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980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属硅酸盐工学、工业陶瓷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薹青石质蜂窝陶瓷挤出成型工艺、干燥工艺和配方。可生产出薄壁(厚0.22~0.6mm)蜂窝陶瓷,并且适宜工业化生产。蜂窝陶瓷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广泛使用于工业有毒废气及汽气尾气的净化,还可使用于陶瓷换热器等方面。(*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属
为硅酸盐工学、工业陶瓷领域。一种堇青石质蜂窝陶瓷主要用于工业有毒废气及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或用于回收热能的陶瓷换热器。目前国内蜂窝陶瓷正处于研制阶段,这是因为蜂窝陶瓷在性能上及其制作工艺上存在着不成熟的技术因素,所以对它的研究正向着孔壁薄、孔密度高、与各种催化活性组分匹配好的方向发展。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工艺上采用挤出成型、挤出的坯体等用控温控湿干燥和箱式微波炉干燥相结合,所用的原料采用予合成堇青石原料,在1180~1220℃低温烧成;在原料配方上以粘土、滑石、氧化铝为基本原料,以MC或CMC、PVA为粘合剂,并且其予合成堇青石配方范围为粘土含量45~55%滑石含量30~40%氧化铝含量10~15%其中主要化学成份含量为SiO251.3%左右Al2O334.9%左右MgO13.8%左右生料粉配方范围为粘土含量45~55%滑石含量30~40%氧化铝含量10~15%本专利技术其制作配方堇青石细粉60~80%生料粉20~40%外加粘合剂CMC1~6%外加粘合剂MC1~5%本专利技术中予合成堇青石工艺流程为配料↓入磨粉碎(料∶球∶水=1∶1.5∶1.5)↓出磨烘干↓煅烧(1330~1350℃)↓堇青石熟料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流程 ↓干燥↓烧成↓蜂窝陶瓷实例1、采用50%左右苏州土,39%左右的滑石,11%左右的氧化铝粉,按照上述予合成堇青石工艺即可合成堇青石熟料。再用50%左业姆蛔油痢 0%左右的滑石、10%左右的氧化铝混磨成生料粉。再取75%堇青石、25%生料粉、外加粘合剂CMC5%,按照上述的制作工艺流程,即可生产出蜂窝陶瓷。本专利技术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及规格1、外形坯体和蜂窝的平面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挤出模具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2、孔壁厚0.22~0.6mm3、孔密度6~60孔/cm24、热膨胀系数为2.2~2.5×10-6/℃5、挤压强度>9.8MPa6、气孔率>40%7、吸水率>28%8、与贵金属催化剂、稀土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权利要求1.一种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它是以堇青石细粉加入生料粉、粘合剂,经混合拌料、练泥、挤出、干燥,在1180~1220℃低温烧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成型工艺采用挤出工艺,干燥工艺采用控温控湿干燥和箱式微波炉干燥相结合,所用的原料采用予合成堇青石原料,在1180~1220℃低温烧成;在原料配方上以粘土、滑石、氧化铝为基本原料,以MC或CMC、PVA为粘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特征在于其予合成堇青石配方范围或生料粉范围同为粘土含量45~55%滑石含量30~40%氧化铝含量1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特征在于其制作配方为堇青石细粉60~80%生料粉20~40%外加粘合剂CMC1~6%或外加粘合剂MC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所属硅酸盐工学、工业陶瓷领域。文档编号C04B38/00GK1033455SQ8710743公开日1989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生寿彭, 孙玉华, 卢晓东, 翟所先 申请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它是以堇青石细粉加入生料粉、粘合剂,经混合拌料、练泥、挤出、干燥,在1180~1220℃低温烧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成型工艺采用挤出工艺,干燥工艺采用控温控湿干燥和箱式微波炉干燥相结合,所用的原料采用予合成堇青石原料,在1180~1220℃低温烧成;在原料配方上以粘土、滑石、氧化铝为基本原料,以MC或CMC、PVA为粘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寿彭孙玉华卢晓东翟所先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