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087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3:27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苗污分离方便、能够提高鱼苗成活率和单位水体载苗量的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它包括培育池、与培育池连体的孵化缸;所述孵化缸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在孵化缸的上端下部开有溢水口,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与孵化缸下端并联相通,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出苗管的另一端与培育池相通;在培育池内设置用于向培育池内供氧的曝气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淡水鱼苗繁育设施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离不开水产苗种,搞好苗种生产,对调整和优化渔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渔业行业整体效益,保障渔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鱼苗繁育具有生产周期短、技术要求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特别是对繁育设施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鱼苗繁育企业沿用传统的鱼苗繁育技术,繁育设施相对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孵化与培育技术不配套,孵化缸与鱼苗培育池不连通,既增加了搬苗人工,又降低了鱼苗成活率;二是苗污分离费工费力,还是采用原始的人工分离手法;三是单位水体载苗量不是太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苗污分离方便、能够提高鱼苗成活率和单位水体载苗量的淡水鱼苗繁育设施。为此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包括培育池、与培育池连体的孵化缸;所述孵化缸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在孵化缸的上端下部开有溢水口,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与孵化缸下端并联相通,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出苗管的另一端与培育池相通;在培育池内设置用于向培育池内供氧的曝气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孵化缸在培育池侧部,与培育池相连,在孵化缸内孵化出的种苗直接通过出苗管排出到培育池中,无需长距离运送重量很大的孵化缸,降低了人工成本,也避免采用把孵化缸的种苗取出后再倒入培育池的传统方法而导致种苗死亡率高等问题。种苗在孵化时,若出现死卵,由于死卵的比重较小,会逐渐上浮,这样死卵和其它杂质就会通过溢水口流出,实现苗污(即成活的种苗与未孵化的死卵等其它杂质)的自动分离,无需人工操作。在需要向孵化缸供水时,打开供水管上的阀门,关闭出苗管和排污管上的阀门,水就从孵化缸的底端进入孵化缸;在种苗在孵化缸内孵化完成后,打开出苗管上的阀门,关闭供水管和排污管上的阀门,孵化缸内的种苗就随着水流通过出苗管流入到培育池内;在种苗基本全部通过出苗管流入培育池内后,在孵化缸内必然还会有少量的死卵,这时关闭出苗管上的阀门(当然,供水管上的阀门也的关闭的),打开排污管上阀门,这部分少量的死卵即可通过排污管排出。本淡水鱼苗繁育设施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锥形的孵化缸,不会出现死角,而且用水量少。上述的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在培育池的周边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上开有多个向培育池内喷水的喷水孔。通过进水管上的喷水孔向培育池内喷水,增加了培育池内水的溶氧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池中的单位水体载苗量。上述的淡水鱼苗繁育设施,曝气管有多根,相互平行,设置在培育池的底部。上述的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在培育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培育池内的鱼苗排出的排水管。种苗在培育池内培育完成形成鱼苗后,一般通过虹吸的方式将鱼苗虹吸到集苗池。但虹吸时,培育池底部少量的鱼苗无法被虹吸出去,本设施通过设置排水管,可以将培育池底部少量的鱼苗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鲿科淡水鱼苗繁育设施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培育池等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所示的鲿科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多个孵化缸1位于培育池2侧部。孵化缸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孵化缸上端直径在80-100cm。在离孵化缸上端5cm处的缸壁上开有溢水口11,孵化缸下端通过出苗管3与培育池相通。出苗管上并联有供水管4、排污管5。出苗管、供水管、排污管上分别设置有出苗阀31、供水阀41。排污阀51。参见图2,培育池尺寸:长5m*宽4m*深0.8m。在培育池的内周边设置进水管6,进水管上开有多个向培育池内喷水的喷水孔61。用于向培育池内供氧的多根曝气管7设置在培育池的底部,沿着培育池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在培育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培育池内的鱼苗排出的排水管8。种苗在孵化缸内孵化时,若出现死卵,由于死卵的比重较小,会逐渐上浮,这样死卵就会通过溢水口流出,实现苗污自动分离,无需人工操作。在需要向孵化缸供水时,打开供水阀,关闭出苗阀和排污阀,水就从孵化缸的底端进入;在种苗在孵化缸内孵化完成后,打开出苗管阀,关闭供水阀和排污阀,孵化缸内的种苗就随着水流通过出苗管流入到培育池内;在种苗基本全部通过出苗管流入培育池内后,关闭出苗阀和供水阀,打开排污阀,在孵化缸内的剩余的少量死卵即可通过排污管排出。该鲿科淡水鱼苗繁育设施的特点,一是孵化缸与培育池紧靠,并有管道相通,这样就能让刚孵化出的种鱼自动进入培育池培育;二是利用苗与污比重不同原理,使得通过水流经过溢水口,自动实现苗污分离;三是培育池底部增氧方法不变的同时,在培育池的池口增设进水管,通过进水管喷射水流,提高池中的载苗量。通过本技术的改进,鱼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单位出苗量提高15%以上,单位水体鱼苗繁育经济效益增加200元。尽管前面结合附图而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具体描述,但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推导出许多其它变化和实施例。尤其是,可以在该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组件和/或附件的设置组合进行多种变化和改进。除组件和/或附件的变化和改进之外,其他可选择的应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其特征是:它包括培育池、与培育池连体的孵化缸;所述孵化缸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在孵化缸的上端下部开有溢水口,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与孵化缸下端并联相通,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出苗管的另一端与培育池相通;在培育池内设置用于向培育池内供氧的曝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淡水鱼苗繁育设施,其特征是:它包括培育池、与培育池连体的孵化缸;所述孵化缸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在孵化缸的上端下部开有溢水口,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与孵化缸下端并联相通,供水管、排污管、出苗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出苗管的另一端与培育池相通;在培育池内设置用于向培育池内供氧的曝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水法陈罗明张国娣赵德富罗亚飞甘小兵陈肖玮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