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呋咱类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520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吴茱萸碱13-N位进行修饰的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这些13-N位呋咱类NO供体取代的吴茱萸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活性评价。所述的化合物结构如下:其中,R1、R2为(CH2)n或(CH2)n1O(CH2)n2,n、n1、n2为1-8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吴茱萸碱13-N位进行修饰的衍生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这些13-N位呋咱类NO供体取代的吴茱萸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技术介绍
吴茱萸碱(evodiamine)是从芸香科吴茱萸属(Euodia)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吲哚喹唑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吴茱萸碱是一种淡黄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二氯甲烷、氯仿,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吴茱萸碱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微管的形成与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坏死,增强细胞自噬,是良好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研究表明,吴茱萸碱对宫颈癌细胞、人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药理活性研究也十分深入,对吴茱萸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随着对吴茱萸碱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吴茱萸碱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开展了对吴茱萸碱衍生物的合成工作。目的是获得活性更好、毒性更低、性质更稳定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与提取分离、作用机制方面的报道相比,关于吴茱萸碱结构修饰与改造、衍生物合成等药物化学方面的报道较少。NO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死亡中的作用已成为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NO供体型抗肿瘤药物一般是指NO供体通过连接基团与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或活性基团)结合。呋咱氮氧化物(Furoxan)是一类重要的NO供体,不诱导产生耐受性是其优点。本专利技术以吴茱萸碱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拼合原理,选择能够产生高浓度NO的呋咱氮氧化物作为NO供体,将其通过连接基团连接到其分子结构的13-N上,设计并合成了通式为I和II的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寻找抗肿瘤活性好的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并进一步提供一种治疗肿瘤及其它疾病或病症的药物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通式I、II所示呋咱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其中,R1、R2为(CH2)n或(CH2)n1O(CH2)n2,n、n1、n2为1-8的整数。优选地,n=2-6,n1=2-4,n2=2-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优选如下化合物:13-N-乙基-2-(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唑啉-5-(7H)-酮(8a)13-N-丙基-3-(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8b)13-N-丙基-3-(3-(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丙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8c)13-N-己基-6-(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8d)4-(2-(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乙氧基)-氧代丁酸2-(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乙酯(11a)4-(3-(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丙氧基)-氧代丁酸2-(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乙酯(11b)本专利技术通式I、II的衍生物可用下列方法制备得到:吴茱萸碱(1)在NaH/DMF条件下与溴代醇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a-d)。将苯硫酚(3)与氯乙酸(4)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苯硫乙酸(5),然后经30%H2O2氧化生成苯磺酰乙酸(6)。化合物6在发烟HNO3存在下加热环合成3,4-二苯磺酰基呋咱氮氧化物(7),随后将化合物2与3,4-二苯磺酰基呋咱氮氧化物(7)在DBU/CH2Cl2作用下生成目标化合物8a-d。化合物7的4-位苯磺酰基被乙二醇取代生成单苯磺酰基呋咱氮氧化物类NO供体化合物9,化合物再与丁二酸酐经DMAP,三乙胺催化反应得到NO供体10。将化合物2与呋咱NO供体10在EDCI/DMAP条件下缩合得目标化合物11a-b。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3-N-乙基-2-(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唑啉-5-(7H)-酮(8a)将60gNaOH与480mLH2O配成的溶液倒入反应瓶中,取苯硫酚(75mL,0.63mol),而后加入氯乙酸(78g,0.825mol),反应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加入6NHCl,得白色固体苯硫乙酸(5)。将5(20g,0.12mol)溶于90mL冰乙酸中,加入24.3mL30%H2O2,室温搅拌。待反应完全,加入HNO348mL。升温反应,4h后,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过滤,干燥得3,4-二苯磺酰基呋咱氮氧化物(7)。将7(219.6mg,0.6mmol)溶于5mLCH2Cl2中,取吴茱萸碱(1)(104mg,0.3mmol),DBU(0.4mmol)加入CH2Cl2中,搅拌3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全或不继续进行时,停止反应。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5:1至2:1),得到黄色油状物,产率76%,ESI-MSm/z572.2[M+H]+。1H-NMR(400MHz,CDCl3)δ7.22~8.14(13H,m,H-1~4,9~12,-Ph),6.33(1H,br.s,H-3),4.63~4.77(1H,m,H-7b),3.30(1H,m,H-7a),3.04(1H,m,H-8b),2.92(1H,m,H-8a),2.42(3H,s,-NCH3)。实施例213-N-丙基-3-(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8b)参照实施例1的合成方法。黄色油状物,产率80%,ESI-MSm/z586.2[M+H]+。1H-NMR(400MHz,CDCl3)δ7.16~8.14(13H,m,H-1~4,9~12,-Ph),5.98(1H,br.s,H-3),4.40~4.51(1H,m,H-7b),3.20(1H,m,H-7a),3.03(1H,m,H-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通式I、II所示呋咱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为‑(CH2)n‑,‑(CH2)n1‑O‑(CH2)n2‑,n、n1、n2为1‑8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I、II所示呋咱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R2为-(CH2)n-,-(CH2)n1-O-(CH2)n2-,n、n1、n2为1-8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II所示呋咱NO供体型吴茱萸碱衍生物,其中,
n=2-6,n1=2-4,n2=2-4。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优选:
13-N-乙基-2-(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
¢,3¢;3,4]吡啶并[2,1-b]喹唑啉-5-(7H)-酮(8a);
13-N-丙基-3-(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8,13,13b,14-四氢-14-甲基吲哚[2
¢,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8b);
13-N-丙基-3-(3-(4-苯磺酰基-5-氧-呋咱-3-氧基)-丙氧基)-8,13,13b,14-四氢-14-
甲基吲哚[2¢,3¢;3,4]吡啶并[2,1-b]喹吡啉-5(7H)-酮(8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翃华会明李占林赵楠田康涛韩通胡旭方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