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明专利>正文

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115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包括手持遥控装置、电刺激装置载体和多个电极片;电刺激装置载体为可穿戴装置,包括外侧的表层面料和内侧的热合层面料;电刺激装置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和用于连接电极片的导线;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控制各个电极片发出电刺激;导线由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引出,排布于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之间;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依靠服装热合和/或缝纫技术紧密贴合,并将导线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完成对人体浅表肌肉的刺激位点的准确定位以及刺激,达到对肌肉或肌群的按摩与训练等效果,且便于穿戴、使用及清洁。使用者在家中可自行定位所需刺激位点,进行康复或理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电刺激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功能性电刺激可治疗人体疾病,此技术在临床相关疾病治疗与运动康复保健领域应用地较为广泛。通过合理有效的电刺激可改善肢体活动能力,减少肌肉缺血缺氧,预防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和肌群功能,且可实现锻炼肌肉的力量、耐力及肌群协调性的目的,缓解肌紧张、肌痉挛以及关节肿胀与疼痛的症状。配合合理康复训练,可维持并增加关节活动度。对于电刺激位点的选取,通常选取肌腹部位或肌肉两端肌腱处。刺激位点的选取可直接影响功能性电刺激的效果。科学研究证实,功能性电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使得毛细血管密度增高,促使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调,促进血管再生。临床试验效果表明,脊髓损伤早期导致下肢肌肉废用,给予电刺激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和维持快慢肌纤维在肌肉结构中的比例,且能阻止慢肌在脊髓损伤后含量下降,增强肌肉的抗疲劳性。由此可见,功能性电刺激对人体肌肉的治疗、康复训练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市场中所出现的电刺激理疗装置的功能多以康复理疗为主,常采用有线连接的单点刺激,且装置的供电多需要与外接电源相连接。装置使用时刺激位点由使用者按照说明提示自行固定。通过档位调节按钮实现刺激模式的转换与刺激强度的变化。该类装置在使用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包括:1、需要就近电源。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寻找市电电源,就近使用,而且电源有线连接的装置会影响使用者在使用时的正常活动。2、电刺激位点选取受限。电极片与人体皮肤接触不佳会导致理疗效果受到影响。受电极导线长度的影响,不同刺激点位的距离不可相距过远;且当人体产生动作时易造成电极片的脱落,影响使用效果。3、电刺激位点不明确。在无专业人士指导下,由于电刺激位点不明确导致使用者对刺激位点选取产生偏差从而影响理疗效果。4、无法实现多肌群的协同锻炼。由于电刺激位点数量有限,只能同时刺激有限的肌肉或肌群,单一肌肉或单组肌群的刺激限制了治疗的整体性与各肌群之间的协同性,不仅影响使用效果,还可能导致单个肌肉或单组肌群的过度刺激,从而造成伤害;5、使用者与医疗机构的双向资源浪费。对于医疗机构所使用的电刺激装置而言,需要通过医师确定所需电刺激位点后,使用者才可进行康复或理疗使用,而使用者无法在家中自行定位所需刺激位点。就医的距离给行动不便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同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6、装置清洁困难。现有穿戴式电刺激装置从使用开始便不可实现彻底清洁,长时间使用后会对装置造成污染,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包括手持遥控装置、电刺激装置载体和多个电极片;电刺激装置载体为可穿戴装置,包括外侧的表层面料和内侧的热合层面料;电刺激装置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和用于连接电极片的导线;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控制各个电极片发出电刺激;导线由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引出,排布于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之间,导线终端为电极片插孔,插孔位于电刺激位点附近,电刺激位点对应人体浅表肌肉相应刺激位点;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依靠服装热合和/或缝纫技术紧密贴合,并将导线固定。导线终端位置相应设置有开合部,开合部使用拉链和/或易拉扣的形式连接,打开时暴露皮肤和导线终端插孔。导线终端为插孔式,电极片终端为插针式。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均采用高弹性面料,穿戴后电刺激装置载体完全贴合人体皮肤。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均采用纳米抗菌材料。手持遥控装置为用户控制端和指令发送端,手持遥控装置设置有刺激模式和按摩模式两种功能模式的按键,刺激模式中刺激电压为5v~90v,刺激脉冲频率为25Hz,刺激脉冲波形为双向刺激波,每次刺激10s,休息5s,保证有效疗程时间为15--30min。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通过数字调控方式对刺激脉冲输出电压进行调节,达到电刺激强度的多档位调控;每次开启时,都会按最低刺激强度对用户实施电刺激。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可完成对人体浅表肌肉的电刺激位点的准确定位以及刺激,达到对肌肉或肌群的按摩、训练等效果。使用者在家中可自行定位所需刺激位点,进行康复或理疗使用。当电极片给予电刺激时,可引起对应肌肉或肌群的不同强度的收缩,从而达到肌肉锻炼、肌肉功能恢复及缓解肌肉疲劳等作用。由于电刺激装置载体与人体全部贴合,可实现刺激位点的固定,避免使用者因电刺激位点的选取偏差或使用中电极片不慎滑落而影响理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载体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载体的外观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裤型前侧的刺激位点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裤型后侧的刺激位点图;其中:1、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2、导线,3、导线终端,4、电极片终端,5、电极片,6、股直肌,7、髌骨上缘,8、髌骨下缘,9、胫骨前肌,10、股后肌群,11、腓肠肌,12、股内侧肌,13、第一拉链,14、易拉扣,15、第二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载体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刺激装置载体的外观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包括手持遥控装置、电刺激装置载体和多个电极片。电刺激装置载体为可穿戴装置,包括外侧的表层面料和内侧的热合层面料。电刺激装置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1和用于连接电极片5的导线2。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1控制各个电极片发出电刺激;导线由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引出,排布于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之间,导线终端为电极片插孔,插孔位于电刺激位点附近,电刺激位点对应人体浅表肌肉相应刺激位点;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依靠服装热合和/或缝纫技术紧密贴合,并将导线固定。电极片的位置经大量科学试验后确定,电极片正负极所在位点依照人体表层肌肉走形具体确定。当电极片给予电刺激时,可引起对应肌肉或肌群的不同强度的收缩,从而达到肌肉锻炼、肌肉功能恢复及缓解肌肉疲劳等作用。由于本专利技术载体与人体全部贴合,可实现刺激位点的固定,避免使用者因电刺激位点的选取偏差或使用中电极片不慎滑落而影响理疗效果。导线终端位置相应设置有开合部,开合部使用拉链和/或易拉扣的形式连接,打开时暴露皮肤和导线终端插孔。导线依靠热合技术固定于装置面料内层,与装置表面的窗口设计相结合使用,可准确的定位人体浅表肌肉的电刺激位点。导线终端3为插孔式,电极片终端4为插针式。整套可穿戴理疗装置可实现拆卸及清洁,电极片与导线终端依靠子母式插接固定,可任意取下与安装。导线由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包括手持遥控装置、电刺激装置载体和多个电极片;其特征在于:电刺激装置载体为可穿戴装置,包括外侧的表层面料和内侧的热合层面料;电刺激装置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和用于连接电极片的导线;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控制各个电极片发出电刺激;导线由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引出,排布于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之间,导线终端为电极片插孔,插孔位于电刺激位点附近,电刺激位点对应人体浅表肌肉相应刺激位点;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依靠服装热合和/或缝纫技术紧密贴合,并将导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包括手持遥控装置、电刺激装置载体和多个电极片;其特征在于:电刺激装置载体为可穿戴装置,包括外侧的表层面料和内侧的热合层面料;电刺激装置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和用于连接电极片的导线;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控制各个电极片发出电刺激;导线由控制处理电刺激装置引出,排布于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之间,导线终端为电极片插孔,插孔位于电刺激位点附近,电刺激位点对应人体浅表肌肉相应刺激位点;表层面料和热合层面料依靠服装热合和/或缝纫技术紧密贴合,并将导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终端位置相应设置有开合部,开合部使用拉链和/或易拉扣的形式连接,打开时暴露皮肤和导线终端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式可穿戴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终端为插孔式,电极片终端为插针式。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天宇姚远李光明代亮马原驰宋紫暄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