的两侧壁处,而端子定位部212由壳体2长边侧壁处的外侧面贯穿延伸至对接空间210内,且沿对接空间210内侧壁朝插口211延伸形成用以定位的沟槽2120;当第一本体23与第二本体24相互卡扣时,定位导电端子组3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应用于提供预设电路基板与外部插接件的电性导通,且该预设电路基板具有穿孔,包括有壳体及导电端子组,该壳体设有基座,并于基座底面处内部形成具有插口而可供外部插接件插接的对接空间,壳体相对于基座反向延伸有定位于预设电路基板的头部,而设于壳体的导电端子组包括有焊接部、对接部,其特征在于:设有端子定位部的壳体由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组成,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而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卡扣,定位导电端子组于端子定位部使导电端子焊接部穿出头部与预设电路基板焊固,而被定位于基座的对接部以接收外部插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6 TW 1042025911.一种电连接器,应用于提供预设电路基板与外部插接件的电性导通,且该预设电路基板具有穿孔,包括有壳体及导电端子组,该壳体设有基座,并于基座底面处内部形成具有插口而可供外部插接件插接的对接空间,壳体相对于基座反向延伸有定位于预设电路基板的头部,而设于壳体的导电端子组包括有焊接部、对接部,其特征在于:设有端子定位部的壳体由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组成,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而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卡扣,定位导电端子组于端子定位部使导电端子焊接部穿出头部与预设电路基板焊固,而被定位于基座的对接部以接收外部插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呈长方形,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系壳体短边侧壁处的中心为界分别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呈长方形,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系头部与本体连接面处为界分别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对应嵌合卡扣的凸部与凹槽为设于壳体座体的两侧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本体于与插口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睦容,陈宗錡,
申请(专利权)人: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