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传送及称重装置,它包括传送部分与称重部分;所述的传送部分包括:滚筒体、环形齿轮、内螺旋、电机、驱动齿轮、菌体出口、菌体入口,滚筒体的内壁上有用来推动流质菌体前行的内螺旋,滚筒体外壁上有用来驱动其转动的环形齿轮,环形齿轮通过驱动齿轮与电机相连接,滚筒体的一端有菌体出口,滚筒体的另一端有菌体入口;所述的称重部分包括:称重箱、阀门、出口管、电子称、斜面,称重箱位于菌体出口的正下方,电子称的上方固定有称重箱,阀门安装在出口管中部,出口管安装在称重箱的底部,称重箱的底部有斜面。通过本装置,完成对流质性的菌体的称重与自动灌装,可以实现食用菌的精准称重分装,而不对菌体产生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它适用于流体与菌体混合的食用菌分装及称重,特别是一种食用菌传送及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菌类是人们的常用食材之一,经过消毒及其它加工后生产的食用菌卫生好及利于保存。加工后的食用菌一般为流质性的菌体,也就是由流体与固定混合的,具有一定粘度的,可流动性菌体。加工后的食用菌需要分装及称重。准确地分装及称重,是一个难题,原因是已加工为成品的食用菌容易破碎,另外,许多时候,菌体的大小不一样,也会给称重带来误差。用人工称重时,会出现双重误差,一是人工疏忽带的误差,二是,菌体个体大小不一样带来的误差。用机器称重时,又容易使菌体破碎。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541937A,公开了,一种自动称重的食用菌菌袋填充装置,包括料斗、螺旋给料器、电机、秤盘和底座,支架上端竖直安装料斗,该料斗下端穿装螺旋给料器,该料斗的下端部开口安装一出口管,该出口管下方的支架上安装秤盘,该秤盘连接底座内安装的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连接底座上安装的脚踏开关。本专利技术中,操作人员观察显示模块上显示的秤盘称出的菌袋重量,当重量符合要求时,操作人员松开脚踏开关,由此完成一次菌袋的填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批次填充的重量相差不大。通过使用螺旋给料器,确实能够实现精准称重的目的。但因为螺旋的转动,会导致菌体的部分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食用菌传送及称重装置,它适用于流体与菌体混合的食用菌分装及称重,它通过用滚筒传送方式,实现食用菌的精准称重分装,而不对菌体产生破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它包括滚筒体、内螺旋、电机、菌体出口、菌体入口,滚筒体的内壁上有用来推动流质菌体前行的内螺旋,电机驱动滚筒体转动,滚筒体的一端有菌体出口,滚筒体的另一端有菌体入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滚筒体上还有:环形齿轮和驱动齿轮,滚筒体外壁上固定有用来驱动其转动的环形齿轮,环形齿轮通过驱动齿轮与电机相连接。电机还可以通过皮带驱动滚筒体转动。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内螺旋是凹进滚筒体内壁的螺旋凹槽。内螺旋是凸出滚筒体内壁的内螺旋凸起。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滚筒体的菌体入口侧还有广角入口,广角入口的右端有菌体入口。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菌体入口为固定在广角入口右端面的环形的凸起边。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滚筒体有一个倾斜的角度,菌体入口端高于菌体出口端,滚筒体的倾斜角度可以为:5o-60o。滚筒体的倾斜角度常用的是:10o-30o。滚筒体的倾斜角度效果较好的是:15o-20o。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传送及称重装置,它包括传送部分与称重部分。所述的传送部分包括:滚筒体、环形齿轮、内螺旋、电机、驱动齿轮、菌体出口、菌体入口,滚筒体的内壁上有用来推动流质菌体前行的内螺旋,滚筒体外壁上有用来驱动其转动的环形齿轮,环形齿轮通过驱动齿轮与电机相连接,滚筒体的一端有菌体出口,滚筒体的另一端有菌体入口。所述的称重部分包括:称重箱、阀门、出口管、电子称、斜面,称重箱位于菌体出口的正下方,电子称的上方固定有称重箱,阀门安装在出口管中部,出口管安装在称重箱的底部,称重箱的底部有斜面。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称重部分还包括:灌装甁、封装传送带,灌装甁位于出口管的正下方,灌装甁的瓶口对准出口管的出液口,灌装甁的底部安放在封装传送带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菌体从菌体入口1-2进入滚筒体1,滚筒体1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内螺旋3为凹进滚筒体1内壁的螺旋凹槽时,在重力与滚筒体1转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菌体会沿着凹槽移动,从而把菌体从菌体出口1-1推出。当内螺旋3为凸出滚筒体1内壁的内螺旋凸起时,在重力与滚筒体1转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菌体会沿着凸起的下方形成的槽流动,从而把菌体从菌体出口1-1推出。由于在推动菌体前行的过程中,不像螺旋给料器的推动原理一样,在推动时存在螺旋与筒体之间的运动,这个运动会对菌体产生破损作用。本方案中的螺旋与筒体是固定在一起的,筒体与螺旋同时转动,通过改变菌体的位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对菌体移动的推动力,而且这个推动力的大小,可以很方便的,也可以更精准地控制与调节。所以,通过本装置,完成对流质性的菌体的称重与自动灌装,可以实现食用菌的精准称重分装,而不对菌体产生破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图;附图3为带广口输入端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滚筒体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带称重部分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带自动生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人工称重时的工业生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附图1和附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它包括滚筒体1、环形齿轮2、内螺旋3、电机4、驱动齿轮5、菌体出口1-1、菌体入口1-2,滚筒体1的内壁上有用来推动流质菌体前行的内螺旋3,滚筒体1外壁上有用来驱动其转动的环形齿轮2,环形齿轮2通过驱动齿轮5与电机4相连接,滚筒体1的一端有菌体出口1-1,滚筒体1的另一端有菌体入口1-2。内螺旋3可以是凹进滚筒体1内壁的螺旋凹槽,也可以是凸出滚筒体1内壁的内螺旋凸起。菌体传送带6安装在菌体入口1-2处,它可以将菌体送入滚筒体1内。如附图3所示: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它还包括:广角入口7,所述的广角入口7位于滚筒体1的右端,广角入口7的右端有菌体入口1-2。菌体入口1-2为固定在广角入口7右端面的环形的凸起边。通过加大菌体入口1-2的口径,使得菌体的输入更方便,通过广角入口7,使得凸起边可以更高,这样,更有利于当流质性的菌体进入滚筒体1时不会溅出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菌体从菌体入口1-2进入滚筒体1,滚筒体1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内螺旋3为凹进滚筒体1内壁的螺旋凹槽时,在重力与滚筒体1转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菌体会沿着凹槽移动,从而把菌体从菌体出口1-1推出。当内螺旋3为凸出滚筒体1内壁的内螺旋凸起时,在重力与滚筒体1转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菌体会沿着凸起的下方形成的槽流动,从而把菌体从菌体出口1-1推出。本方案,由于在推动菌体前行的过程中,不像螺旋给料器的推动原理一样,在推动时存在螺旋与筒体之间的运动,这个运动会对菌体产生破损作用。本方案中的螺旋与筒体是固定在一起的,筒体与螺旋同时转动,通过改变菌体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 其特征是:它包括滚筒体、内螺旋、电机、菌体出口、菌体入口,滚筒体的内壁上有用来推动流质菌体前行的内螺旋,电机驱动滚筒体转动,滚筒体的一端有菌体出口,滚筒体的另一端有菌体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滚筒体、内螺旋、电机、菌体出口、菌体入
口,滚筒体的内壁上有用来推动流质菌体前行的内螺旋,电机驱动滚筒体转动,滚筒体的一
端有菌体出口,滚筒体的另一端有菌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滚筒体上还有环形齿轮和
驱动齿轮,滚筒体外壁上固定有用来驱动其转动的环形齿轮,环形齿轮通过驱动齿轮与电
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滚筒体
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内螺旋是凹进滚筒体内
壁的螺旋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内螺旋是凸出滚筒体内
壁的内螺旋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滚筒体的菌体入口侧还
有广角入口,广角入口的右端有菌体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滚筒体有一个倾斜的角
度,菌体入口端高于菌体出口端,滚筒体的倾斜角度为:5o-60o。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义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夏巍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