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6124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机油泵,包括机油泵壳体(1)、内转子(7)、外转子(8),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设有进油口(5)和出油口(12),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与曲轴配合的内孔,设置三个均布的朝向内孔中心的凸起,形成三爪结构(9);三个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的曲轴形成滑动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成本;有效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损耗;有效降低发动机机油含气量;减少限压阀阀芯因污物造成的卡滞现象;另外,限压阀弹簧的稳定性好;出油口的密封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润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机油泵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时,传动零件的相对运动表面(如曲轴与主轴承、活塞与气缸壁、正时齿轮副、配气系统等)之间必然产生摩擦。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不仅会增大发动机内部的功率消耗,使零件工作表面迅速磨损,而且由于摩擦产生的大量热可能导致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为保证机器的长期可靠的工作,在运转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润滑系统向这些表面及时输送足够的润滑油。润滑系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机油泵是发动机润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其功能是为润滑系提供足够压力和流量的机油,油压必须保证在一定的范围,以保证每一个摩擦件得到充分的润滑而且不损坏相关的承压件。机油泵在整个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开发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把整个润滑系统比喻成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机油泵就是润滑系统的心脏,各个油道支路就是血管,机油泵在发动机的运转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为各个零部件提供血液的循环,保证发动机在各个工况下正常运行。在内燃机中,一般采用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简称齿轮泵)和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简称转子泵)。由于齿轮泵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不容易咬死,因为油液中的污物对其工作影响不严重,可用来输送粘度比较大的液体。但是外啮合的齿轮泵也有不少局限性,如工作时齿轮受的不平衡径向液压力大,限制了压力的提高,故目前主要用于中低压系统;工作时流量脉动较大,引起压力脉动较大,导致噪声较大等缺点,因此,外啮合转子泵一般在低速的柴机油发动机上应用较多。随着汽车的发展,发动机运转速度越来越高,升功率越来越大,因此各摩擦副对润滑系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以前的外啮合齿轮泵已经无法满足高速汽油机的应用需求;而转子机油泵克服了外啮合齿轮泵的上述缺点,同时由于转子机油泵具有结构紧凑、单位体积供油量大,转速可高达上万r/min,零件数目少;另外,由于是轴向供油,进排油槽的角度位置很大,使得进油充分,转子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不但不会妨碍充油,相反加强了齿间的充填,避免了气蚀现象的产生。因此,转子泵在国内的低成本汽油机上获得普遍应用。我国现在已有转子泵的系列标准设计,由粉末冶金压制成的转子泵内外转子,省工省料,成本低,这也为转子泵的推广创造了条件。一方面,目前很多机油泵是通过机油泵定位销完成安装配合的,但对于直接安装在曲轴上的机油泵,由于机油泵内转子轴是通过曲轴驱动的,因此这样会造成机油泵的过定位,使得机油泵不能正常工作,严重还会造成机油泵的过度磨损、产生异响甚至报废。另外,目前对于曲轴直接驱动的机油泵,由于安装在曲轴前端,特别是因为离油底壳的机油液面很高,加上机油泵安装的端面平面度不好,有较大变形的因素,因此,很容易造成吸油口吸入空气的情形,该问题造成发动机的机油含气量过大,系统压力较低,而且会对轴瓦、液压挺柱等部件造成致命的破坏。因此对机油泵机油含气量的控制很重要,而现有技术的机油泵腔体对该问题的控制缺乏有效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机油泵,其目的是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损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机油泵,包括机油泵壳体、内转子、外转子,所述的机油泵壳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机油泵壳体与曲轴配合的内孔,设置三个均布的朝向内孔中心的凸起,形成三爪结构;三个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的曲轴形成滑动配合。在所述的机油泵壳体的安装端面上设有环形沟槽,所述的环形沟槽与出油口连通;所述的环形沟槽将内转子和外转子包含在其环形范围内。所述的机油泵壳体上设有限压阀,所述的限压阀包括限压阀阀芯柱塞、限压阀弹簧和限压阀螺塞,所述的限压阀螺塞通过螺纹结构紧固在所述的机油泵壳体;所述的限压阀阀芯柱塞通过限压阀弹簧顶在限压阀螺塞上;所述的限压阀阀芯柱塞朝向出油口的端部设有倒角结构。所述的倒角结构的角度为30°~60°。所述的限压阀阀芯柱塞与机油泵壳体配合的外表面上设有溶污槽。所述的限压阀螺塞与所述的限压阀弹簧连接的端部设有圆柱形突起,所述的限压阀弹簧的端部套在所述的圆柱形突起上。所述的限压阀螺塞的后部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的机油泵壳体配合连接,并通过紧固螺纹锁紧。所述的出油口采用端面密封方式,通过螺塞及组合垫片保证了高压油腔的可靠密封。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成本;有效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损耗;有效降低发动机机油含气量;减少限压阀阀芯因污物造成的卡滞现象;另外,限压阀弹簧的稳定性好;出油口的密封性能好。附图说明附图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B—B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所示的C—C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结构的后视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机油泵壳体,2、限压阀螺塞,3、限压阀弹簧,4、限压阀阀芯柱塞,5、进油口,6、机油泵盖板,7、内转子,8、外转子,9、三爪结构,10、螺塞,11、组合垫片,12、出油口,13、十字槽螺栓,14、环形沟槽,15、圆柱形突起,16、倒角结构,17、溶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为一种转子机油泵,包括机油泵壳体1、内转子7、外转子8,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设有进油口5和出油口12。所述的内转子7、外转子8设在机油泵盖板6及机油泵壳体1形成的腔体中。所述的转子机油泵通过十字槽螺栓13紧固安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损耗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机油泵,其机油泵壳体1与曲轴配合的内孔,设置三个均布的朝向内孔中心的凸起,形成三爪结构9;三个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的曲轴形成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在机油泵壳体1外围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外圆,外圆均布并且间断分布于泵壳体的定位圆周,形成三爪结构9。安装时,三爪结构9保证了机油泵与曲轴的精确定位;另外,由于三爪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机油泵,包括机油泵壳体(1)、内转子(7)、外转子(8),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设有进油口(5)和出油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与曲轴配合的内孔,设置三个均布的朝向内孔中心的凸起,形成三爪结构(9);三个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的曲轴形成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机油泵,包括机油泵壳体(1)、内转子(7)、外转子(8),所述的机油泵壳
体(1)设有进油口(5)和出油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与曲轴配合
的内孔,设置三个均布的朝向内孔中心的凸起,形成三爪结构(9);三个凸起的顶面与所述
的曲轴形成滑动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的安装
端面上设有环形沟槽(14),所述的环形沟槽(14)与出油口(12)连通;所述的环形沟槽(14)
将内转子(7)和外转子(8)包含在其环形范围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上设有限
压阀,所述的限压阀包括限压阀阀芯柱塞(4)、限压阀弹簧(3)和限压阀螺塞(2),所述的
限压阀螺塞(2)通过螺纹结构紧固在所述的机油泵壳体(1);所述的限压阀阀芯柱塞(4)
通过限压阀弹簧(3)顶在限压阀螺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古春山李亚南张欣林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