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蓖麻20‑30份、顶羽菊20‑30份、广藿香10‑15份、黄花蒿10‑15份、印楝种仁10‑1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粉4‑8份、绿僵菌粉2‑4份、载体70‑80份、湿润剂5‑12份、分散剂2‑5份。该杀虫剂的原料为植物原料和微生物原料复配使用,能优势互补,杀虫谱宽,杀虫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复配杀虫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以菜青虫、灯蛾、菜螟、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粘虫等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蔬菜的重要害虫。该类害虫通过取食植株叶片而影响蔬菜正常生长,也可以通过钻蛀从而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市场价值。目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农药,如:辛硫磷、啶虫丙醚以及啶虫脒等,经常使用化学农药日益加剧了该类害虫抗药性的发展,增加了害虫治理成本和难度,也导致了严重的食物和环境农药残留,蔬菜农残超标率现象也很严重,因此急需要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14684.9公开了一种蛇床子素苏云金杆菌复配杀虫剂,该杀虫剂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蛇床子素(A)与苏云金杆菌(B)复配的比例范围为1:1-60,更优选为1:1-25,两者复配后对鳞翅目昆虫如小菜蛾、菜青虫均具有增效的作用。该专利技术用蛇床子素与苏云金杆菌,可以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但是仅采用蛇床子素,导致该杀虫剂的杀虫谱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183789.8公开了一种鳞翅目农业害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鳞翅目农业害虫杀虫剂含有活性成分铜绿微囊藻毒素和一种天然产物,铜绿微囊藻毒素与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杀灭小菜蛾3龄幼虫,杀灭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的铜绿微囊藻毒素或单独的天然产物。该天然产物是从虎杖中提取出来的,还需要复配其他他成分,才能显著提高杀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该杀虫剂的原料为植物原料和微生物原料复配使用,能优势互补,杀虫谱宽,杀虫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绿色环保。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蓖麻20-30份、顶羽菊20-30份、广藿香10-15份、黄花蒿10-15份、印楝种仁10-1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粉4-8份、绿僵菌粉2-4份、载体70-80份、湿润剂5-12份、分散剂2-5份。进一步的,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粉与绿僵菌粉的重量比为2:1。进一步的,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粉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含量为32000IU/mg,绿僵菌粉中绿僵菌的含量为500亿/g。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高岭土、膨润土、白炭黑或凹凸棒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湿润剂为MorwetEFW、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或甘油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聚山梨酯。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蓖麻、顶羽菊和印楝种仁,粉碎至80-100目,加入蓖麻、顶羽菊和印楝种仁总量8-12倍重量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溶液,同时加入蓖麻、顶羽菊和印楝种仁总量0.1-0.2倍重量的半纤维素酶,浸泡1-2h,然后超声波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提取物Ⅰ;(2)称取广藿香和黄花蒿,粉碎至40-80目,加入广藿香和黄花蒿总量6-12倍重量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溶液,然后在索氏提取器中,水浴回流提取3-6h,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提取物Ⅱ;(3)将所述提取物Ⅰ、提取物Ⅱ、苏云金芽孢杆菌粉、绿僵菌粉、载体、湿润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低温烘干后,粉碎至500-600目,制备得到杀虫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半纤维素酶酶活力为3×104U/g。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超声波提取的功率为400-700W,提取时间为30-50min。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低温烘干的温度为40-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采用的原料为植物原料和微生物原料复配。其中植物原料包括蓖麻、顶羽菊、广藿香、黄花蒿和印楝种仁,其中蓖麻中的蓖麻碱对害虫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顶羽菊中的黄酮类和甾醇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另外还有胃毒作用、生长抑制作用和麻醉作用;广藿香中的广藿香酮对害虫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另外还有触杀、生长抑制和杀卵作用;黄花蒿中的挥发油和青蒿素对害虫具有很强的熏蒸和触杀作用;而印楝种仁中的印楝素对害虫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拒食作用;这几种原料兼具胃毒、触杀、拒食、熏蒸以及生长抑制作用,可以协同杀虫,拓宽杀虫谱,杀虫速率更快。微生物原料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粉和绿僵菌粉,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粉中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晶体蛋白毒素对小菜蛾具有强烈的杀虫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毒力不强、杀虫谱窄、残效期短、作用缓慢等问题;而绿僵菌粉中绿僵菌是一种寄生范围广的昆虫病原真菌,可以通过浸染害虫的体壁或者是消化道使害虫致死,但是杀虫速率比较慢,而且效果较弱。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绿僵菌混配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杀虫时效和杀虫效果,扩大杀虫谱,减少抗药性。经本专利技术验证,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绿僵菌按重量比2:1混配时,杀虫效果最好。将植物原料和微生物原料复配使用,可以增加杀虫途径,减少抗药性,另外协同杀虫,也可以增加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提高杀虫速率,扩大杀虫谱。2、本专利技术根据植物原料杀虫活性成分不同,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其中蓖麻中的主要杀虫成分为蓖麻碱,顶羽菊中的主要杀虫成分为黄酮类和甾醇,印楝种仁中的主要杀虫成分为印楝素,因此对蓖麻、顶羽菊和印楝种仁这三种原料采用乙醇超声提取的方法,还采用半纤维素酶酶解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易溶出,以增加提取率。而广藿香和黄花蒿中的主要杀虫成分为挥发油,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挥发成份损失小,提取率高。另外,在制备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时,提取物Ⅰ和提取Ⅱ与载体混合,而本专利技术以高岭土、膨润土、白炭黑和凹凸棒为载体,这几种载体内比表面积比较大,能够将活性成分锁定在载体中,减少制备过程中活性成分的损失,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杀虫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以MorwetEFW、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或甘油为湿润剂,可以增加杀虫剂的水溶性,从而使杀虫剂更容易分散,杀虫效果好。以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聚山梨酯为分散剂,可以使活性成分在载体中分散更均匀,从而减少活性成分损失。4、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对菜青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0-100%,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为91.4-98.6%,杀虫效果显著,而且无残留,无抗药性,绿色环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蓖麻、顶羽菊、广藿香、黄花蒿和印楝种仁均为新鲜的干燥的原料。实施例1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蓖麻20份、顶羽菊30份、广藿香15份、黄花蒿10份、印楝种仁10份、苏云金芽孢杆菌粉4份、绿僵菌粉4份、载体70份、湿润剂5份、分散剂5份。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粉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含量为32000IU/mg,绿僵菌粉中绿僵菌的含量为500亿/g。其中载体为高岭土。其中湿润剂为MorwetEFW。其中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蓖麻、顶羽菊和印楝种仁,粉碎至80目,加入蓖麻、顶羽菊和印楝种仁总量8倍重量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蓖麻20‑30份、顶羽菊20‑30份、广藿香10‑15份、黄花蒿10‑15份、印楝种仁10‑1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粉4‑8份、绿僵菌粉2‑4份、载体70‑80份、湿润剂5‑12份、分散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蓖麻20-30份、顶羽菊20-30份、广藿香10-15份、黄花蒿10-15份、印楝种仁10-1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粉4-8份、绿僵菌粉2-4份、载体70-80份、湿润剂5-12份、分散剂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粉与绿僵菌粉的重量比为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粉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含量为32000IU/mg,绿僵菌粉中绿僵菌的含量为500亿/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高岭土、膨润土、白炭黑或凹凸棒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润剂为MorwetEFW、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或甘油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聚山梨酯。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艺涵,马新攀,马成耀,郭便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思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