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1916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包括栽植臂壳体,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拨叉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拨叉和扣扳机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扣扳机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伤秧苗,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并在一定高度将秧苗弹射入土,能有效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机械种植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播、插秧和抛秧。其中直播是一种无序种植方式且生长期长,插秧有5~7天缓苗期,两种方法均会延长生长期;然而抛秧没有缓苗期,对于普通秧苗,抛秧可以提高10-15%产量。此外抛秧具有移植速度快,不伤根部的优点,被水稻种植专家推荐为增产比率最高的种植农艺。然而无序抛秧作业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且影响水稻通风、均匀吸收阳光和土壤养分,容易引发病虫害,不适合我国小田块种植的国情从而影响抛秧机的推广。因此有序抛秧机构的研发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80年代初,日本已生产出有序抛秧机械,并进入市场;由于其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诸多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只占水稻种植面积的0.5%以下。目前国内大部分抛秧机采用人力背负式抛秧机,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稻钵体吹出,并利用重力落地,与传统人力抛秧的方式如出一辙,虽然节省人工成本,但仍不能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国内也开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有序抛秧机构,典型的有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2ZPY-H5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气吸式小型手扶式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设计的顶杆推出式有序抛秧机构,此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大学都对钵苗输送排序式抛秧机构进行了研究。这些机构由于工作效率或结构上原因,未能得到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包括栽植臂壳体,所述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所述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所述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所述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所述拨叉和扣扳机同轴,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和扣扳机的一端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所述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Z形扣和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铰接在空心套杆上,所述Z形扣的一端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的另一端与扣槽开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双轮廓线凸轮上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圆心角范围α为75-85度,第二环形凹槽的圆心角范围β为345-350度,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在的对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250度。进一步的,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的第一环形凹槽抵接,所述扣扳机的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的第二环形凹槽抵接,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扣扳机拉伸弹簧,扣扳机的另一端与Z形扣配合传动。进一步的,所述取秧机构包括秧针,所述秧针对称铰接在空心套杆的外端上,所述秧针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有秧针夹紧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导向块,所述梯形导向块位于两个秧针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目前国内大部分抛秧机采用人力背负式抛秧机,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稻钵体吹出,并利用重力落地,与传统人力抛秧的方式如出一辙,虽然节省人工成本,但仍不能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本设计基于现有的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对抛秧机构的栽植臂做创新设计,钵苗的夹持和弹射过程分二个步骤实现,采用双凸轮廓线机构及可以分离的推秧杆装置,改变传统抛秧机构的工作顺序,增加水稻钵苗的弹射环节,本设计可以达到不伤秧苗,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并在一定高度将秧苗弹射入土,能有效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次设计旨在解决水稻抛秧机构工作时秧苗漂浮、分布不均相关问题,用机械取代人工抛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轮廓线凸轮的轴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扣扳机和拨叉的转配轴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的圆心角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凹槽的圆心角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心套杆5个运动过程在双轮廓线凸轮上体现的示意图;图中,套杆弹簧1、推杆聚能弹簧2、空心套杆3、实心推杆4、拨叉5、Z形扣6、Z形扣压缩弹簧7、扣扳机8、扣扳机拉伸弹簧9、双轮廓线凸轮10、栽植臂壳体11、秧针12、秧针夹紧弹簧13、梯形导向块14、秧针固定架15、第一限位板16、扣槽17、第二限位板18、第一环形凹槽101、第二环形凹槽1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次设计旨在解决水稻抛秧机构工作时秧苗漂浮、分布不均相关问题,用机械取代人工抛秧。本设计基于现有的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对抛秧机构的栽植臂做创新设计。钵苗的夹持和弹射过程分二个步骤实现,采用双凸轮廓线机构及可以分离的推秧杆装置,改变传统抛秧机构的工作顺序,增加水稻钵苗的弹射环节,本设计可以达到不伤秧苗,提高秧苗的存活率,设计的抛秧机构继承齿轮系传动平稳的优点,并达到水稻钵苗有序抛秧机构作业时所需的工作轨迹要求。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包括栽植臂壳体11,所述栽植臂壳体11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3,所述空心套杆3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4,所述空心套杆3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1,所述实心推杆4和和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2;所述空心套杆3上设有第一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8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4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17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11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10、拨叉5和扣扳机8,拨叉5和扣扳机8同轴,如图5所示,所述拨叉5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18之间,所述拨叉5的另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10抵接,所述扣扳机8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8与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9;所述空心套杆3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如图3所示,所述开合机构包括Z形扣6和Z形扣压缩弹簧7,所述Z形扣6铰接在空心套杆3上,所述Z形扣6的一端与空心套杆3之间设置Z形扣压缩弹簧7,所述Z形扣6的另一端卡扣在与扣槽17上。如图4、图6-8所示,所述双轮廓线凸轮10上具有两道环形凹槽,即第一环形凹槽101和第二环形凹槽102,第一环形凹槽101的圆心角范围α为75-85度,第二环形凹槽102的圆心角范围β为345-350度,第一环形凹槽101和第二环形凹槽102所在的对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250度。双轮廓线凸轮10对比普通凸轮其特点在于只需要一个动力源,并且在相同的旋转周期内,可完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工作,且做到不互干扰。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片拨叉5,两片拨叉5的中间夹住扣扳机8,这三个铰接在同一个转动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栽植臂壳体等,所述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所述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所述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所述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所述拨叉和扣扳机同轴,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和扣扳机的一端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所述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栽植臂壳体等,所述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所述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所述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所述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所述拨叉和扣扳机同轴,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和扣扳机的一端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所述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Z形扣和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铰接在空心套杆上,所述Z形扣的一端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的另一端与扣槽开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双杆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孟波何俊杰王鑫蒋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