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药物中的应用,是发现了益生菌微胶囊可高表达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同游离病原菌共培养后通过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介导,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有效杀灭病原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益生菌微胶囊的新用途,尤其是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细菌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是大部分病原菌的生长方式[O'TooleG.A.,KaplanH.B.,KolterR.,Biofilmformationasmicrobialdevelopment,AnnualReviewofMicrobiology,2000,54:49-79;CostertonJ.W.,LewandowskiZ.,CaldwellD.E.,KorberD.R.,Lappin-ScottH.M.,Microbialbiofilms,AnnualReviewofMicrobiology,1995,49:711-745.]。致病菌在肠道、尿道、牙齿表面和医疗器械表面等形成的生物被膜往往导致感染,同时,被膜内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提高了1000倍以上,是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保护病原菌抵御宿主的免疫应答[JesaitisAJ,FranklinMJ,BerglundD,etal,CompromisedhostdefenseonPseudomonasaeruginosabiofilms:characterizationofneutrophilandbiofilminteractions,J.Immunol,2003,171(8):4329-4339;CostertonJW,StewartPS,GreenbergEP.Bacterialbiofilms:acommoncauseofpersistentinfections,Science,1999,284:1318-1322.];研究证实,生物被膜的形成受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如何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的发生进而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重要临床和现实意义。益生菌微胶囊是用各种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或外相)将诸如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lact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等益生菌包埋起来,可有效提高益生菌的活性及存活率。虽然目前已有关于益生菌抵抗病原菌的相关报道。但作用机理基本上有如下三种:第一种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肠道黏附位点抑制病原菌定植;第二种是通过益生菌自身分泌的抗菌素等抑制病原菌;第二种是通过分泌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刺激宿主免疫系统,提高宿主免疫力抑制病原菌;迄今为止,并没有关于益生菌微胶囊可直接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是发现了益生菌微胶囊可高表达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通过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介导,具备了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功能,从而专利技术了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了益生菌微胶囊的新用途,即同游离病原菌共培养后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有效杀灭病原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第一步:将5×108个乳酸菌细胞混悬在1mL海藻酸钠溶液(8g/L)中,利用静电液滴法使液滴喷射入1.0mol/L的CaCl2溶液,反应30min,得到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粒径为300μm粒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第二步:将上述水凝胶微球浸入质量浓度0.5%壳聚糖溶液中,微球与壳聚糖溶液体积比为1:10,反应10min,此时得到包埋有乳酸菌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取出用生理盐水洗涤;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微胶囊浸入40-70mmol/L柠檬酸钠溶液中,液化微胶囊内部的海藻酸盐凝胶,反应5min,取出用生理盐水洗涤,此时得到内部液态核心的微胶囊;第四步:将过夜培养的大肠杆菌菌悬液用LB培养基稀释至浓度为108CFU/mL;分别取相同细胞数的第三步制得的乳酸菌微胶囊和1nM信号分子与前述稀释的大肠杆菌菌悬液混合,同时取大肠杆菌纯培养液,分别作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7℃静置培养24h。用细菌稀释涂平板方法检测,结果: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量下降了65%;实验组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量下降了3.3%,说明益生菌微胶囊与游离菌体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同时,前期实验采用哈氏弧菌生物检测方法对相同细胞数量(109CFU)的乳酸菌微胶囊与游离乳酸菌产生的AI-2信号分子进行考察比较,结果表明,相同细胞数量下,乳酸菌微囊化AI-2产生量显著高于游离乳酸菌。实施例2:第一步:将5×108鼠李糖乳杆菌细胞混悬在1mL混合有CaCO3的海藻酸钠溶液(8g/L)中,海藻酸钠与油相体积比为1:5,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0.5%(v/v),乳化20min,加入HAC引发凝胶化反应;得到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第二步:将上述水凝胶微球浸入到质量浓度0.3%壳聚糖溶液中,微球与壳聚糖溶液体积比为1:10,反应20min,此时得到包埋有鼠李糖乳杆菌的海藻酸钠-聚阳离子微胶囊,取出用生理盐水洗涤;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微胶囊浸入40-70mmol/L柠檬酸钠溶液中,液化微胶囊内部的海藻酸盐凝胶,反应5min,取出用生理盐水洗涤,此时得到内部液态核心的微胶囊;第四步:将过夜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用大豆酪蛋白消化琼脂培养基稀释至浓度为108CFU/mL,分别取相同细胞数的第三步制得的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和1nM信号分子与前述稀释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混合,同时取铜绿假单胞菌纯培养液,分别作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7℃静置培养48h。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实验组铜绿假单胞菌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luxS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分别下调3倍和4倍,实验组的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AI-2浓度随培养时间延长也呈上升趋势。同时前期实验采用哈氏弧菌生物检测方法对相同细胞数量(109CFU)的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产生的AI-2信号分子与游离鼠李糖乳杆菌进行考察比较,结果表明,相同细胞数量下,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AI-2产生量显著高于游离鼠李糖乳杆菌。实施例3:第一步:将5×108乳酸链球菌细胞混悬在10mL海藻酸钠溶液(8g/L)中,海藻酸钠与油相体积比为1:10,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0.1(v/v)乳化10min,加入CaCl2引发凝胶化反应,得到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第二步:将上述水凝胶微球浸入质量浓度0.3%聚赖氨酸溶液中,微球与聚赖氨酸溶液体积比为1:10,反应15min,此时得到包埋有乳酸链球菌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微胶囊,取出用生理盐水洗涤;第三步:将过夜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用BP培养基稀释至浓度为108CFU/mL,分别取相同细胞数的第二步制得的乳酸链球菌微胶囊和1nM信号分子与前述稀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混合,同时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纯培养液,分别作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7℃静置培养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制病原菌生物被膜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微胶囊在制备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一,尚东,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