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650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包括外框支架,多根高强度的弹簧,和附属电线;弹簧分前后两层呈网状固定在外框支架上;同一层弹簧每相邻两根弹簧外径之间的布置距离小于炮弹的直径;前后两层弹簧的中心距离小于炮弹的弹身长度的一半;固定在外框支架上的弹簧的末端连接电线,电线布置在外框支架的侧面或者后面,电线与装甲车起倒靶控制系统连接;外框支架用销子或者楔子固定在装甲车起倒靶机构上。相比现有的装甲车靶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亦可实现自动报靶,并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击训练用装置领域,涉及到一种装甲车训练用靶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装甲车或者坦克军事训练一般都是实弹训练,所训练用靶系统一般都不能自动报靶,而且无法重复使用;部分能够自动报靶的靶标系统价格相对昂贵,而且多采用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设计,结构比较复杂,对使用环境也有较苛刻的要求,且基本无法实现重复利用,这些因素一方面使得装甲车射击的日常训练成本非常昂贵,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装甲车射击训练本身的强度和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自动报靶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旨在解决装甲车训练用的靶标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靶标,装置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成本很低,可自动报靶,还可以重复利用,对训练环境的要求很低。可以有效降低装甲车射击训练用靶的成本,即环保,又经济。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特点,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包括外框支架、弹簧以及附属电线;所述弹簧分前后两层呈网状结构固定在所述外框支架上;同一层弹簧每相邻两根弹簧外径之间的布置距离小于炮弹的直径;前后两层弹簧的中心距离小于炮弹的弹身长度的一半;固定在外框支架上的弹簧的末端连接电线,电线布置在外框支架的侧面或者后面,并与装甲车起倒靶控制系统连接;外框支架通过楔子或者销子固定在装甲车起倒靶机构上。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外框支架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成。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高强度的绝缘材料为玻璃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外框支架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框支架与所述弹簧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弹簧和电线一一对应设置;弹簧分前后两层网状布置,一层电线接地,另一层电线接低电压;当需要靶标仅仅提供中与不中的信息时,同层弹簧电线须全部串联起来;当需要该靶能够提供具体命中位置时,电线分开连接,分开处理信号,由装甲车起倒靶的控制系统来完成。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弹簧为高强度的弹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甲车射击训练用靶标包括靶标外框支架,多根高强度金属弹簧,和附属电线组成。弹簧分前后两层呈网状结构固定在外框支架上,弹簧本身的外径很小;同一层弹簧每相邻两根弹簧的布置距离要略小于炮弹的直径;前后两层弹簧的中心距离小于炮弹的弹身长度的一半;固定在框架上的弹簧的末端连接电线,电线合理的布置在框架侧面或者后面,并与装甲车射击训练用的起倒靶控制系统连接;外框架用销子或者楔子固定在起倒靶机构上。所述的外框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比如玻璃钢,或者其他强度较好的橡胶,甚至木材;根据强度、刚度需求,亦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外框架采用金属材料时,需要在固定弹簧时,在弹簧的末端(固定点)用绝缘材料隔开;所述的外框架的宽度根据弹簧刚度,弹体长度等实际情况设计,目标是保证强度、刚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整个框架的重量;所述的弹簧尽量采用高强度的弹簧,弹簧外径根据需要设计尽量小;并保证弹簧安装在框架上以后,弹簧有一定的伸缩力和伸缩长度;所述的电线需要连接在弹簧的末端,亦可连接在固定弹簧的螺钉上,保证接通弹簧即可;所述的弹簧和电线一一对应,可编号。当需要该靶仅仅提供中与不中的信息时,这些电线可以全部串联起来,相当于每一层的弹簧全部接通在一起;当需要该靶能够提供具体命中位置时,电线需要分开连接,分开处理信号,由装甲车起倒靶的控制系统来完成。所述的靶标工作时:先由起倒靶系统举起该靶标,然后将一层弹簧接地,另外一层弹簧接通低电压(例如10或24伏)。装甲车射击训练瞄准靶标射击。如果发射的炮弹没有命中靶标,则两层弹簧之间的电压差不会产生变化。如果炮弹命中靶标,则炮弹在穿过靶标时,先需要穿过第一层弹簧。由于同一层弹簧的布置间距小于炮弹直径,并且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弹簧外径又很小,因此,炮弹弹体在通过第一层弹簧时,会将至少一根弹簧向某一侧挤开,并和弹簧形成持续接触。随着炮弹的飞行到达第二层弹簧时,同样因为弹簧的布置间距小于弹体的直径,炮弹弹体必然也会挤开第二层弹簧,并至少接触一根弹簧。因为两层弹簧的前后距离小于炮弹弹身的长度的一半,如图1所示,当炮弹在到达并开始挤开第二层弹簧的时候,炮弹的弹身依然保持着与第一层弹簧的接触。因为炮弹本身是导体,因此炮弹在穿过靶标时会导通第一层弹簧和第二层弹簧,并由此产生两层弹簧之间的电压差会出现一个明显下降。将两层弹簧之间的电压信号实时传入起倒靶的信号处理系统,就可以自动识别该炮弹的命中与否。如果每一层弹簧中所有弹簧之间相互短路,则通过系统的信号处理,只能确定炮弹是否击中靶标。如果每根弹簧都分别通过不同的线路连接,则通过系统的分析,可以确定哪几根弹簧与炮弹有过接触,从而给出炮弹命中的具体位置,即可以保持命中的环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成本低,外框架采用常用的机械材质制做,并且结构非常简单;弹簧也是常见设计,整个靶体的制作成本很低;并且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低;2,可实现自动报靶,利用炮弹穿过靶标时与弹簧产生的短时连接,继而产生电压信号,再将信号输入给信号系统处理,即可实现自动报靶;3,可以重复利用:利用弹簧的弹性,采用外径很小的弹簧,使得炮弹在高速通过靶标时,只是将弹簧向侧面挤开而不会击断弹簧。在炮弹穿过靶标时,在弹性作用下自动复原,不影响整个靶体,从而实现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的侧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下面通过示意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弹簧2分前后两层布置,一层弹簧2呈水平布置,另一层弹簧2呈垂直布置,两层弹簧2整体呈网状结构,固定在外框支架1上;同一层弹簧2每相邻两根弹簧2外径之间的布置距离L0,L0要略小于炮弹4的直径D;前后两层弹簧2的中心距离L小于炮弹4的弹身长度L1的一半;固定在框架上的弹簧2的末端连接电线3,电线3合理的布置在框架侧面或者后面,并与起倒靶控制系统连接;外框支架1用销子或者楔子固定在起倒靶机构上,以方便快速安装更换。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时,起倒靶系统举起该靶标,装甲车射击训练时发射炮弹4命中靶;炮弹先到达靶的第一层弹簧2,由于LO小于D,并且因为弹簧2具有弹性,因此,炮弹4弹体在通过第一层弹簧2时,一定会接触第一层弹簧2并将弹簧2挤开。随后到达第二层弹簧2,如图1侧视图所示,同样因为弹簧2的布置间距小于弹体的直径,炮弹弹体必然也会接触第二层的弹簧2并挤开。而由于两层弹簧2的前后距离L小于炮弹弹身的长度L1的一半,如图1侧视图所示,当炮弹4在到达并开始挤开第二层弹簧2的时候,炮弹4的弹身依然保持着与第一层弹簧2的接触。由于炮弹4是良好的电导体,因此炮弹4会连接上第一层弹簧2和第二层弹簧2,并由此产生两层弹簧2之间的电压变化。将此电压信号传入起倒靶的信号处理系统,经过简单的信号处理与分析,就可以自动识别该炮弹的命中与否或者命中位置。当仅需要知道命中与否时,可以将同层弹簧2的电线3全部串联在一起,相当于整个同层弹簧2连接在一起;前后两层弹簧2由于炮弹4在穿过时连接上第一层弹簧2和第二层弹簧2,产生电压的变化,即可反应出是否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甲车训练用靶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支架、弹簧以及附属电线;所述弹簧分前后两层呈网状结构固定在所述外框支架上;同一层弹簧每相邻两根弹簧外径之间的布置距离小于炮弹的直径;前后两层弹簧的中心距离小于炮弹的弹身长度的一半;固定在外框支架上的弹簧的末端连接电线,电线布置在外框支架的侧面或者后面,并与装甲车起倒靶控制系统连接;外框支架通过楔子或者销子固定在装甲车起倒靶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支架、弹簧以及附属电线;所述弹簧分前后两层呈网状结构固定在所述外框支架上;同一层弹簧每相邻两根弹簧外径之间的布置距离小于炮弹的直径;前后两层弹簧的中心距离小于炮弹的弹身长度的一半;固定在外框支架上的弹簧的末端连接电线,电线布置在外框支架的侧面或者后面,并与装甲车起倒靶控制系统连接;外框支架通过楔子或者销子固定在装甲车起倒靶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其特征在于,外框支架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甲车训练用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翔魏双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