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351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包括导热弹性胶垫、BLOCK框架、弹性胶圈、电芯、卡扣板和散热金属板,所述电芯的两侧面分别与一导热弹性胶垫粘贴配合,所述电芯固定在由BLOCK框架和卡扣板相互匹配组成的主体框架的内部型腔中,其中所述BLOCK框架内部的电芯翻边安装面周围处设置所述弹性胶圈;所述散热金属板安装在卡扣板的另一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BLOCK结构采用单并设计,后期可根据需要自由组装,方便,快捷;可极大的缩小系统成组后所占空间,确保系统成组后,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形成1并,2并,3并等若干并联形式。保证系统平稳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
技术介绍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新能源成为了大家争相发展的对象,而纯电动汽车便成为了大家的新宠,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最小拼装单元——BLOCK(电芯经过框架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固定,形成的模组单元),无论是制作工艺、结构合理性以及成本,都是各厂家首先研究的对象,它不仅影响电池系统使用寿命,而且影响着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该BLOCK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模组制作完成后的稳定性,继而影响系统成组后的安全性。目前,软包电芯BLOCK结构设计均较为复杂,尤其是对3并等奇数并结构的处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往往为了一个3并的BLOCK的开发,设计制作若干个复杂的零部件,才能保证奇数并BLOCK的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以实现结构简单、绝缘良好、实用性广的锂离子电池单并BLOCK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包括导热弹性胶垫、BLOCK框架、弹性胶圈、电芯、卡扣板和散热金属板,所述电芯的两侧面分别与一导热弹性胶垫粘贴配合,所述电芯固定在由BLOCK框架和卡扣板相互匹配组成的主体框架的内部型腔中,其中所述BLOCK框架内部的电芯翻边安装面周围处设置所述弹性胶圈;所述散热金属板安装在卡扣板的另一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电芯上的两个极耳分别向电芯的两个侧向折弯。进一步的,所述BLOCK框架的周边含有定位卡,通过定位卡与卡扣板配合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弹性胶垫为两侧背胶。进一步的,所述BLOCK框架和卡扣板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金属板为金属薄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BLOCK结构采用单并设计,后期可根据需要自由组装,方便,快捷;可极大的缩小系统成组后所占空间,确保系统成组后,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形成1并,2并,3并等若干并联形式。保证系统平稳正常工作。(2)BLOCK结构内部含弹性胶圈,保证了BLOCK框架和卡扣板对电芯翻边的压紧力,有效的保证了电芯在BLOCK内部的稳固,防止了其错位晃动带来的安全风险。(3)优化了BLOCK结构的组装工艺,将散热金属板同塑料框架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保证组装过程快速,方便。(4)极耳仅采取弯折方式,可用于后期的激光焊焊接处理,可实现批量自动化,提高了良品率,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优化了电芯PACK组装工艺。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的爆炸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芯极耳折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所述的电芯极耳折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由多个所述单并电芯BLOCK结构的组成的电池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高分子导热弹性胶垫,2:BLOCK框架,3:弹性胶圈,4:电芯,5:卡扣板,6:散热金属板,7:极耳。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所提到的BLOCK,是指电芯经过框架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固定,形成的模组单元。在本技术所提到的PACK,是指BLOCK经过成组后形成的电池系统。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导热弹性胶垫1、BLOCK框架2、弹性胶圈3、电芯4、卡扣板5和散热金属板6,所述电芯4的两侧面分别与一导热弹性胶垫1粘贴配合,所述电芯4固定在由BLOCK框架2和卡扣板5相互匹配组成的主体框架的内部型腔中,其中所述BLOCK框架2内部的电芯翻边安装面周围处设置所述弹性胶圈3;所述散热金属板6安装在卡扣板5的另一面上。如图2、3所示,所述电芯4上的两个极耳7分别向电芯4的两个侧向折弯,极耳7采取简单的折弯工艺,免去了其他工序,并在后期成组后可进行激光焊焊接工序对模组进行电连接操作,提高了生产率,保证了产品一致性。所述BLOCK框架2的周边含有定位卡,通过定位卡与卡扣板5配合安装,可以有效的防止电芯4周围翻边外溢,同时起到了固定作用。所述电芯4变更为极耳4的折弯工序,省略了电芯4的冲孔工序,是为了在保证电芯4的极耳7的导电性的前提下,减少加工工序,提高产品生产率。所述导热弹性胶垫1为两侧背胶,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导热效能,可将电芯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自身传导至外部散热金属板6上,保证电芯4产生的热量可以迅速的传出,降低电芯4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电性能减弱的风险。同时,所述导热弹性胶垫1采用弹性设计方案,压缩量可达到60%,此种压缩量可保证未来电芯4因工作若干个循环后,可以吸收电芯4的鼓胀尺寸。所述导热弹性胶垫1的双面背胶设计更是将电芯4牢牢的与两侧的电芯4粘合,保证电芯上下无窜动,无位移。所述BLOCK框架2和卡扣板5均为采用有机高分子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及耐水性;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并具备阻燃特性。该结构为固定电芯4的框架主体,可在周边方向限制电芯4的移动,保证电芯4可稳固的安装到框架主体中。所述散热金属板6采用导热系数高的金属薄板制成,导热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强度,BLOCK结构成组时,有效的抑制了电芯4的鼓胀。安装过程为:将电芯4的两侧分别与一导热弹性胶垫1粘贴配合,保证贴合紧密,粘贴面无空气存留。将BLOCK框架2的卡口一侧对准电芯4的平面侧,将电芯4安放到BLOCK框架2的内部镂空结构件处,将电芯4翻边与BLOCK框架2的内部电芯翻边安装面贴合,同时增加弹性胶圈3,将其安装在电芯翻边周围,安装完毕,将卡扣板5的平面侧对准电芯4的另一侧并进行安装,保证BLOCK框架2与卡扣板5配合紧密,卡口咬合牢固,确保内部弹性胶圈3处于压紧状态,经过对电芯4的翻边的固定,可以将电芯4牢牢的固定在BLOCK框架2和卡扣板5相互匹配组成的内部型腔中,防止电芯的错动,中间导热弹性胶垫1为双面背胶结构,同时也可实现整体电芯4的固定,确保电芯4无错动,无位移。确保形成模组后,电芯4稳定可靠,降低由于电芯4错动导致的后期模组电性能及安全性能的不确定性。上述单并电芯BLOCK结构组装完毕后,由于BLOCK结构采用最小单元单并结构设计,保证了后期模组制作时并联数的随意性,可组成任意并联数量的模组。如图4所示,可随客户要求进行两并,三并乃至更多并数的系统设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弹性胶垫、BLOCK框架、弹性胶圈、电芯、卡扣板和散热金属板,所述电芯的两侧面分别与一导热弹性胶垫粘贴配合,所述电芯固定在由BLOCK框架和卡扣板相互匹配组成的主体框架的内部型腔中,其中所述BLOCK框架内部的电芯翻边安装面周围处设置所述弹性胶圈;所述散热金属板安装在卡扣板的另一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弹性胶垫、BLOCK框架、弹性胶圈、电芯、卡扣板和散热金属板,所述电芯的两侧面分别与一导热弹性胶垫粘贴配合,所述电芯固定在由BLOCK框架和卡扣板相互匹配组成的主体框架的内部型腔中,其中所述BLOCK框架内部的电芯翻边安装面周围处设置所述弹性胶圈;所述散热金属板安装在卡扣板的另一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并电芯BLO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的两个极耳分别向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超穆骏峰程岩从长杰陈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